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 (初生目棕榈科植物)
槟榔 (初生目棕榈科植物) |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是单子叶植物纲、初生目、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
槟榔原产于马来西亚, 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 ,但其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 。
目录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叶簇生于茎顶,长1.3-2米,羽片多数,两面无毛,狭长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4厘米,上部的羽片合生,顶端有不规则齿裂。
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花序轴粗壮压扁,分枝曲折,长25-30厘米,上部纤细,着生1列或,2列的雄花,而雌花单生于分枝的基部;雄花小,无梗,通常单生,很少成对着生,萼片卵形,长不到1毫米,花瓣长圆形,长4-6毫米,雄蕊6枚,花丝短,退化雌蕊3枚,线形;雌花较大,萼片卵形,花瓣近圆形,长1.2-1.5厘米,退化雄蕊6枚,合生;子房长圆形。
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长3-5厘米,橙黄色,中果皮厚,纤维质。种子卵形,基部截平,胚乳嚼烂状,胚基生。
花果期3-4月。
主要品种
世界已知的槟榔品种有36种,不同地区人们对这些栽培种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海南农民根据花序和结果情况将槟榔分为长蒂种与短蒂种,不同品种的槟榔产量、生物碱种类和含量、药用价值及生物生态学特征都有较大差异。
产地生境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 槟榔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及欧洲部分区域,太平洋地区主要分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斐济、瓦努阿图以及密克罗尼西亚,零星分布在皮纳佩岛、美属马里亚纳群岛和马绍尔群岛,夏威夷群岛槟榔种植仅用作观赏。
生长习性
槟榔属温湿热型阳性植物,喜高温、雨量充沛湿润的气候环境。常见散生于低山谷底、岭脚、坡麓和平原溪边热带季雨林次生林间,也有成片生长于富含腐殖质的沟谷,山坎、疏林内及微酸性至中性的沙质壤土荒山旷野。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8°之间,最适气温在10-36℃,最低温度不低于10℃、最高温度不高于40℃,海拔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毫米的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繁殖方法
选种
一般采用海南本地种,果型以椭圆形、长卵形为佳,严禁从槟榔黄化疫苗区选种或购进种苗。选树龄20年左右的海南本地种作为留种树,且生长健壮、茎干粗壮一致、节间均匀且短、叶片8片以上且青绿、叶梢下垂、每年4蓬以上果穗、年结果多而稳定。果穗宜选择5-6月间充分成熟、结果大且多、果大小均匀的第2、3穗。
育苗
种子处理:由于槟榔种子有1个后熟期,采收后应将槟榔种子摊晒5-7天,果皮略干,使其完全成熟后再进行催芽。用编织袋将晒好的槟榔种子装入编织袋中,放在阴凉处,每天早上或晚上浇水1次,连续15-20天,待果皮松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接着催芽。
催芽:选择荫蔽地,作宽130厘米、高10厘米的苗床,床底铺1层河沙。将清洗好的槟榔果实果蒂向上,按3厘米行距排好,表面盖5厘米的土层,再盖上稻草等保湿物,每天浇水1次。25-30天后槟榔种子开始萌芽,此时剥开果蒂,发现白色生长点即可育苗。
育苗:用高20厘米、宽15厘米的营养袋装入3/5细塘泥或营养土(表土、火烧土、土杂肥按6:2:2混合),然后放进萌芽的槟榔种子,芽点向上,再用细塘泥或营养土将营养袋装满,后在营养袋顶端盖草。
用水淋全湿为止。[1]
参考文献
- ↑ 槟榔 (初生目棕榈科植物),知乎,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