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泥胡菜 (桔梗目菊科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泥胡菜 (桔梗目菊科植物))

泥胡菜(学名: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是菊科,泥胡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茎单生,通常纤细,被稀疏蛛丝毛,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倒卵形、长椭圆形、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顶裂片大,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长三角形,全部苞片质地薄,草质,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染红色,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裂片线形,瘦果小,楔状或偏斜楔形,深褐色,3-8月开花结果。

中国除新疆、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南亚及澳大利亚普遍分布。生长在海拔50-3280米的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普遍有之。

泥胡菜全草可入药,具有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泥胡菜
  • 学 名: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 :桔梗目
  • 科 :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 :菜蓟族
  • 亚 族:飞廉亚族
  • 属 :泥胡菜属
  • 种 :泥胡菜
  • 命名者及年代:Bunge) Bunge,1833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单生,很少簇生,通常纤细,被稀疏蛛丝毛,上部常分枝,少有不分枝的。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花期通常枯萎;中下部茎叶与基生叶同形,长4-15厘米或更长,宽1.5-5厘米或更宽,全部叶大头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2-6对,通常4-6对,极少为1对,倒卵形、长椭圆形、匙形、倒披针形或披针形,向基部的侧裂片渐小,顶裂片大,长菱形、三角形或卵形,全部裂片边缘三角形锯齿或重锯齿,侧裂片边缘通常稀锯齿,最下部侧裂片通常无锯齿;有时全部茎叶不裂或下部茎叶不裂,边缘有锯齿或无锯齿。全部茎叶质地薄,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被厚或薄绒毛,基生叶及下部茎叶有长叶柄,叶柄长达8厘米,柄基扩大抱茎,上部茎叶的叶柄渐短,最上部茎叶无柄。

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疏松伞房花序,少有植株仅含一个头状花序而单生茎顶的。总苞宽钟状或半球形,直径1.5=3厘米。总苞片多层,覆瓦状排列,最外层长三角形,长2毫米,宽1.3毫米;外层及中层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2-4毫米,宽1.4-1.5毫米;最内层线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7-10毫米,宽1.8毫米。全部苞片质地薄,草质,中外层苞片外面上方近顶端有直立的鸡冠状突起的附片,附片紫红色,内层苞片顶端长渐尖,上方染红色,但无鸡冠状突起的附片。小花紫色或红色,花冠长1.4厘米,檐部长3毫米,深5裂,花冠裂片线形,长2.5毫米,细管部为细丝状,长1.1厘米。瘦果小,楔状或偏斜楔形,长2.2毫米,深褐色,压扁,有13-16条粗细不等的突起的尖细肋,顶端斜截形,有膜质果缘,基底着生面平或稍见偏斜。冠毛异型,白色,两层,外层冠毛刚毛羽毛状,长1.3厘米,基部连合成环,整体脱落;内层冠毛刚毛极短,鳞片状,3-9个,着生一侧,宿存。花果期3-8月。

中国除新疆、西藏外各地均有分布。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南亚及澳大利亚普遍分布。生长在海拔50-3280米的山坡、山谷、平原、丘陵,林缘、林下、草地、荒地、田间、河边、路旁等处普遍有之。

主要价值

  • 【药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扎捆,用时切段。
  • 【性味】辛,平。
  •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

发生特点

苗期长:我区小麦10月上旬播种,条件适宜时,泥胡菜即可出苗,由于当季免耕,若地表干燥,也可在苗前出苗,出苗高峰在1月上旬,但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含水量大,则出苗晚,甚至2月上旬仍有出苗。11月下旬前若湿度适宜,出苗数可占出苗总数的85-90%,但含水量若超过2%(水稻土),出苗总数则只占60-75%,但12月中旬仍可达90%,1月份一般不出苗,2月份可陆续出齐,泥胡菜苗期较长,可持续到3月初,占整个生育期的60%以上。

为害重:泥胡菜年前生长缓慢,但年后随小麦的迅速生长而进入生长盛期,此时消耗大量土壤养分,影响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抽穗后,高出小麦,影响小麦光合作用,造成大幅度减产。

