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鞭叶蕨(鳞毛蕨科、鞭叶蕨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鞭叶蕨(鳞毛蕨科、鞭叶蕨属植物))
鞭叶蕨是鞭叶蕨属下一物种。植株高28-48厘米。根状茎短,直立,连同叶柄密被鳞片;鳞片棕色,心脏形或卵形,先端纤维状,边缘有睫毛,质薄。
目录
[隐藏]鞭叶蕨(学名:Cyrtomidictyum lepidocaulon (Hook.) Ching )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鞭叶蕨
- 拉丁学名:Cyrtomidictyum lepidocaulon (Hook.) Ching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纲 :蕨纲
- 亚 纲:薄囊蕨亚纲
- 目 :真蕨目
- 科 :鳞毛蕨科
- 属 :鞭叶蕨属
- 种 :鞭叶蕨
形态特征
植株高28-48厘米。根状茎短,直立,连同叶柄密被鳞片;鳞片棕色,心脏形或卵形,先端纤维状,边缘有睫毛,质薄。叶簇生,二型,柄长10-23厘米,径2-2.5毫米,禾秆色;可育叶叶片阔披针形,长达25厘米,宽约10厘米,顶部羽裂,短尖头,基部不对称,近圆形,一回羽状;羽片7-8对,互生,有柄,近平展,阔镰刀状,长达6厘米,中部宽约1.5厘米,渐尖头,基部不对称,上侧截形并凸出呈耳状,下侧圆形,两侧近全缘;不育叶叶片较狭,羽片数少而稀疏,叶轴伸长成鞭状匍伏茎,顶端有1芽孢,着地生成新植株。叶脉分离,每组5-6数,侧脉分叉,基部上方1脉向外伸展,止于中途,其余小脉伸达叶边,有时下部联结,下面隆起,可见。叶厚革质,干后绿色,上面疏伏生灰白色长柔毛,叶轴、羽轴及主脉下面密被淡棕色、卵状,边缘有睫毛的较小鳞片和灰白色的长柔毛。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或顶生小脉上,在主脉两侧各排成2行;无囊群盖。 [1]
生长环境
鞭叶蕨生山谷岩缝阴湿处,海拔300-1200米。鞭叶蕨产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和广西。朝鲜半岛(对马岛)和日本(九州)也有分布。
鞭叶蕨属(学名:Cyrtomidictyum Ching)
本属为中国东部和中南部的特有属,现有4种,其中1种向东分布到朝鲜南部和日本九州。
本属描述
陆生,小型草本。根状茎短,直立,先端连同叶柄密被鳞片;鳞片棕色、卵形,先端纤维状或狭披针形,边缘有睫毛,质薄。叶簇生,同型或近二型;有长柄;叶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一回羽状或单叶,下部羽裂;二型叶时,可育叶先端羽状分裂,渐尖头;不育叶叶轴延长成1无叶的鞭状匍伏茎,其顶端有1向地性芽孢,着地生根成1幼株;叶轴被有与叶柄上同样鳞片;小羽片或裂片卵形,渐尖头或披针形,并略呈镰刀状,全缘或略有波状齿。叶脉羽状,中脉明显,小脉伸达叶边,或下部的侧脉偶有网结。叶厚纸质,棕色,上面光滑,下面密被有贴伏的无定形的、边缘有睫毛的薄鳞片。孢子囊群小,圆形,背生小脉上,在主脉两侧各排成1-2行;无囊群盖。孢子两面型,肾形,有周壁,表面有颗粒状纹饰。细胞染色体数2n=41。
物种分布
- 1.Cyrtomidictyum conjunctum卵状鞭叶蕨。产江西。生山脚石缝或常绿阔叶林旁溪边,海拔300米。
- 2.Cyrtomidictyum basipinnatum单叶鞭叶蕨。产广东和香港。生分水岭岩缝或栽培于公园中。
- 3.Cyrtomidictyum lepidocaulon鞭叶蕨。产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和广西。生山谷岩缝阴湿处,海拔300-1200米。朝鲜半岛(对马岛)和日本(九州)也有分布。
- 4.Cyrtomidictyum faberi阔镰鞭叶蕨。产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江西和福建。生山谷林下溪边;海拔500-2400米。
下级分类
- 单叶鞭叶蕨 Cyrtomidictyum basipinnatum (Bak.) Ching
- 卵状鞭叶蕨 Cyrtomidictyum conjunctum Ching
- 阔镰鞭叶蕨 Cyrtomidictyum faberi (Bak.) Ching
- 鞭叶蕨 Cyrtomidictyum lepidocaulon (HK.) 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