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武当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当乡,位于甘肃省漳县城东25公里处,属典型的半干旱山区,全乡总面积90.87平方千米。

武当乡共辖10村49社,总人口10370人(2017),总耕地面积3.4万亩,人均3.4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30元。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蚕豆、洋芋、油菜、中药材、草畜、干果等。武当地形以石墙沟和锁龙沟为主,近年来,依托退耕还林,在张坪、高家沟扶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草畜业。在锁龙沟流域发展优质核桃和文冠果,县城到贵清山的旅游线路贯穿武当全境,又有三国古战场遗址—姜维大战之铁笼山就在武当境内,铁笼山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景区宜人,开发旅游业有广阔的前景,且被县上列入旅游景点之一。[1]

中文名称: 武当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甘肃省漳县

电话区号: 0932

地理位置: 甘肃省漳县

面 积: 90.87平方千米

人 口: 10370人(2017)

车牌代码: 甘J

耕地面积: 3.4万亩

人均耕地面积: 3.4亩

概况

漳县辖乡。位于县境东部,平均海拔1786米。面积90.87平方千米,人口10370人(2017)。辖10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李家河村。景点有武当山。

沿革

1950年设武当、张坪、朝阳乡,1965年改为武当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89.9平方千米,人口0.9万人,辖李家河、文家门、邹家门、宋家山、锁占里、邓家里、远门、南占湾、高家沟、张家坪、田家山、当中岭12个行政村。

地理位置

武当乡位于漳县城东25公里处,平均海拔1700—1800米,年降雨量460mm左右,属典型的半干旱山区。

武当乡下辖:锁占里村、文家门村、田家山村、高家沟村、邓家里村、邹家门村、当中岭村、李家河村、远门村、张坪村。

经济建设

漳县武当乡人口尽管只有9900多人,但每年输出的劳务人员却达2500人左右,农民靠劳务一项年收入在650万元以上,这在整个定西市的乡镇是少见的,武当乡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乡上成立了劳务站,抽出1名副乡长和3名干部专抓劳务输出,还引导致富能人、务工骨干带头,成立了“武当乡劳务输出协会”,会员辐射到全乡各个村。干部们及时上门服务,为农民提供劳务信息,乡上多次派人实地考察,加强对劳务基地务工情况的回访,筛选一些环境好、工资高、讲信誉、劳动保障待遇落实的市场和企业单位组织输出,使得劳务基地发展到兰州、新疆、广州等地。特别是在兰州蔬菜市场,通过政府引导和能人带动,这个基地已发展劳务人员1200名左右。

在兰州张苏滩市场一带,能带领50人至200人的老板已有20多人。该乡张坪村年劳务输出人数达到300多人,每个人年纯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

为了促使劳务人员由“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乡上还加大了对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使得纺织、家政、缝纫、家具、维修等门类的劳务人员不断增加。

2004年,漳县上从外省引进一批优质核桃苗木,将扩大核桃种植规模。武当境内的两条沟,便是一条绿化长廊,为旅游业的发展又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旅游资源

气势雄伟的武当山位于龙南县城之南50公里的武当乡石下村境内,居赣粤西线二级公路南侧。主峰海拔813米,最高峰864米,99峰拔地而起,一排耸立,犹如直戟,奇石突兀,千姿百态,绵亘数公里,是赣粤边界胜景之一。

据《龙南县志》记载,因该山雄峻多姿,故仿湖北均县武当山之名,称小武当山。后人简称武当山。武当山石峰属丹霞地貌,岩石呈赭色,表面圆润光滑,或壁立万仞,形似玉笋;或如姐妹相依,母子相抱,或如驼峰,或如牛角,或如堡垒,瑰丽多姿。《龙南县志》载,武当山南四峰及周围有风景点16处,山上建有山门、庵堂,其上各有一副对联。山门联曰:“武将文臣皆下马,当天奏帝且停车。”庵堂联曰:“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两侧对联均以“武”,“当”二字为联首。山门和庵堂建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只知道清乾隆三十四年(1770年)重建过。后因年久失修,庵堂已倾塌,山门则留有残墙。现在当地旅游部门已将庵堂修葺一新。

发展成就

发展目标

从2000年开始,武当乡的历届领导班子和干部,在石墙沟流域的治理上,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大力发展经济林、种植仁用杏和花椒,现已种植仁用杏2000亩,花椒1000亩,已全部挂果,估计在盛产期,仁用杏亩产在2500元左右,花椒2000元左右,而以前,由于土地十分瘠薄,亩产不足100斤粮食。从2004年到2005年,在退耕还林网带中套种优质牧草3000亩,实施林草间作,草畜转化。

“水果皇后,油料珍品”

2003年,在石墙沟流域和锁龙沟流域发现了150亩左右的天然珍稀树种文冠果,据考证,该树种不仅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而且有极大的经济效益,被媒体称为“水果皇后,油料珍品”。

“乱石滩”变“杏花村”

2004年,县上从外省引进一批优质核桃苗木,在锁龙沟流域试种了100亩,成活率在90%以上,并且一部分竟然挂果,计划在今后,将扩大核桃种植规模。今后武当境内的两条沟,便是一条绿化长廊,为旅游业的发展又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经过努力,石墙沟流域发展仁用杏2000多亩,花椒树1400多亩,同时套种了红豆草和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果树挂果了,牧草丰收了,仅石墙沟所在的高家沟村年仁用杏和花椒纯收入就为农民人均年增收100多元。昔日的乱石滩变成了今日的杏花村。

畜牧产业

尽管武当乡在生态发展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但乡上并不满足于此,又把草畜转化作为妙笔来做。他们组织干部群众到外地考察畜牧产业,引进优质牧草,邀请专家传经送宝,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等。2008年,红三叶等优质牧草将在石墙沟安家落户,以发展波尔山羊为主的畜种改良将进一步加快,节能生态的沼气利用将逐渐普及,同时加快了开发乌龙头和文冠果两种珍稀野生美味的步伐。

生态立县

除了这些,2008年横贯石墙沟谷地的漳武公路被县上确定为生态立县和建设旅游大县的新项目,石墙沟流域的干部群众已经启动了实施“南封北造”的绿化工程。县上还将石墙沟流域的高家沟村列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规划图已经初步形成。清渠道、清路障、清垃圾,改水、改圈、改厕、改道、改宅的“三清五改”活动已掀起高潮,一股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伴着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

发展前景

一山 两沟 三业 四增

乡政府根据本地的自然特点和实际情况,2006年全乡的工作思路是:开发一山(铁笼山的旅游业开发);治理两沟(石墙沟和锁龙沟流域的干果业);发展三业(草畜、劳务、中药材);实现四个增长(经济总量增长、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打好两个硬仗(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计划生育翻身仗);办好五件实事。

开发旅游业

前景,且县上已列入旅游景点之一。

发展草畜业

武当的地形以石墙沟和锁龙沟为主,依托退耕还林,加大了对两沟的治理,在石墙沟主要发展仁用杏和花椒,已初具规模,全部挂果,又林草间作,种植优质红豆草2000亩,依托整村推进项目,在张坪、高家沟扶植养殖大户,大力发展草畜业。在锁龙沟流动发展优质核桃和文冠果,既是价值很高的经济林,又是长效的生态林,其产品不仅使游客一饱口福,更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创出特色品牌。

视频

漳县武当乡移动电信营业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