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红花檵木(金缕梅科、檵木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花檵木
图片来自 秦巴百草园

开花的种类——红花檵木(金缕梅科、檵木属植物)

又名:红继木、红梽木、红桎木、红檵花、红梽花、红桎花、红花继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叶面暗红色,背部偏灰。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2cm,花3~8朵簇生于小枝端。蒴果褐色,近卵形。花期4~5月,花期长,约30~40天,国庆节能再次开花。花3~8朵簇生在总梗上呈顶生头状花序,紫红色。果期8月。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印度北部。花、根、叶可药用。

红花檵木(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基本信息

姿态优美
图片来自 秦巴百草园
  • 中文名:红花檵木
  • 拉丁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 Yieh
  • 别 名:红继木、红梽木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金缕梅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 目:虎耳草亚目
  • 科:金缕梅科
  • 亚 科:金缕梅亚科
  • 族:金缕梅族
  • 属:檵木属
  • 种:檵木
  • 变 种:红花檵木

形态特征

灌木,有时为小乔木,多分枝,小枝有星毛。叶革质,卵形,长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尖锐,基部钝,不等侧,上面略有粗毛或秃净,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被星毛,稍带灰白色,侧脉约5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全缘;叶柄长2~5毫米,有星毛;托叶膜质,三角状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早落。

花3~8朵簇生,有短花梗,紫红色,比新叶先开放,或与嫩叶同时开放,花序柄长约1厘米,被毛;苞片线形,长3毫米;萼筒杯状,被星毛,萼齿卵形,长约2毫米,花后脱落;花瓣4片,带状,长1~2厘米,先端圆或钝;雄蕊4个,花丝极短,药隔突出成角状;退化雄蕊4个,鳞片状,与雄蕊互生;子房完全下位,被星毛;花柱极短,长约1毫米;胚珠1个,垂生于心皮内上角。

蒴果卵圆形,长7-8毫米,宽6-7毫米,先端圆,被褐色星状绒毛,萼筒长为蒴果的2/3。种子圆卵形,长4-5毫米,黑色,发亮。花期3-4月。

规格形态测量

红花檵木多为自然式形态,球形形态,造型桩景形态。自然形态及球形形态测量自然高度,自然冠幅、造型桩景形态则需满足造型托叶丰满有层次感、质朴古拙,多杆测量则依次相加各主杆之和。

组织培养

外植体: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红花继木茎尖、芽及枝等作外植体,其中外植体采集在7~8月最好,污染率较低。

培养基:红花继木的组织培养包括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试验表明,初代培养和继代增殖培养基可参考MS+BA1.0mg/l+IBA1.0mg/l;生根培养基可参考1/2MS+NAA1.0~1.5mg/l+0.1%的活性炭。

培养条件:红花继木的培养条件一般为:温度20℃左右,光照时间14h/d(每天14小时),光照强度为1500LX(勒克斯)。 [1]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红花檵木枝繁叶茂,姿态优美,耐修剪,耐蟠扎,可用于绿篱,也可用于制作树桩盆景,花开时节,满树红花,极为壮观。红花檵木为常绿植物,新叶鲜红色,不同株系成熟时叶色、花色各不相同,叶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园林应用中主要考虑叶色及叶的大小两方面因素带来的不同效果。

红花檵木是特产湖南的珍贵乡土彩叶观赏植物,生态适应性强,耐修剪,易造型,广泛用于色篱、模纹花坛、灌木球、彩叶小乔木、桩景造型、盆景等城市绿化美化。

经济作用

中国红花檵木的产业化开发有20多年历史,湖南是中心产区。2004年全省生产面积3500公顷,年产苗木5亿株,年销售额6亿元。经多年推广应用,2004年中国红花继木生产面积达6000公顷,年产苗木8亿株,年销售额9亿元,产品销往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成为中国花卉业的特色产品之一。

