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叶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叶细辛(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

大叶细辛是胡椒目马兜铃科植物。别名查干-曹布得力格-查黑日麻,大叶细辛,灯龙花,灯笼菜花,独摇草,拐拐细辛,四叶七,四叶细辛,苏叶蒿,天王七,万根丹,杨梅菜,杨梅草,雨伞菜生于山坡杂木林下或沟边草丛中荫湿处。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山东、峡西、甘肃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大叶细辛
  • 别 名:灯笼花,分叶芹,假细辛,白毛七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木兰亚纲
  • 目 :胡椒目
  • 科 :马兜铃科
  • 属 :细辛属
  • 种 :大叶细辛
  •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根状茎多节,横走,分枝,生有多数细长须根,有香气。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不分枝,幼时常带紫色,后变绿色,无毛,具3-5节,节上小叶鳞片状,膜质,三角形至广卵形,长4-5毫米。叶对生,通常4片生于茎顶,成假轮生,柄长10-15毫米(幼叶柄长3-10毫米),叶片纸质,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7-12厘米,宽4-7厘米(开花期叶长2-4厘米,宽1.5-2.5厘米)。

基部广楔形至楔形,顶端急尖,边缘从基部约1/3处开始有齿牙状锯齿,齿尖有1腺体,近基部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色淡,两面无毛,侧脉6-8对,网脉明显,穗状花序单一,顶生,连总花梗长3-5厘米;花白色,无花梗,苞片卵状或宽三角状;雄蕊3,药隔基部连合,着生于于房中部外侧,中央药隔无花药,两侧药隔各有1枚1室的花药,药隔延伸成线形,长4-5毫米,水平伸展或向上弯,药室在药隔的基部;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平截。核果歪倒卵形,长2.5-3毫米,具长1-1.5毫米的柄,成熟果褐色。花期4月下旬至5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杂木林下或沟边草丛中荫湿处。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山东、峡西、甘肃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本植物的根茎(银线草根)亦供药用。可以解表药,性味辛苦,温,有毒。

主要治疗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瘙痒,跌打损伤,痈肿疮疖。使用时内服:煎汤,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孕妇忌服。 [1]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大细辛 (中药材)

大细辛,中药名。为马兜铃科植物大叶马蹄香Asarum maximum Hemsl.、祈阳细辛Asarum magnificum Tsiang ex C. Y. Cheng et C. S. Yang和鼎湖细辛Asarum magnificum Tsiang ex C. Y. Cheng et C. S. Yang var. dinghuense C. Y. Cheng et C. S. Yang的带根全草。大叶马蹄香分布于湖北、四川等地;祈阳细辛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鼎湖细辛分布于广东肇庆、阳江、信宜。具有祛风散寒,止咳祛痰,活血解毒,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喘,牙痛,中暑腹痛,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蛇咬伤。

入药部位:带根全草。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肺、脾、肝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咳祛痰活血解毒,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咳喘,牙痛,中暑腹痛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研末,每次1g。

使用注意:体虚多汗,咯血及孕妇禁服。

毒性

《毒药本草》:“(祈阳细辛)有小毒。”

采集加工:春、夏采收,洗净,晒干。广西则在冬季挖取全株,洗净,风干。

药材性状

大叶马蹄香

根茎长约至7cm,直径2-4mm,其上有多个碗状叶柄痕。根粗壮,丛生,直径2-3mm。叶片展开为长卵形、阔卵形或近戟形,长6-13cm,宽7-15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叶面偶有白色云斑,脉上和近边缘处有短毛。气芳香,味辛辣,略麻舌。生于林下阴湿坡地或溪边。分布于湖北和四川等地。

祁阳细辛

根茎极短,节间长1.5-7mm,最长可达1.5cm。根丛生,直径2-4mm;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叶片近革质,有光泽,展平后呈三角状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3cm,宽5-12cm,先端急尖,上面中脉两侧可见白色云斑。气芳香,味辛辣,略麻舌。生于林下阴处。分布于陕西、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2]

附注

作“大细辛”入药的除上述3种外,尚有灯笼草Asarum inflatum C. Y. Cheng et C. S. Yang(分布于四川),紫背细辛A. porhyronotumC. Y. Cheng et C. S. Yang(分布于四川),深绿细辛A. porhyronotum C. Y. Cheng et C. S. Yang var. atrovirens. C. Y. Cheng et C. S. Yang(分布于四川)等。以上4种2变种多集中在杜衡亚属中,其共同的特征是植株较大、根粗、叶大并为薄革质,因此在产区以“大细辛”称之,同时也作为土细辛代细辛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