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樊志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5度是焊枪角度允许的误差,3秒是焊接速度允许的误差,1200摄氏度是合金与钢套熔点的差值……一名出色焊工对手感、眼力和蹲功的要求都很苛刻。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有世界目前最大的轧机油膜轴承生产车间,其油膜轴承是企业的主导产品。在轧机运转中,油膜轴承的“心脏”部件钢套和衬套接触间隙必须保持2丝的厚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太重集团高级技师樊志勤的任务就是给衬套的表面连接合金层,让钢套和衬套严丝合缝、浑然一体。在不到1米宽的钢衬套内,手持6000摄氏度的电弧枪,焊接时必须保持角度、温度、速度恒定于规范要求,同时,密切关注熔池边缘的熔合情况,这样的姿势一天要保持七八个小时以上。

  樊志勤做到了。不仅因为他手上有绝活,更因为他心中有责任。

  苦练一手“好活”

  1998年,樊志勤从太重技校毕业后来到太重焊接分厂工作,成为一名焊工。所在小组主要负责大型矿用挖掘机设备的焊接生产。那个时候,焊接车间工作环境差,工作服也又脏又破。“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捡破烂的”,车间的工友们常这样自嘲。初入职场,与学生时代的想象完全不一样,樊志勤内心曾多次打起退堂鼓。

  然而,樊志勤并没有退缩。“是什么让我对这份艰苦的工作如此执着?是身边师傅们的言传身教,是工人师傅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感召。同样的工作环境,身边的师傅们没人叫苦叫累,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一道焊缝、每一个零件,一干数十年,我有什么理由叫苦叫屈?”想到这些,樊志勤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技术,做一名受人尊敬的焊工。

  焊接说起来简单,做好却并不容易。焊接任务有时是一件薄如蝉翼、轻如鸿毛的作品,有时又是数百毫米厚、重达数千吨的金属件,要让焊缝表面平整美观,内部致密,只有顶级焊工才能做到。

  2005年,樊志勤调入太原重工焊接技术培训中心。高手的悉心指导,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樊志勤的焊接技术得到快速提升,逐渐掌握了各种结构形式、多种空间位置条件下的焊条电弧焊、钨极氩弧焊、气体保护焊、埋弧焊及有色金属焊接技术诀窍。2006年5月,樊志勤代表太重参加焊接技能大赛,先后获得了太原市大赛个人第1名,山西省大赛个人第3名、团体第1名的不俗成绩。

  多年来,为了提升技术,练得一手“好活”,樊志勤苦练基本功,在焊接时始终保持一定的速度和角度。白天在车间练,晚上回家后拿着水杯、顶着碗练,练出了一流的手感和蹲功。进厂第2年,他焊接的产品一次合格率就达到了99%以上,外国监理都竖起了大拇指,专家评价他的作品,无论是焊缝外观、探伤,还是高度差、宽度差、咬边、正面和背面成型,都几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