红花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特产湖南与江西交界罗霄山脉海拔100~400米常绿阔叶林地带,由已故著名林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长沙天心公园发现并命名。据考,其模式标本采集树是该公园于1935年春从浏阳大围山移植的野生植株。此树尚存,现树高5米,胸径20厘米,冠径42㎡,树龄约150年。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红花檵木野生资源利用在湖南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初,浏阳大围山一带农民采挖野生苗木销往长沙、湘潭、株洲等地,省内一些园林部门亦来浏阳采购野生苗木。1963年长沙岳麓公园等单位用枝条高压法培育苗木获得成功;1978年长沙烈士公园利用种子育苗获得成功,但实生苗遗传稳定性不强,有15.8%返祖,变为檵木,因此用种子育苗在生产中很少应用;1982年长沙市苗圃用嫩梢枝条扦插育苗获得成功,由于扦插苗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一年内可多次扦插,能大批量繁殖,因此80年代以来,该技术在苗木生产中普遍应用。红花檵木苗木规模化生产始于浏阳永和镇,1983年当地农民利用永和镇至大围山一带红花檵木野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了较大规模扦插苗、移植苗、灌木球、盆景及古桩嫁接树等系列产品的生产,由此带动了全省红花檵木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1999年10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于浏阳市“中国红花檵木之乡”荣誉称号,极大提高了湖南红花檵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红花檵木成为中国特色花卉品牌产品之一。

红花檵木的花语及寓意

巨大树干古老苍劲,满树的花儿姹紫嫣红。风儿吹来,细碎的花瓣落了一地。徜徉在这梦境一般的红霞里,被它那由骨子里透出的热烈,热情,热闹彻底感染……一束束红丝带傲立枝头,是那么的别致,那么的与众不同。花瓣呈紫红色,带状线形,向四面八方舒展开来,如同舞女翩翩的长袖。本期,就让我们走近红花檵木。

红花檵木为常绿植物,新叶鲜红色,不同株系成熟时叶色、花色各不相同,叶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园林应用中主要考虑叶色及叶的大小两方面因素带来的不同效果。红花檵木枝繁叶茂姿态优美,耐修剪,耐蟠扎,可用于绿篱,也可用于制作树桩盆景,花开时节,满树红花极为壮观

名字的由来

红花檵木,为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特产湖南与江西交界罗霄山脉海拔100~400米常绿阔叶林地带,由已故著名林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长沙天心公园发现并命名。 [2]

红花檵木的花语

红花檵木是白花檵木的一个变异种,其花色很受欢迎。由于颜色的优势,红花檵木较常被用于路道的绿化品种,而白花檵木较少见。目前嫁接红花檵木都是采用野生白花檵木做砧木嫁接。

红花檵木的花语:热烈、豪放、红颜如火、发财、幸福、相伴一生。

花语寓意:

红花檵木的树干古老苍劲,满树的花儿姹紫嫣红。风儿吹来,细碎的花瓣落了一地,仿佛徜徉在梦境一般的红霞里。看到的人,被它那由骨子里透出的热烈,热情,热闹彻底感染。红花檵木的花语:热烈、豪放、红颜如火。

别花开放瓣瓣圆,此花特殊不一般。红花檵木花异样,谁剪彩带缀枝尖。

红花檵木,一直很红

红花檵木来自金缕梅科檵木属,是檵木属檵木的一个变种。虽然只是个变种,但红花檵木的地位却从不曾改变,而是如它的名字一般,一直很红,如植物界的红花一朵。

一、“湖南娃”红花檵木的出书经历

说到红花檵木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地方,那就是湖南,这红花檵木的原产地正是湖南。

红花檵木产于湖南与江西交界罗霄山脉海拔100~400米常绿阔叶林地带。红花檵木拉丁学名为: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是由已故著名林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长沙天心公园发现并命名。“Loropetalum”为“檵木属”的意思,“chinense”不必多解释了证明着红花檵木的中国血统。

红花檵木观测地点正是在湖南省林业种苗中心,并且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选育,是土生土长的“湖南娃”,更是湖南珍贵的乡土彩叶观赏植物。

2001年,76岁高龄的林昌梅先生,主编出版了据称我国第一本红花檵木专著——《红花檵木栽培》。林先生的经历要给写作这本书创造了契机。林昌梅先生1925年出生于湖南浏阳,抗日战争时期,林先生就已经是西南联大园艺系的学生,解放后则在园林部门工作。

1957年的时候,经历了一些人生波折的林先生来到浏阳永和磷矿监督改造,林昌梅先生在这里的工作职务正是花工,在这里种了将近30年的花,直到1987年退休。

当时林先生将自己几十年的种植经验,特别是栽培红花檵木的心得集结在这本书中,而当时想要出版这本书稿需要3万元费用,退休工资微薄的林先生却拿不出这笔钱。在关键时刻,这件事被当时任湖南省科协主席的袁隆平院士知晓了,深为林昌梅先生的不幸遭遇打动。不仅省科协资助了出版费,袁院士还亲自为该书作序,鼎力支持推荐此书,让此书终于得以出版。

