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正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月17日 (日) 13:09 由 风雨变化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正骨中醫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療骨折、脫臼等疾病。正骨,為專科名,是診治損傷的專科,也是古代醫學"十三科"之一,亦有稱為傷科或骨傷科的。正骨對象主要是外力作用所致的骨、關節和軟組織的損傷,但也包括同類原因引致的體內臟器損傷。"正"字在此作動名詞。即整治因骨關節損傷使肢體變形復原位的一門科學技術。元代官方醫療制度中設有"正骨兼金鏃科"。因此,元代以正骨專長的醫學家危亦林在其《世醫得效方》卷十八設有"正骨兼金鏃科"以專門論述骨關節損傷及金刃所傷疾病之脈因證治。《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訣》指出"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損傷之證也。""正"字在此作動名詞。即整治因骨關節損傷使肢體變形復原位的一門科學技術。元代官方醫療制度中設有"正骨兼金鏃科"。因此,元代以正骨專長的醫學家危亦林在其《世醫得效方》卷十八設有"正骨兼金鏃科"以專門論述骨關節損傷及金刃所傷疾病之脈因證治。《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訣》指出:"今之正骨科,即古跌打損傷之證也。"

正骨主要分為骨折和脫位,骨折系指由於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地或完全地斷裂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和出現瘀斑,肢體功能部位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質尚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脫位就是相互接觸的骨頭(通常指關節)因受外力作用,使其脫離原位,不能再正常發揮作用。脫位還可能是先天性的,或者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併發症。關節曾經受過傷的人,易發生脫位。整復:正骨就是運用熟練的手法,使移位的骨折端正確地復位並治療軟組織損傷的一種療術。因此,在施行手法整復時,首先要做好骨折的檢查和診斷。在此基礎上,通過眼觀、手摸和心會才能達到手隨心轉,使骨折整復的目的。

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作用於肢體或軀幹,使局部的骨骼發生骨折。由於該部受力大小,所持體位的不同及肌肉的收縮等,可造成各種類型的骨折,因骨折的類型不同,整復手法亦不同。如完全骨折,用攏按法對接;凹陷型骨折,用提推法使陷者復起;粉碎性骨折,用捏擠法復位,螺旋型骨折,用旋按法銜接;凸起型骨折,用展按法平復;尾椎骨等嵌入型骨折,用鈎提按捺和伸壓展法整復,肱骨內外髁等之青枝骨折,用蹭推捏擠法復位;對於骨折斷端重疊移位而縮短者,則按"欲合先離,離而複合"的原則進行整復。在施術前輕輕地按壓和按摩傷部,使收縮的肌肉放鬆,疼痛緩解,爾後用拔伸牽引的方法,使重疊的骨折斷端復位,對向側移位者可用提搖按推法復位;對於兩根骨並列的部位發生骨折,則用扣擠分骨法使斷端分離,然而用夾擠法復位。在正骨過程中,除運用恰當、熟練的手法外,治療必須及時,動作要果敢、細緻,準確而敏捷。如果施術時用力過大,就會有損傷骨軟組織的危險,力量過小則達不到復位的目的。施術時,要正確運用手技,力求一次完成整復。反覆多次施術,非但有損骨折斷端,對癒合亦有不良影響,而且會給患者帶來較多痛苦。施術越早越好。[[四肢骨折\\,宜於傷後半小時內進行。此時傷肢麻木,尚未發生嚴重水腫,患部張力小,疼痛輕微,是最佳正整時期。如果局部腫脹嚴重,或皮膚破裂等,需要經過適當治療,待腫脹消退,皮膚癒合,筋肉痙攣鬆懈後,再行手法整復。但要防止延誤治療,以免人為地造成陳舊性骨折。

