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止咳 |
止咳為治法名,是對咳嗽症狀的治療,咳嗽可單獨表現為一種疾病,亦可是其他疾病的伴發症狀,治療時,要分清虛實,辨主證兼證,標本兼顧。
基本信息
中文名止咳
類 別中醫基礎術語
概念
運用具有止咳作用的藥物治療咳嗽的方法。
解讀
咳嗽是指由外感或內傷等多種因素導致肺失清肅,肺氣上逆,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病證。古人認為「有聲無痰謂之咳,有痰無聲謂之嗽,有聲有痰謂之咳嗽。」臨床多痰聲並見,難以截然分開,故統稱咳嗽。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療「痰證」為主的藥物,稱化痰藥;以制止或減輕咳嗽和喘息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止咳平喘藥,因化痰藥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藥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證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雜,故治療上化痰止咳平喘往往同時進行。
中醫應用
1、常用止咳(化痰平喘)藥 (1)白芥子:辛,溫。歸肺、胃經。溫肺化痰,利氣散結,通絡止痛。煎服,3~6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作發泡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溫走散,耗氣傷陰,久咳肺虛及陰虛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潰瘍、出血者及皮膚過敏者忌用。用量不宜過大。 (2)皂莢:辛、咸,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祛頑痰,通竅開閉,祛風殺蟲。研末服,1~1.5g;亦可入湯劑,1.5~5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內服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引起嘔吐、腹瀉。辛散走竄之性強,非頑疾證實體壯者慎用。孕婦、氣虛陰虧及有出血傾向者忌用。 (3)旋復花:苦、辛、咸,微溫。歸肺、胃經。降氣化痰,降逆止嘔。煎服,3~10g;本品有絨毛,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宜包煎。 使用注意:陰虛勞嗽,津傷燥咳者忌用。 (4)白前:辛、苦,微溫。歸肺經。降氣化痰。煎服,3~10g;或入丸、散。 (5)川貝母:苦、甘,微寒。歸肺、心經。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消腫。煎服,3~10g;研末服1~2g。 使用注意:反烏頭。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用。 (6)浙貝母:苦,寒。歸肺、心經。清熱化痰,散結消癰。煎服,3~10g。 使用注意:同川貝母。 (7)瓜蔞:甘、微苦,寒。歸肺、胃、大腸經。清熱化痰,寬胸散結,潤腸通便。煎服,全瓜蔞10~20g,瓜蔞皮6~12g,瓜蔞仁10~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甘寒而滑,脾虛便溏者及寒痰、濕痰證忌用。反烏頭。 (8)竹茹:甘,微寒。歸肺、胃經。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煎服,6~10g。生用清化痰熱,薑汁炙用止嘔。 (9)竹瀝:甘,寒。歸心、肺、肝經。清熱豁痰,定驚利竅。內服30~50g,沖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膏瓶貯,稱竹瀝膏;近年用安瓿瓶密封裝置,可以久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對寒痰及便溏者忌用。
(10)天竺黃:甘,寒。歸心、肝經。清熱化痰,清心定驚。煎服,3~6g;研粉沖服,每次0.6~1g。 (11)前胡:苦、辛,微寒。歸肺經。降氣化痰,疏散風熱。煎服,6~10g;或入丸、散。 (12)桔梗:苦、辛,平。歸肺經。宣肺,祛痰,利咽,排膿。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性升散,凡氣機上逆,嘔吐、嗆咳、眩暈、陰虛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十二指腸潰瘍者慎服。用量過大易致噁心嘔吐。 (13)胖大海:甘,寒。歸肺、大腸經。清肺化痰,利咽開音,潤腸通便。2~4枚,沸水泡服或煎服。 (14)礞石:咸,平。歸肺、肝經。墜痰下氣,平肝鎮驚。煎服,6~10g,宜打碎布包先煎。入丸散1.5~3g。 使用注意:本品重墜性猛,非痰熱內結不化之實證不宜使用。脾虛胃弱、小兒慢驚及孕婦忌用。 (15)苦杏仁: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煎服,3~10g,宜打碎入煎,或入九、散。 使用注意:陰虛咳喘及大便搪瀉者忌用。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嬰兒慎用。 (16)紫蘇子:辛,溫。歸肺、大腸經。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煎服,5~10g。煮粥食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陰虛喘咳及脾虛便便溏者慎用。
