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紫毛野牡丹(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紫毛野牡丹
圖片來自 山草香

开花的种类——紫毛野牡丹(野牡丹科、野牡丹属植物)

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属灌木,高达1米;茎、小枝、花梗、花萼及叶柄均密被外反的淡紫色长粗毛,毛基部略膨大。叶片坚纸质或略厚,卵状长圆形至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全缘,具缘毛,基,出脉5,叶面被紧贴的糙伏毛,毛基部隐藏于表皮下,基出脉下凹,侧脉不明显,背面被糙伏毛,基出脉及侧脉均隆起,侧脉互相平行;蒴果坛状球形,宿存萼近顶端缢缩成短颈,被平展的疏长硬毛,紫红色或紫色。花期3-4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分布于中国(仅海南岛)和菲律宾。生长于海拔380-1300米的山坡密林下。

紫毛野牡丹的果可食。既有观赏价值,其叶和根可以入药,具有收敛止血。主治炭疽、红痢症。


紫毛野牡丹(学名:Melastoma genicillatum Naud.)

紫毛野牡丹
圖片來自 山草香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紫毛野牡丹
  • 拉丁学名:Melastoma genicillatum Naud.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桃金娘目
  • 科:野牡丹科
  • 亚 科:野牡丹亚科
  • 族:野牡丹族
  • 属:野牡丹属
  • 种:紫毛野牡丹
  • 命名者及年代:Naud.,1849

形态特征

灌木,高达1米;茎、小枝、花梗、花萼及叶柄均密被外反的淡紫色长粗毛,毛基部略膨大。叶片坚纸质或略厚,卵状长圆形至椭圆形,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长7-14厘米,宽2.5-6厘米,全缘,具缘毛,基,出脉5,叶面被紧贴的糙伏毛,毛基部隐藏于表皮下,基出脉下凹,侧脉不明显,背面被糙伏毛,基出脉及侧脉均隆起,侧脉互相平行;叶柄长1-3厘米。

伞房花序,轴极短或几无,有花3-5朵,基部具总苞2,披针形,外面密被糙伏毛,里面仅上半部被糙伏毛,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管长约1厘米,裂片线状披针形,长12-14毫米,裂片间具钻形小裂片,裂片被长粗毛,顶部具1束髯毛,花后均与花瓣同时脱落;花瓣紫红色,菱状倒卵形,上部偏斜,长约2.5厘米,宽约1.8厘米;雄蕊未详,子房顶端被毛。蒴果坛状球形,长1-1.3厘米,直径0.8-1.2厘米;宿存萼近顶端缢缩成短颈,被平展的疏长硬毛,紫红色或紫色。花期3-4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主要价值

食用:紫毛野牡丹的果可食。

药用:叶和根可以入药,味苦,性平,人心、脾、大肠经。具有收敛止血。主治炭疽、红痢症。

观赏:紫毛野牡丹花大色艳、花期长、叶两面密被紫红色绒毛,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广泛用于园林造景或盆栽观赏。 [1]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随着生境的恶化,紫毛野牡丹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种群数量急剧减少。野牡丹科植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园林开发也有进展,紫毛野牡丹的研究仅见种子萌发与贮藏特性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张荣京博士近日在《植物科学学报》发表论文指出,要大力保护这种海南独有的珍贵野生园林花卉资源。因此,应根据石灰岩地区生境的特殊性加强保护与管理。

保护措施:张荣京博士建议,通过增加传粉昆虫,提高紫毛野牡丹的繁殖能力;也可以采用快速繁殖方法进行繁育,通过扩大其种群数量,以减轻野生种群的生存压力,在发掘其观赏价值的同时进行更好地保护。

野牡丹不是牡丹,二者完全不同科属,区别很多

牡丹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栽培记录,并且在1903年曾经被慈禧定为清朝国花,近些年全国多地普遍栽培,是春末夏初盛开的主要观赏花卉品种。牡丹花朵硕大,花色娇艳,花香淡雅,素有“国色天香”之誉,再加上栽培广泛,因而比较好辨识。芍药和牡丹相似,针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对有点难度,然而牡丹木本、芍药草本,一旦了解,还是比较好区分的。

牡丹虽然有9个原生种4大牡丹群,然而整体以中原地区和西北为盛,其原因在于牡丹适宜的土壤为弱碱性,在酸性土壤中生长不良,并且开花需要经过2、3个月的低温,因而南方栽培虽然可以成活,然而开花繁茂娇艳还是有难度的。可是,就有花友问了,为何南方野牡丹有很多?野牡丹是牡丹吗?和牡丹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同科属植物?关于这个问题,简单回答很容易,那就是野牡丹和牡丹不是同科属,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植物物种。然而考虑到野牡丹有“牡丹”二字,很容易让很多成人产生迷惑,以为是牡丹的野生品种,并且野牡丹是一个庞大种属的统称和俗称,因而感觉有必要给诸位解释一下,利于花友们有个基本的认知和了解。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野牡丹和牡丹都属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然而下面分类就不同了,野牡丹属于桃金娘目(Myrtiflorae)、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野牡丹属(Melastoma Linn.),而牡丹属于毛茛目(Ranales)、毛茛科(Ranunculaceae)、芍药属(Paeonia L.)牡丹组(Sect. Moutan),区别很大。牡丹由于经过一千多年的园艺栽培和杂交演变,因而园艺品种非常繁杂,然而从原生品种来看,牡丹组全部是我国特有的物种,据目前资料来看,有9个原生种,该组最大特征是植株属于灌木或亚灌木,花盘杯状或盘状,革质或肉质,全包住心皮或包住心皮的基部。