正骨固定的目的,在於強化整復後的效

正骨:果和局部的相對穩定,以加速骨折的癒合。固定的範圍要適宜。太大,會影響傷肢活動,太小,達不到固定的目的,傷肢長期固定不動,則氣血運行受阻,易產生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骨質疏鬆,延緩骨折癒合等不良後果。如系橫形骨折,整復固定後沿骨幹軸線推擠,若下肢骨則除推擠外,可使其踩地,這樣可測知是否已正確復位,且利於連結。對於初次未能整復,或者移位骨折,可運用"以動治動"的方法,再行拔伸、搖動後整復固定予以矯正。對長骨骨折採用三點包紮固定法。三點加壓的作用,有利於骨折段的軸線對正,既能使骨折的肢體達到解剖復位,又可解決因肢體"動靜"矛盾所造成的傷肢功能障礙。骨折斷端對接良好,肢體功能恢復。x線顯示骨痂通過骨折線,骨折線已基本模糊,即可解除固定。

按摩:正骨按摩是蒙醫正骨的一種獨特療術。也是正骨輔助治療手段之一。骨折的階段的不同,所用之按摩手法亦異。計有初期按摩骨折後一周內,由於局部軟組織、血管淋巴管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故導致血、希拉熱亢盛,出現瘀血、疼痛、腫脹等症狀。對此,宜採取化仁瘀消腫手法。即每日在夾板固定的空隙和上上段,噴激白酒進行蹭摩,襯墊處實行按摩,傷肢施行向心捋摩,疼痛部位則要用嵌摩法,傷肢鄰近關節採用掐摩法:另外,有關穴位輔以搓摩。上述按摩,有助於改善血行,促進新陳代謝,加快骨折癒合。

中期按摩:經過初期綜合治療,骨折部位基本得到穩定,筋腱舒展,腫消痛止。根據"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及"肝生血,血養筋"的理論,在此時期,應以補腎益肝健骨為主要治療原則。因此,按摩時宜取肝、脾、心、腎、肺等穴位。先噴激白酒,用大拇指進行抖摩或搓摩,用手掌沿脊柱向上推摩或按摩,或橫向蹭摩,以進一步改善血液流通,加速骨折癒合。

後期按摩:經過初、中期治療骨痂基本形成,骨折完全癒合。但由於內損外傷,長期臥床,往往導致三根平衡失調,氣血虛弱,關節僵滯,[肌肉萎縮]]等。此時,除繼續進行中期按摩外,尚應在胃、大腸、膀胱等有關穴位上噴以白酒,施搓摩、抖摩、推摩法,對局部則進行按摩、蹭摩,對患肢肌肉,則施行摶摩、拿摩、搓摩;對患肢關節採取揉摩、搖摩、展摩法,對患肢指(趾),則採用曳摩法。通過上述按摩,可使傷肢氣血暢通,強骨健筋,恢復功能。

按摩方法:由輕到重,範圍略寬,操作要細緻。對瘦弱者,手法宜輕而緩;對健壯者稍重而快。但必須注意保持患部穩定。噴酒按摩法是據"血受養於食物精華,血隨氣行"的觀點而創用的。既能防止傷熱內陷,筋腱拘緊,又能加快骨折癒合和肢體功能恢復。

正骨藥物治療

指內服藥物療法。根據骨折的不同時期及不同的症狀表現,用藥原則也如按摩一樣,分初、中、後三期投方。初期,表現血、希拉熱亢盛,惡血瘀滯,患部明顯腫脹疼痛。常用方有,七珍散,七雄丸、冰片十七味散、冰片二十五味散、黑雲香四味湯等。如伴有胸部灼熱,驚悸不安者,可投以沉香八味湯、如意至寶丸等方。咳嗽、咯痰不利,則投以沙參四味湯,亦可投以三七單味散,以除傷毒。如有尿閉者,可投以骨傷傳統驗方--吃雞蛋黃一個,大便燥結者可投芝麻單珠湯,或可加少量核桃仁蜂蜜內,正骨服,局部發熱則宜塗烏龜血。