(17)百部:甘、苦,微溫。歸肺經。潤肺止咳,殺蟲滅虱。煎服,5~15g。外用適量。久咳虛嗽宜蜜炙用。 (18)紫苑:苦、辛、甘,微溫。歸肺經。潤肺化痰止咳。煎服,5~10g。外感暴咳生用,肺虛久咳蜜炙用。 (19)款冬花:辛、微苦、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煎服,5~10g。外感暴咳宜生用,內傷久咳宜炙用。 (20)馬兜鈴:苦、微辛,寒。歸肺、大腸經。清肺化痰,止咳平喘,清腸消痔。煎服,3~10g。外用適量,煎湯薰洗。一般生用,肺虛久咳者炙用。 (21)枇杷葉:苦,微寒。歸肺、胃經。清肺止咳,降逆止嘔。煎服,5~10g。止咳宜炙用,止嘔宜生用。 (22)桑白皮:甘、寒。歸肺經。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煎服,5~15g,瀉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虛咳嗽宜蜜炙用。 (23)葶藶子:苦、辛,大寒。歸肺、膀胱經。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煎服,5~10g;研末服,3~6g。 (24)白果:甘、苦、澀,平。有毒。歸肺經。斂肺化痰定喘,止帶縮尿。煎服,5~10g;搗碎。 (25)矮地茶:苦、辛、平。歸肺、肝經。止咳平喘,清利濕熱,活血化瘀。煎服,10~30g。 (26)洋金花:辛、溫。有毒。歸肺、肝經。平喘止咳,麻醉鎮痛,止痙。內服:0.2~0.6g,宜入丸、散劑,作捲菸吸,一日量不超過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外敷。
(27)華山參:甘、微苦,溫、有毒。歸肺經。溫肺祛痰,止咳平喘。煎服,0.1~0.2g。或製成噴霧劑吸入,也可製成片劑。 使用注意:不宜多服、久服,以免中毒。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婦慎用。前列腺極度肥大者慎用。 (28)羅漢果:甘,涼。歸肺、大腸經。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煎服,10~30g;或開水泡服。 (29)滿山紅:苦,寒。歸肺經。止咳祛痰平喘。煎服,6~15g。 (30)胡頹子葉:酸,微溫,歸肺經。平喘止咳,止血,解毒。煎湯,9~15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本品能解毒消腫,治癰疽發背,可鮮品外敷;治痔瘡腫痛則可煎。 2、常用止咳(化痰平喘)方劑
(1)九仙散《衛生寶鑑》 組成:人參、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阿膠、貝母、烏梅、罌粟殼。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9g),白湯點服,嗽住止後服(現代用法:為末,每服9g,溫開水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斂肺止咳,益氣養陰。 主治:久咳肺虛證。久咳不已,咳甚則氣喘自汗,痰少而粘,脈虛數。 (2)蘇子降氣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紫蘇子、半夏、當歸、甘草、前胡、厚朴、肉桂。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6g),水一盞半,入生薑二片,棗子一個,蘇葉五葉,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加生薑2片,棗子1個,蘇葉2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降氣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實下虛之喘咳。痰涎壅盛,喘咳短氣,胸膈滿悶,或腰疼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舌苔由滑或白膩,脈弦滑。 (3)定喘湯《攝眾妙生方》 組成:白果、麻黃、蘇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黃芩、法半夏。 用法: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時候,徐徐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宜肺降氣,清熱化痰。 主治:風寒外束,痰熱內蘊證。咳喘痰多氣急,痰稠色黃,微惡風寒,舌苔黃膩,脈滑數。 (4)止嗽散《醫學心悟》 組成: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陳皮。 用法:上為末。每服三錢(9g),食後、臨臥開水調下;初感風寒,生薑湯調下(現代用法:共為末,每服6~9g,溫開水或薑湯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宣利肺氣,疏風止咳。 主治:風邪犯肺證。咳嗽咽癢,咯痰不爽,或微有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緩。 (5)三拗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甘草、麻黃、杏仁。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15g),水一盞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服。以衣被蓋覆睡,取微汗為度。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證。鼻塞聲重,語音不出,咳嗽胸悶。 (6)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半夏、橘紅、白茯苓、炙甘草。 用法:上藥㕮咀,每服四錢(12g),用水一盞,生薑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現代用法:加生薑7片,烏梅1個,水煎溫服)。 功用:燥濕化痰,理氣和中。 主治:濕痰證。咳嗽痰多,色白易咯,噁心嘔吐,胸膈痞悶,肢體困重,或頭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膩,脈滑。 (7)清氣化痰丸《醫方考》
組成:陳皮、杏仁、枳實、黃芩、瓜蔞、茯苓、膽南星、制半夏。
用法:薑汁為丸。每服6g,溫開水送下(現代用法:以上8味,除瓜蔞仁霜外,其餘黃芩等7味藥粉碎成細粉,與瓜蔞仁霜混勻,過篩。另取生薑100g,搗碎加水適量,壓榨取汁,與上述粉末泛丸,乾燥即得。每服6~9g,1日2次,小兒酌減;亦可作湯劑,加生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1]
參考文獻
- ↑ 咳嗽有什麼好辦法止咳,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