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短星菊(菊科 短星菊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短星菊(菊科 短星菊属植物))
是菊科短星菊属植物。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及新疆等省区。蒙古、朝鲜、日本及苏联中亚至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常生长于海拔500-1500米的山坡荒野,山谷河滩或盐碱湿地上。部分低湿地农作物和水稻受害严重。主要通过种子繁殖。
目录
短星菊(学名:Brachyactis ciliata)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短星菊
- 拉丁学名:Brachyactis ciliata Ledeb.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 :紫菀族
- 属 :短星菊属
- 种 :短星菊
- 分布区域:中国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等省及日本,蒙古,朝鲜,前苏联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茎直立,自基部分枝,少有不分枝,下部常紫红色,无毛或近无毛,上部及分枝被疏短糙毛。
叶较密集,基部叶花期常凋落。叶无柄,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6厘米,宽3-6毫米,顶端尖或稍尖,基部半抱茎,全缘,上面被疏短毛或几无毛,边缘有糙缘毛,上部叶渐小而逐渐变成总苞片。
头状花序多数或较多数,在茎或枝端排成总状圆锥花序,少有单生于枝顶端,径1-2厘米,具短花序梗。总苞半球状钟形,总苞片2-3层,线形,不等长,短于花盘,顶端尖,外层绿色,草质,长7-8毫米,宽约1毫米,有时反折,顶端及边缘有缘毛,内层下部边缘膜质,上部草质。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无色,连同花柱长约4毫米,上端斜切,或有长达1.2毫米的短舌片,上部及斜切口被微毛;两性花花冠管状,长4-4.5毫米,管部上端被微毛,无色或裂片淡粉色,花柱分枝披针形,花全部结实。瘦果长圆形,长2-2.2毫米,基部缩小,红褐色,被密短软毛;冠毛白色2层,外层刚毛状,极短,内层糙毛状,长6-7毫米。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常生长于山坡荒野,山谷河滩或盐碱湿地上,海拔500-1500米。部分低湿地农作物和水稻受害严重 。
中国:产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及新疆等省区。
国外:蒙古、朝鲜、日本及苏联中亚至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1]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保持水土 。
西疆短星菊(学名:Brachyactis roylei)
为菊科短星菊属的植物。产于西藏西部(普兰县)、新疆北部(和硕、克利苏、沙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及苏联中亚地区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植株
一年生草本,高3-35厘米。
茎
茎直立或斜升,绿色或带紫色,自基部或上部有总状圆锥状短分枝,基部径1.5-3毫米,全株被密具柄腺毛和多数长节毛。
叶
叶较密集,基部叶在花期凋落或枯萎,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0.5-4厘米,宽0.3-1.5 (2) 厘米,顶端钝或稍尖,基部楔状渐狭成长叶柄,边缘有疏粗锯齿,上部叶渐小,具疏齿或近全缘,两面被密具柄腺毛和疏短毛。
花
头状花序多数,径1-1.2厘米,在茎或枝端排列成总状或总状圆锥花序,花序梗长3-5毫米,无或有1狭小苞叶;总苞半球形,总苞片2-3层,草质,线状披针形,短于花盘的三分之一或几与花盘等长,顶端尖或流苏状,紫红色,边缘薄膜质,背面被密具柄腺毛和疏长节毛,外层略短于内层或几等长,长5-7毫米,宽0.6-1毫米;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无色,连同花柱长4-4.5毫米,管部长2.5-3.5毫米,顶端斜切,或有时具极小的舌片,上部被疏微毛,花柱分枝丝状;两性花花冠管状,无色,长4-4.5毫米,檐部狭漏斗状,具短裂片,管部上端和裂片顶端被微毛,花柱分披针形,花全部结实。
果
瘦果长圆状倒披针形,扁压,长2-2.2毫米,被贴生短微毛;冠毛白色,2层,外层刚毛状,极短,内层糙毛状,约与两性花花冠等长。花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本种提示
* 此种外形极似黑山寒蓬(Psychrogetonnigromontanus(Boiss.EtBuhse)Gri·ers.),但小花全部结实;雌花顶端明显斜切或有极短的小舌片;瘦果扁压,边缘各有1明显的脉。后者的两性花不结实,不育子房线形,冠毛1层,全然不同。
* 西疆短星菊(学名:Brachyactis roylei)为菊科短星菊属的植物。散布于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阿富汗和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生擅长海拔1,200米至3,900米的地区,目前还没有由人工引种栽培。
* 西疆短星菊西疆短星菊(学名:Brachyactis roylei)为菊科短星菊属的植物。散布于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阿富汗和中国大陆的新疆、西藏等地,生擅长海拔1,200米至3,900米的地区,目前还没有由人工引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