中期:可選用具有排黃水、降熱勢,續筋接骨功效的藥,如六味銅錢散、八味硃砂散、三味赭石散、六味石決明散、六味杜仲散、二十五味接骨散等。

後期:宜服強筋健骨,抑赫依,壯身潤僵藥物,如健胃石榴五味散、二十五味大劑散、沉香三十五味散,水銀十八味散等。在患部特別是關節處可施行藥水浸洗或藥物塗擦。一般用白酒、醋、水等分,水煎浸洗,或用青鹽熱水浸洗,或用水柏枝、紫檀木、山蒿三味藥酒煎浸洗。

對開放性骨折,應先清創復位塗藥,縫合傷口。除使用殺粘藥和清熱藥防止感染外,還要考慮使用具有生肌功效之藥,以促進傷口癒合。如珍珠五味散、麝香十七味散外敷傷口,紅花八味散內服,有續脈接骨、止血生肌之效。對白脈受傷,可投予十三味大鵬金翅丸,並用香獐糞或麝香、羊糞加白酒烘熱外敷。

骨折的護理

護理工作對骨折的治療頗為重要。患者的被褥單、內衣要經常換洗,保持清潔,尤其患部更應注意。大、小便時要保持患肢穩定。要防止褥瘡的發生,經常注意勿使夾板移位及保持縛帶的鬆緊度。要很好調理飲食和起居。飲食方面,骨折初期階段,宜食稀粥、水果、蔬菜類,牛、羊、山羊等的新鮮奶酪、酸奶、奶油等,禁食肥肉、酒、魚肉等食物。中期階段,宜食炒米,小米等穀物類、牛、羊和豬等之軟骨、肝、腎及瓜類及黃豆等於營養之物,並經常給羊骨湯,禁食瘦死畜肉、醋及豆腐之類食物。後期宜食五穀類,牛奶、雉、雞、鵪鶉等禽肉和蛋、蔬菜,禁食變質之肉類及不易消化之生冷食物。起居方面,宜在安靜、涼爽的環境中療養,睡眠要充足,心情要舒暢;慎勿憂慮與勞累過度,絕對禁止房事。

六功能鍛煉:功能鍛煉是骨折治療全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輔助療法。它可以進一步改善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環,使患部獲得充足的養料,有助於加速骨痂形成。促進骨折癒合。

手摸心會:骨折整復前,醫者用手觸摸骨折部位,要求手法先輕後重,由淺入深,從遠到近,兩頭相對,確實了解骨折端在肢體內移位的具體方位,結合X線所片所顯示的骨折端移位情況,在頭腦在構成一個骨折移位的立體形象,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拔伸牽引:主要引用是克服肌肉拮抗力,矯正患,正骨肢的短縮移位,恢復肢體的長度。按照"欲合先離,離而複合"的原則,開始牽引時肢體先保持在原來的位置,沿肢體的縱軸,由遠近骨折段作對抗牽引。然後,再按整復的步驟改變肢體的方向,持續牽引。所施牽引力量的大小須以患者肌肉強度為依據,要輕重適宜,持續穩妥。一般而言,青壯年男性患者,肌肉發達,拔伸牽引力應較大;相反,老幼及女性患者,所需牽引力不宜太大。對肌群豐厚的患肢,如股骨幹骨折應結合骨牽引,但肱骨幹骨折,雖肌肉發達,若用力過大,常使斷端分離,以致造成不癒合。

旋轉屈伸:主要矯正骨折斷端的旋轉及成角畸形,尤其適用於靠近關節部位的骨折。這種手法彌補了單純拔牽引的不足。肢體有旋轉畸形時,可由術者手握其遠段,在拔伸下圍繞肢體縱軸向左或向右旋轉,以恢復肢體的正常生理軸線;屈伸時,術者一手固定關節近段,另一手握住遠段沿關節的冠軸擺肢體,以整復骨折脫位。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整復時應首先糾正骨折的旋轉畸形,在牽引下屈曲肘關節,才可使骨折遠端與近端會合。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可在脛骨結節處穿針,在膝牽引;反之,屈曲型股骨髁上骨折,則需要在股骨髁上處穿針,將膝關節處於半屈曲位牽引,骨折才能復位。

