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路2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武康路2号,法国风貌独立式花园洋房,莫觞清旧居。
基本信息
现名: | 花园住宅 | 原名: | 莫觞清旧居 |
---|---|---|---|
修筑于: | 1922年 | 结构类型: | 砖木结构 |
建筑风格: | 法国风貌独立式花园洋房 | 建筑师: | S.C.Dunn |
被评为: |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2005.10.31) | ||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 | XH-J-025-IV | ||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 | 310104945190000240 武康路2号花园住宅 民国 湖南街道 | ||
地址: | 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2号 | ||
历史: | 1926年,丝绸业巨商莫觞清买下这幢花园洋楼在此安居。 |
简介
武康路2号,建于1922年,是一栋法国风貌的独立式花园洋房。简化的古典主义风格,假三层砖混结构。红瓦四坡屋顶,有棚屋形老虎窗,有三个白砖砌成的烟囱高高突出屋面。南立面为三开间,呈对称状,南立面中部阳台为半圆形突出平面,其下部布置两根塔司干柱式,对应形成半圆形敞廊,上面半圆顶出挑。米色水泥拉毛墙面,设有混凝土壁柱等装饰,同样是简化的古典式装饰,层间水平线脚拉通,开窗接近柱间。北立面入口门洞为叠涩的圆拱券形,石雕门饰向内层层收缩,幽静之中带有一丝庄重神秘。整体形象较简洁,构件装饰等有几何形倾向。室内有多个壁炉。[1]
武康路2号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937平方米。洋房前南面是一座庞大的花园,园内遍种各种树木与草地花卉,树草繁茂,郁郁葱葱。这种楼小花园大,小而巧、淡而雅,富有法国地区风韵式的洋房,人们都会称为“玲珑别墅”。
历史
- 武康路2号据说最初是洋人的住宅。1926年,丝绸业巨商莫觞清买下了这幢花园洋楼,在此安居。莫氏夫妇把花园的一部分给女儿莫怀珠和女婿蔡声白居住,这就是今天武康路4号的雏形。当年,有关美亚的发展大计,有关中国丝绸业进军国际市场的畅想,都是在这幢花园洋房内谋略规划,莫、蔡翁婿两人在此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岁月。就在翁婿俩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们搬出了这里。因为在这花园里,莫殇清在自己家中一次舞会上被绑架,致使莫觞清受惊归天。触景生情,莫氏家族1932年后离开了这个伤心地[2]。将之卖给一个外国人。
- 1949年新中国建立,武康路2号迎来了新主人,这幢花园洋房的履历上增添了更显赫的政治经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曾在此短暂居住,这位上海一把手搬到临近的康平路以后,这里又变成了市委机关幼儿园的所在地。还曾经成为过上海市委写作班的办公地点。姚文元在这里写就《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引燃了文革的导火索。
- 1978年,武康路2号迎来了她的新主人: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这个研究所来头不小,它属于国家科委和上海市政府双重领导,是厅局级单位,这次入驻武康路2号的只是它的几个临时机构:由研究所人员组成的工交调查组以及研究所从崇明农场招来的50个女青年的培训场所。这些女青年中有不少后来成了研究所的骨干。这些临时机构自然不会在这样的花园别墅中驻扎太久,仅仅两年多,调查组和培训班就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撤离此地。
- 随之正式入驻的是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它同样隶属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但却是一个正式机构,且颇受上级重视,其第一任社长是曾任陈毅市长机要秘书的荣绛蓉。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5月,原来在高安路6弄1号办公,因场地狭小不敷使用,经批准后遂于1981年正式搬入武康路2号,这一入驻就是整整25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以出版科技、翻译、医学、生活类图书为主,全社不到百人,规模不大,但却出版过不少有影响的好书。建社初期以出版专业图书为重点,一本《质量控制手册》因填补了科技界的空白而走红,虽然和普通百姓没有太大关系,但在专业圈子内受到了很高评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它出版的图书和市民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挂号费”“治百病”“走进博物馆”“CCTV 致富经”等系列丛书广受百姓欢迎,在业界影响很大,其中一本《醋蛋治百病》,通俗易懂,简明实用,屡次再版,销量超百万,风靡海内外,创造了业界奇迹。1996 年,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和上海图书馆合并,出版社也迅速抓住机会,依托上海图书馆丰厚的馆藏,推出“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系列图书,将上图尘封多年的图书重新整理,挖掘出新的价值,并用新的思路、新的方式重新演绎,让很多古书旧书获得了新的生命。
- 2006年6月1日,武康路2号悄然易主,蔡声白的外孙女、香港溢达集团掌门人杨敏德购回武康路2号和4号,并将武康路2号作为她在上海的住宅。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长期使用,难免对一些地方有修建改造,如为增加办公面积而封闭阳台窗户,为改善员工福利而在花园空地上搭建自行车棚等等。杨敏德对这些局部都一一作了整修复建。如果人们现在走过这里,会发现武康路2号已经恢复了原先的模样,包括那个最引人瞩目的偌大的弧形阳台。旁边摩登精巧的4号则改造成为了有关莫觞清、蔡声白等几代家族企业家历史的纪念室:一楼用整整一堵墙面来展示庞大复杂的家谱树;为了表现家族的丝绸纺织业背景,纪念室的窗帘、挂毯和灯饰等等,都别出心裁地使用特色织物来装点,温馨而贴切。一点一滴,她都向着历史的原来模样靠拢,但又融合进了新的气息和元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