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欧丁香


欧丁香好喜欢
原圖鏈接

欧丁香(学名:SyringavulgarisL.)是木犀科丁香属的植物。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小枝、叶柄、叶片两面、花序轴、花梗和花萼均无毛,或具腺毛,老时脱落。小枝棕褐色,略带四棱形,疏生皮孔。花芳香;萼齿锐尖至短渐尖;花冠紫色或淡紫色,长0.8-1.5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冠管细弱,近圆柱形,长0.6-1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圆形,先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2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凸,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在栽培上采用播种繁殖,也可分株,移栽易成活。庭院观赏、丛植。[1]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欧丁香

拉丁学名; Syringa vulgaris L.

别 称; 欧洲丁香、洋丁香

界; 植物界

 
重瓣欧丁香
原圖鏈接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捩花目

亚 目; 木犀亚目

科; 木犀科

亚 科; 木犀亚科

族; 丁香族

属; 丁香属

 
欧丁香品种
原圖鏈接

种; 欧丁香

变 种; 5变种

命名者及年代; Linn.,1797

组; 长花冠管组

系; 欧丁香系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3-7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叶柄、叶片两面、花序轴、花梗和花萼均无毛,或具腺毛,老时脱落。小枝棕褐色,略带四棱形,疏生皮孔。 叶片卵形、宽卵形或长卵形,长3-13厘米,宽2-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宽楔形或心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长1-3厘米。

圆锥花序近直立,由侧芽抽生,宽塔形至狭塔形,或近圆柱形,长10-20厘米;花序轴疏生皮孔;花梗长0.5-2毫米;花芳香;萼齿锐尖至短渐尖;花冠紫色或淡紫色,长0.8-1.5厘米,直径约1厘米,花冠管细弱,近圆柱形,长0.6-1厘米,裂片呈直角开展,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圆形,先端略呈兜状,或不内弯;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管喉部0-1(-2)毫米处,稀伸出。

果倒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长1-2厘米,先端渐尖或骤凸,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喜光,稍耐阴,耐干旱,耐寒

地理分布

原产东南欧。华北各省普遍栽培,东北、西北以及江苏各地也有栽培。

欧丁香园林用途

用于庭院观赏、丛植。作为一种优秀的园艺品种可以美化景观,也可作为切花

栽培技术

栽植丁香花的适宜时期是在早春植株萌动前或处于休眠状态时进行裸根移栽。根据不同地区土壤的解冻情况,一般以3月上中旬移栽为宜。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必须秋季挖苗,也必须在晚秋落叶后休眠期进行。

露地栽培的丁香花,在生长季节不需特殊管理,只要把握住适当灌溉、施肥、修剪等几个环节,就可促使栽培的丁香花生长发育良好,花序繁盛,花色鲜艳,表现出良好的观赏特性。丁香的修剪时期,以在早春树液流动前或刚开始流动时为好。

在北京及华北地区,4-6月是气候干旱和高温时期,同时也是丁香花盛花和新枝生长旺盛季节,此时每月需对植株浇灌2-3次透水; 7月以后进入雨季,这时要停止人工灌溉,并注意排水防涝。从10-11月到入冬前要灌3次透水,灌水后要松土,使植株及土壤中水分充足。

丁香花定植之后,一般可以不施肥或仅施少量的肥。在开花后施用适量的磷、钾肥及少量氮肥是有利于丁香花植株生长发育的。施肥时,可根据植株大小采取穴施,即在距干30-50厘米处为半径,围绕植株挖一圆形、深l0-15厘米的浅穴,将肥料均匀撒入,然后培土覆盖,施肥后浇灌透水1次,并及时松土保墒。[2]

植物文化

生日花

洋丁香,公元5世纪,在科西嘉岛殉教的圣茱利亚之花。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和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

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属于木犀科的洋丁香,所代表的圣人是公元5世纪,抵死不向异教妥协的少女——圣茱利亚,其最后在科西嘉岛殉教身亡。

花语

思乡:虽然这种植物在美洲大陆很常见,但是最早是由英国移民引进来的,所以,带有一点点故乡芬芳的气息。因此,它的花语是“思乡”。

受到这种花祝福的人,特别恋家,即使是身异地,也会思乡情切。其终生伴侣很有可能是从小相处的情梅竹马、儿时玩伴。


相关视频

一点植物学 紫丁香、欧丁香 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丁香花开真艳丽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