提按端擠:主要用於糾正骨折之側方移位。側方移位可分為前後側(即上下側或掌背側)移位和內外側(左右側)移位。實施手法時,醫者以掌、指分別置於骨折斷端的前後或左右,用力夾擠,迫使骨折復位。對於骨折前後側移位者用提按手法,醫者以雙手拇指按於突起的骨折一端向下,其餘手指提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向上,使骨折兩端對合。對骨折內外側移位者用端擠手法,醫者以一手固定骨折近端,另一手握住骨折遠端,用四指向醫者方向用力謂之端;用拇指反向用力謂之擠,將向外突出的骨折端向內擠迫。要求實施手法時用力要適當,方向要正確,醫者手指與患者皮膚緊密接觸,避免在皮膚上來回摩擦而引起損傷。

搖擺觸碰:這種手法主要適用於橫斷型及鋸齒型骨折。經過上述手法後,骨折一般即可基本復位,但是橫斷、鋸齒型骨折其斷端間可能仍有間隙。為了使骨折端緊密接觸,增加穩定性。術者可用雙手固定骨折部,由助手在穩定地維持牽引下左右或前後方向輕輕搖擺骨折遠段,直到骨折斷端間的骨擦音逐漸變小或消失。觸碰手法一般用於橫形骨折發生在干骺端時,在骨折整復及夾板固定患肢後,醫者可用一手固定骨折部的夾板,另一手輕輕叩擊骨折的遠端,使骨折斷端緊密嵌插,增加穩定性。

夾擠分骨:此手法適用於矯正兩骨並列部位骨折的側方移位。在脛腓骨、尺橈骨、掌骨幹或跖骨幹之間有骨間膜或骨間肌附着,發生骨折後,骨折段因受骨間膜或骨間肌的牽拉而相互靠攏,形成側方移位。整復骨折時,醫者以雙手拇指及食、中、無名三指分別由骨折部的掌背側或前後側對向夾擠兩骨間隙,使骨間膜緊張,靠攏的骨折端分開,遠近骨折段相對穩定,並列雙骨折就像"單"骨折一樣進行整復。

折頂迴旋:肌肉發達的患者發生橫斷或鋸齒型骨折後,單靠牽引力量常不能完全矯正其重疊移位,可實施折頂法。操作時,術者雙手拇指抵於突出的骨折一端,其他四指則重疊環抱於下陷的骨折另一端,在牽引下雙手拇指用力向下擠壓突出的骨折端,加大骨折成角畸形,依靠拇指的感覺,估計骨折的遠近端骨皮質已經相抵時,驟然反折。反折時,環抱於骨折另一端的四指,將下陷的骨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則持續向下壓迫突出的骨折端,這樣較容易矯正重疊移位畸形。

按摩推拿:本手法適用於骨折復位後,起到調理骨折周圍軟組織的作用,可使扭轉曲折的肌肉、肌腱隨着骨折復位而舒展通達,這對關節附近的骨折尤為重要。操作時,手法要輕柔,按照肌肉、肌腱的走行方向由上而下順骨捋筋,達到散瘀舒筋的目的。

正骨療法

患者俯臥在治療床上,全身放鬆。醫生位於患者左側。根據"輕-重-輕"的原則,先用揉按法在病人腰椎兩側軟組織進行放鬆治療,約5~10分鐘。待局部軟組織完全放鬆後施予腰部斜扳法,患者側臥位,醫生用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或一手抵住患者肩後部,另一手抵住髂前上棘部。把腰被動旋轉至最大限度後,兩手同時用力作相反方向閃動(操作時動作必須果斷而快速,用力要穩,兩手動作配合要協調,扳動幅度一般不能超過各關節的生理活動範圍)。患者側臥另一側,用同樣的方法作另一側腰部斜扳法。最後再用揉按法在局部進行放鬆治療,約0.5~1分鐘。每次治療15分鐘左右。每日治療1次,5次為1療程。正骨治療後再給予超短波治療,儀器採用國產落地式超短波治療儀,患者仰臥在治療床上,治療電極按腰腹前後對置法放置,儀器輸出量以患者感覺治療局部出現舒適溫熱感為宜。每次治療15分鐘。每日治療1次,5次為1療程。