远距离传播:由于泥胡菜种子具有羽毛状冠毛,可随气流和小麦收获而传播至远处,因而分布广,一般春作物田均可发生。

杭逆性强:自然死亡率低,泥胡菜耐寒和耐早能力强,越冬死亡率极低,只在5%左右,年后随养分竟争奋自然死亡率有所增加,但一般不超过20%,如1986年调查,自然死亡率仅15.6%。 [1] 药剂防除:用绿黄隆可湿性粉剂、72%2,4-D丁醋乳油、20%二甲四氯水剂、48%百草敌乳油、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单用或混用,于冬前或年后2月中旬小麦返表期喷药,结果证明:以每亩30毫升70%2,4-D丁醋乳油+48%百草敌乳油15毫升于2月中旬喷雾,成本低,效果好,株数法和鲜重法均在90%以稻茬麦田泥胡菜是一种恶性杂草,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经几年来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防治证明,以72%2,4-D丁酷乳油30毫升+48%百草敌乳油15毫升在2月中旬喷药可取得显著的除草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泥胡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农村常见的泥胡菜有什么用途?泥胡菜作为农村农田里经常出现的害草,也叫猪兜菜苦马菜剪刀草、绒球、苦郎头生命力强健十分难养去除,在道路两侧、沟渠附近,房前屋后均有泥胡菜的出没,泥胡菜花朵很醒目朵朵紫色小绒球一般,花朵数量诸多,离很远就能看的到一片一片的泥胡菜花开,由于泥胡菜花朵造型美观,花期甚长,也被用于公园、园林栽植,起到点缀美化的作用

泥胡菜幼苗用水焯过之后,在用清水浸泡去除苦味之后,加入盐、香油、蒜泥、醋凉拌食用,也可以用泡过之后的泥胡菜炒鸡蛋,泥胡菜性凉、苦,食用泥胡菜有很好的去火气、清热解毒功效。泥胡菜全株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去淤的功效,外用可以捣烂治疗跌打损伤,可以起到活血化瘀、减轻疼痛的作用,外伤出血使用泥胡菜捣碎进行敷贴创口,有很好的止血止痛效果。 [2] 夏秋采集泥胡菜全株,洗净晒干之后贮存,滚水喝可以治疗痔疮、肛瘘,也有清肠治疗便秘,虽然泥胡菜无毒,但性凉、寒,体质较差、较弱的不宜使用,是药三分毒,使用还是要谨遵医嘱,不可盲目自己使用为佳。

泥胡菜与荠菜区别

花瓣区别:泥胡菜花瓣为紫色或是红色,呈细丝状。荠菜花瓣是白色的,呈倒卵形。叶片区别:泥胡菜为倒披针形,有7-8对侧裂片;荠菜顶生裂片大,卵形至长卵形,有3-8对裂片。高度区别:泥胡菜可长到100厘米,荠菜最高为50厘米左右。

一、花瓣区别

  • 泥胡菜的花瓣为紫色,也有的是红色,呈细丝状,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
  • 荠菜的花瓣通常是白色的,呈十字的形状开放,呈倒卵形,直径大概是2.5毫米左右。

二、叶片区别

  • 泥胡菜叶片为倒披针形,或者是倒披针状椭圆形,长度一般是7-21厘米左右,顶裂是三角的形状,有7-8对侧裂片。
  • 荠菜的叶片长度一般是12厘米,顶生的裂片非常大,卵形至长卵形。有3-8对裂片,裂片很小。

[3]

三、高度区别

  • 泥胡菜可以生长到100厘米左右,茎是单生,很少发生簇生,并且还很纤细,上部分经常会有分枝,少数会不分枝。
  • 荠菜生长高度相对比较低,通常是前者的一半高度,茎是直立的,也有分枝,或者是单毛。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胡菜

  • 拼音Ní Hú Cài
  • 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
  • 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nge[H. carthamoides (Buch.-Ham.)O. Kuntze;Saussurea Carthamoides (Ham.)Benth.],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扎捆,用时切段。
  • 性味辛,平。
  • 功能主治消肿散结,清热解毒。用于乳腺炎,颈淋巴结炎,痈肿疔疮,风疹瘙痒。
  •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外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泥胡菜