二、永远铜红色,永远出众

红花檵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红花檵木的花朵有花瓣4枚,呈现为紫红色线形,每3~8朵花簇生于小枝总梗端上呈头状花序。花期为4~5月,花期长,可达到约30~40天,并且在国庆节的时候能再次开花,并且开出超好看的花朵,它的经历和能力也相当精彩。

红花檵木树姿优美,叶及花紫红色,花期长,一年多次开花,不仅适用于一般的园林、庭院绿化栽植,还用于篱垣、隔离带、花境、植物造型、地被桩景等多种绿地景观的营造,广泛用于色篱、模纹花坛、灌木球、彩叶小乔木、桩景造型等城市绿化美化,具有较高的庭院观赏价值。

而生态适应性强,特别耐修剪,耐蟠扎,萌发力强且易造型的红花檵木,也加持了自己在盆景当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红花檵木的叶片永远是铜红色,它就这样红红的却静静地,默守庭院的一隅,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自信却从容地吐露芬芳,擎着火红的热情,迎接你却不给你压力。

三、怎样造型都美

红花檵木又名继木、梽木、桎木、檵花、纸末花、鸡寄、大红伏,《福建民间草药》又称红花檵木为:白清明花。《湖南药物志》中则称红花檵木为:土墙花。一些地区农场也将农场也将红花檵木叫做:火焰木,甚至还有连带的英文名--Crimson Fire' Dwarf。古代通常将这款美物用作薪柴,而红花檵木柔韧的枝条也被人们用来捆柴、扎木排之用。

正如文章的开头所说,红花檵木叶、花、果实、种子、根均可入药,具有解热消炎,通经活络,止血活血止痛的功效。民间常将红花檵木的叶嚼烂敷刀伤,用它的花、叶治烧烫伤。红花檵木的早春花繁可供观赏,花开时节,满树红花,极为壮观。红花檵木的枝叶可提取栲胶,种子可榨油。

红花檵木花粉至红色,新生叶铜红色,老叶橄榄绿或酒红色,老叶的颜色与育种和生长状况有关。不同株系的红花檵木成熟时叶色、花色各不相同,叶片大小也有不同,在园林应用中也主要考虑植株的叶色及叶的大小两方面因素带来的不同效果,来打造不一样的氛围。

红花檵木的形态以自然式形态、球形形态、造型桩景形态为主,自然形态及球形形态需要测量自然高度,自然冠幅、造型桩景形态则需满足造型托叶丰满有层次感、质朴古拙,多杆测量则依次相加各主杆之和。 [3]

四、红花檵木的产业化发展

据考红花檵木的模式标本采集于1935年春,从浏阳大围山移植的野生植株。令人庆幸的是,这棵模式标本树如今尚存,现树高为5米,胸径约20厘米,冠径为42㎡,树龄约150年。红花檵木野生资源利用在湖南有7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初,浏阳大围山一带农民采挖野生苗木销往长沙、湘潭、株洲等地,省内一些园林部门亦来浏阳采购野生苗木。也正是因此再加之红花檵木的优点被发现,经过多年采挖,野生红花檵木资源已濒临灭绝,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红花檵木发现的时间不算太早,其产业化历史也并不是很久,中国红花檵木的产业化开发历史至今只有三十年的时间,其中湖南仍然是中心产区。

1963年长沙岳麓公园等单位用枝条高压法培育苗木获得成功,1978年长沙烈士公园利用种子育苗获得成功,但实生苗遗传稳定性不强,其中有15.8%返祖,变为檵木,因此用种子育苗在红花檵木的生产中很少应用。

1982年长沙市苗圃用嫩梢枝条扦插育苗获得成功,由于扦插苗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一年内可多次扦插,能大批量繁殖,因此80年代以来,该技术在苗木生产中普遍应用。而红花檵木苗木规模化生产始于浏阳永和镇。

1983年当地农民利用永和镇至大围山一带红花檵木野生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了较大规模扦插苗、移植苗、灌木球、盆景及古桩嫁接树等系列产品的生产,由此带动了全省红花檵木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

到了1999年10月,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于浏阳市“中国红花檵木之乡”荣誉称号,极大提高了湖南红花檵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红花檵木成为中国特色花卉品牌产品之一。

在产业化之前,湖南全省红花檵木生产面积为3500公顷,年产苗木5亿株,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经过多年的推广应用,2004年中国红花继木的生产面积已经达到6000公顷,年产苗木8亿株,年销售额9亿元。红花继木产品被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并且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成为中国花卉业的特色产品之一。


                                              植物篇:(红花檵木(金缕梅科、檵木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红花檵木的介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