運動療法:可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病情、體質等情況調整運動量。每個動作作5~10次,每日訓練1次,5次為1療程。具體方法如下,①仰臥位。兩膝屈起貼腹,用手抱膝,使腰部平貼床上,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鬆。②俯臥位,兩手扶床。抬起頭及上體。③俯臥位。直腿抬起,兩側交替。④俯臥位,兩手放背後。抬起頭及上體。⑤仰臥位。挺胸,使背部離床。⑥仰臥位。抬起臀部離床。

預防性治療

患者臨床治癒後如果能經常堅持運動訓練,可不斷增加腰部穩定性,鞏固療效,防止病情復發。具體方法可按運動療法的內容和步驟進行鍛煉。1~2個月鍛煉1療程即可。現狀,正骨,這個在醫學界慢慢被遺忘,慢慢被更多的年輕醫生陌生的名詞,正在按照垂直加速度的方式,越來越遠離我們這個社會。

經濟,利潤,當醫院的利益已經不再是單純醫生的收入問題時,醫療支出是無論如何也降不下來的。因為,那些在執行着降低醫療費用的人們們,他們的收入就直接和醫療所得有關。這樣講起來,就很可笑了!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只能是無奈。然後就是,希望,自己付出的那部分可以少一點,這就足夠了!

正骨技術的落後,才導致了它的沒落。相信很多的骨科醫生都在這樣講。把西方最先進的醫療技術學習來,然後引用到我們臨床中,這已經成為所有醫生追求技術的目標。可惜,骨科醫生學回來了開刀,但是,卻沒有學回來,西方骨科裡面也存在的"以荕復位骨折",也就是中醫里的"正骨"。原因還是很簡單,經濟。

對於兒童的大量骨折。西醫骨科的教科書里,大多是非手術的。國內的骨科教科書里,也是非手術的。但是,在國內,剩下的除了手術還是手術。可以開展非手術治療的醫院少之又少!原因麼,還是經濟。這點,倒是,那些很基層的醫院和很高層的醫院,他們在堅持非手術治療。

骨折,現在留下的除了手術還是手術,這樣的現狀,醫生絕對是要承擔大多數的責任的。很多醫生說,"患者對骨折的要求也造成了我們只能選擇手術"。確實,很多患者,會對現在的治療後的X片要求很高。然後會到處去問不同骨科醫生,而如果一呆,遇到一個醫生說:"這個應該開刀",而又發生,小孩的治療效果家長不滿意,則當時選擇非手術治療的醫生則可能面臨災難。但是,如果,醫生做了手術,而如果有別的醫生說:"這個可以不用手術治療。"則會被認為是這個醫生技術不好,手術都不會。而小孩的治療效果同樣不理想。那麼當時,做了手術治療的醫生,可以沒有任何問題。事實就是這樣的奇怪,同樣的轉換角度,但是待遇卻千差萬別。

因為,小孩骨折開刀是正常的,是大多數醫生的選擇,而術後的X片上骨折的對位對線又是非常理想的,而出現問題,則是手術併發症,所有的手術都有,無可厚非。但是,非手術,往往,X片並沒有手術的理想。而如果後來效果不滿意,則就歸結為當時位置的不理想。說的難聽點"非手術的醫生就是好心辦錯事"。但是,我始終認為,這個問題,其根源是手術醫生的眾口唆金以及目前的醫療環境造成的。患者是無知,患者最初是誰把那些所謂的"手術後骨折100%對位"給告知的,"臨床上很多的骨折根本不需要100%解剖復位,同樣實現圓滿治療效果"又是被誰拋棄的!所以,對於這個原因,還是應該歸結為手術醫生自身的問題,還有就是目前中國的醫療環境。[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