  • 拼音Ní Hú Cài
  • 别名苦马菜、牛插鼻(《质问本草》),石灰菜(《江苏野生食用植物》),糯米菜、猫骨头(《贵州草药》)。
  • 出处《救荒本草》
  • 来源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具肉质圆锥形的根。茎直立,具纵纹,光滑或有白色丝状毛。基生叶具柄,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厘米,羽状分裂,先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有时3裂,两侧裂片7~8对,长椭圆状倒披针形,下面有白色丝状毛;中部叶椭圆形,先端渐尖,羽状分裂,无柄;上部叶线状披针形至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球形,长12~14毫米,宽18~22毫米;苞片5~8层,外层苞片卵形,中层苞片椭圆形,内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各层苞片背面尖端下具紫红色鸡冠状小片1枚。管状花紫红色,长13~14毫米。瘦果椭圆形,长2.5毫米,具纵棱,冠毛白色,2列。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荒地或水塘边。我国分布甚广。

性味苦,凉。

* ①《质问本草》:"性寒。"

* ②《贵州草药》:"性凉,味微苦。"

* ③《河南中草药手册》:"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祛瘀。治痔漏,痈肿疔疮,外伤出血,骨折。

* ①《质问本草》:"煎汤,洗大肠痔漏。"

*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 ①治各种疮疡:泥胡菜、蒲公英各一两。水煎服。(《河南中草药手册》)

* ②治疔疮:糯米菜根、苎麻根、折耳根各适量,捣绒敷患处。

* ③治乳痈:糯米菜叶、蒲公英各适量。捣绒外敷。

* ④治刀伤出血:糯米菜叶适量。捣绒敷伤处。

* ⑤治骨折:糯米菜叶适量。捣绒包骨折处。(②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泥胡菜

  • 拼音Ní Hú Cài
  • 英文名Herb of Lyrate Hemistepta
  • 别名苦马菜、牛插鼻、石灰菜、糯米菜、猫骨头、剪刀草、绒球、苦郎头、苦蓝关菜、石灰青、田青、野苦麻、苦荬菜、猪兜菜、艾草
  • 出处出自《救荒本草》
  •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泥胡菜的全草或根。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mistepta lyrata (Bunge) Bunge [H. carthamoides (Buch.-Ham.) O. Kuntze; Saussurea carthamoides (Ham.) Benth.]
  •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泥胡菜 二年生草本,高30-80cm。根圆锥形,肉质。茎直立,具纵沟纹,无毛或具白色蛛丝状毛。基生叶莲座状,具柄,倒披针形或倒披针状椭圆形,长7-21cm,根提琴状羽状分裂,顶裂片三角形,较大,有时3裂,侧裂片7-8对,长椭圆状披针形,下面被白色蛛丝状毛;中部叶椭圆形,无柄,羽状分裂;上部叶条状披针形至条形。头状花序多数,有长梗;总苞于形,长12-14mm,宽18-22mm;总苞片5-8层,外层较短,卵形,中层椭圆形,内层条状披针形,各层总苞片背面先端下具1紫红色鸡冠状附片;花紫色。瘦果椭圆形,长2.5mm,具15条纵肋;冠毛白色,2列,羽毛状。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荒草丛中或水沟边。我国南北各地大都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30-80cm。工茎具纵棱,光滑或略被绵毛。叶互生,多卷曲皱缩,完整叶片呈倒披针状卵圆形或倒披针形,羽状深裂。常有头状花序或球形总苞。瘦果圆柱形,长2.5mm,具纵棱及白色冠毛。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主痔漏;痈肿疔疮;乳痈;淋巴结炎;风疹交通规则痒;外伤出血;骨折 [4]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

* 1.《质问本草》:煎汤,洗大肠痔漏。

* 2.《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瘀生肌。

摘录《中华本草》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泥胡菜 (桔梗目菊科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田野里的“泥胡菜”


相关视频

“泥胡菜”赶快认识下吧


相关视频

区别泥胡菜蒲公英荠菜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