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武陵桥 (桃园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陵桥

图片来自自由时报

武陵桥,是位于桃园市桃园区万寿路三段,跨越东门溪的的一座桥梁,建于1928年(民国17年)。由于东门溪该段河道已加盖,武陵桥已看不到桥的下部结构,仅可从残留的北侧桥头柱及栏杆看得出曾经是一座桥。武陵桥西距桃园火车站约300公尺。

沿革

武陵桥建于大正7年即1918年,主要是为跨越东门溪而搭建之桥梁,在此之前,原本就有座便桥,但桃园前站经济发展甚快,故于日治时代改建为较宽、坚固的武陵桥。

武陵桥是“桃园街”(以前的行政区域名称)最早的水泥桥,在现今桃莺路为开拓前,是桃仔园通往莺歌的必经之路。

从桥梁两端“纪年”看出,桥梁是以“民国7年”来纪年,这明显是光复后,执政当局为了遮掩不风光的过去,用水泥将“大正7年”之字样填平,再刻上“民国7年建”....

近况

附近店家指出,自东门溪加盖后,武陵桥就没有功能,目前只剩单边桥头,两侧的桥头还保有“武陵桥”、“民国七年二月建造”的字样,且先前还因为挡到饮料店商家,桥体也被敲出一个出入口。[1]

特色

武陵桥建于大正7年即1918年,主要是为跨越东门溪而搭建之桥梁,在此之前,原本就有座便桥,但桃园前站经济发展甚快,故于日治时代改建为较宽、坚固的武陵桥。

武陵桥是“桃园街”(以前的行政区域名称)最早的水泥桥,在现今桃莺路为开拓前,是桃仔园通往莺歌的必经之路。 从桥梁两端“纪年”看出,桥梁是以“民国7年”来纪年,这明显是光复后,执政当局为了遮掩不风光的过去,用水泥将“大正7年”之字样填平,再刻上“民国7年建”,华顺发、姜昌明建议,这种现象最好可以将桥头完整搬迁至武陵高中校园内,忠实记录这两段过去。[2]

参考文献

  1. 整治东门溪 竟拆部份武陵桥,自由时报,2015/07/30
  2. 地方请命 保存武陵古桥,好房网News ,201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