而野牡丹属则是一个大属,全属约有100种,分布于亚洲南部至大洋洲北部以及太平洋诸岛。其中我国有9种1变种,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分别为多花野牡丹(M. affine)、野牡丹(M. candidum)、枝毛野牡丹(M. dendrisetosum)、地菍(M. dodecandrum)、大野牡丹(M. imbricatum)、细叶野牡丹(M. intermedium)、展毛野牡丹(M. normale)、紫毛野牡丹(M. penicillatum)、毛菍(M. sanguineum),以及变种宽萼毛菍(var. latisepalum)。 [2]

牡丹组和野牡丹属是完全不同的科属,我们用其代表物种,简单将其主要区别开列如下:

1、落叶不同:牡丹属于落叶小灌木或亚灌木,高度大多在2米以下;而野牡丹则属于常绿小灌木,有的品种可高达3-5米,甚至7米。

2、植株不同:牡丹的根圆柱形或具纺锤形的块根,当年生分枝基部或茎基部具数枚鳞片;而野牡丹的茎四棱形或近圆形,通常被毛或鳞片状糙伏毛。

3、叶片不同:牡丹的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片不裂而全缘或分裂、裂片常全缘;野牡丹叶对生,被毛,全缘,具叶柄。

4、花朵不同:牡丹单花或数朵顶生或茎上部叶腋,花朵硕大,直径都在4厘米以上,萼片3-5,花瓣有单瓣重瓣等多种;野牡丹花单生或组成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分枝顶端,花瓣5,花朵较小。

5、花色不同:牡丹由于栽培历史久远,园艺品种繁多,因而花色极为丰富;而野牡丹由于很少园艺栽培,杂交品种少,因而花色大多为淡红色、紫红色至红色。

6、花果期不同:牡丹花期4月~5月,果期6月;野牡丹花期5-7月,果期10-12月(品种不同花果期不同)。

7、分布不同:牡丹野生主要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9个省区;而野牡丹属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其中野牡丹主产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

除了以上野牡丹属和牡丹的主要辨识区别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牡丹组里面,还有一种牡丹,也叫野牡丹(P. delavayi Franch.),和野牡丹(M. candidum)中文同名,不过不属于野牡丹属。这种牡丹组的野牡丹,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南部高海拔地区,具有牡丹组特征,花2-5朵,生枝顶和叶腋,直径6-8厘米;花瓣9-12,红色、红紫色,倒卵形,花期5月;果期7-8月。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野牡丹和牡丹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植物花卉,牡丹在我国栽培历史久远,园艺品种非常庞杂,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品种之一;而野牡丹虽然也很美丽,并且种类繁多,可是知名度相对要低一点,并且缺少园艺栽培和开发,因而有潜在的园艺价值和经济价值。

野牡丹的栽培技术

播种、扦插,春节进行。

由于野牡丹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和耐瘠。因此以向阳、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栽培为好。野牡丹广泛分布于江南大部分省区的旷野山坡、山路旁灌丛林中、疏林下。喜阴,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耐瘠薄,具有很好的抗病虫害能力,管理粗放。花后需及时修剪,以控制株高度及株型。可孤植或丛栽于林下。播种苗生长缓慢,扦插宜在春夏进行,发根快。

野牡丹采用种子繁殖方式。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将种子混拦草木灰或细土,均匀地撒播于苗床上,覆盖细土2cm,然后盖草、浇水。每1h㎡播种量22.5~30kg,气温在25℃以上时,20d左右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苗高15cm左右,按行株距40cm×40cm开穴,每穴栽3株。

1、野牡丹的花,盛开在夏季,在鲜艳之中带点柔弱的粉红花朵,但又不失本身具有的野生性。

2、野生种多生长于海拔约120米以下的山坡松林下或开阔的灌草丛中。常绿小灌木,高约1~4米,根粗大,浅灰棕色。

3、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稍耐旱和耐瘠,全日照或半日照均可。是酸性土常见的植物。性虽耐旱,但若土壤能经常保持湿润,则生长较旺。

4、耐瘠薄。以疏松而含腐殖质多的土壤栽培为好,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或腐叶土生长最佳。 [3]

属下种类

野牡丹(中山传信录)山石榴(台湾),大金香炉、猪古稔(广东),豹牙兰(云南)

  • 多花野牡丹“”Melastoma affine D. Don
  • 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 Don
  • 枝毛野牡丹:Melastoma dendrisetosum C. Chen
  • 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 大野牡丹:Melastoma imbricatum Wall.
  • 细叶野牡丹:Melastoma intermedium Dunn
  • 展毛野牡丹:Melastoma normale D. Don
  • * 紫毛野牡丹:Melastoma penicillatum Naudin
  • 毛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 宽萼毛菍(变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var. latisepalum C. Chen
  • 毛菍(原变种):Melastoma sanguineum Sims var. sanguineum C. Chen.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