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叶火烧兰 (兰科、火烧兰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叶火烧兰 (兰科、火烧兰属植物))
地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短,具多条细长的根。茎直立,上部和花序轴被锈色柔毛,下部无。叶5-8枚,互生,中部叶较大;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形。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具10-20朵花,有时花更多;花黄绿带紫色、紫褐色或黄褐色,下垂;花瓣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1-17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唇瓣中部稍缢缩而成上下唇。蒴果椭圆状,长约2.5厘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9月。
生于海拔1200-3200米的山坡灌丛中、草丛中、河滩阶地或冲积扇等地。产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
目录
大叶火烧兰(学名:Epipactis mairei Schltr.):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大叶火烧兰
- 拉丁学名:Epipactis mairei Schltr.
- 界 :植物界
- 亚 界:绿色植物亚界
- 总 门:轮藻总门
- 门 :木贼门
- 亚 门:木贼亚门
- 纲 :木兰纲
- 亚 纲:百合亚纲
- 超 目:天门冬超目
- 目 :天门冬目
- 科 :兰科
- 属 :火烧兰属
- 种 :大叶火烧兰
-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大叶火烧兰是地生草本植物,高30-70厘米;根状茎粗短,有时不明显,具多条细长的根;根多少呈“之”字形曲折,幼时密被黄褐色柔毛,后期毛脱落。茎直立,上部和花序轴被锈色柔毛,下部无毛,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叶5-8枚,互生,中部叶较大;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形,长7-16厘米,宽3-8厘米,先端短渐尖至渐尖,基部延伸成鞘状,抱茎,茎上部的叶多为卵状披针形,向上逐渐过渡为花苞片。
总状花序长10-20厘米,具10-20朵花,有时花更多;花苞片椭圆状披针形,下部的等于或稍长于花,向上逐渐变为短于花;子房和花梗长1.2-1.5厘米,被黄褐色或绣色柔毛;花黄绿带紫色、紫褐色或黄褐色,下垂;中萼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舟形,长13-17毫米,宽4-7.5毫米,先端渐尖,背面疏被短柔毛或无毛;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或斜卵形,长14-20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并具小尖头。
花瓣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11-17毫米,宽5-9毫米,先端渐尖;唇瓣中部稍缢缩而成上下唇;下唇长6-9毫米,两侧裂片近斜三角形,近直立,高5-6毫米,顶端钝圆,中央具2-3条鸡冠状褶片;褶片基部稍分开且较低,往上靠合且逐渐增高;上唇肥厚,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3-6毫米,先端急尖;蕊柱连花药长7-8毫米;花药长3-4毫米。蒴果椭圆状,长约2.5厘米,无毛。花期6-7月,果期9月。
主要变种
大叶火烧兰(原变种):Epipactis mairei Schltr. var. mairei
产中国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生于海拔1200-3200米的山坡灌丛中、草丛中、河滩阶地或冲积扇等地。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矮大叶火烧兰(变种):Epipactis mairei Schltr. var. humilior T. Tang et F. T. Wang
该变种和原变种主要差异在于:该变种具较长的横走根状茎;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较小,长4-9厘米,宽2-3厘米,先端渐尖。产中国四川西部、云南、西藏东部。生于海拔2200-27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甸沼泽旁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四川。
生长习性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 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 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繁殖方式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医药用途
根及根状茎(兰竹参):苦、微涩,有小毒。祛瘀,舒筋,活络。用于跌打劳伤。 全草:理气活血,消肿解毒。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关节屈伸不利,跌打损伤。
【傈僳药】休狂莫:根、根茎治咳嗽,胸痛,疮疡肿毒,跌打损伤《怒江药》。 [1]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 (NT)。
火烧兰属(学名:Epipactis Zinn)
是兰科下的一个属,为陆生兰。火烧兰属共有约20种。中国有8种和2变种。
形态特征
地生植物,通常具根状茎。茎直立,近基部具2~3枚鳞片状鞘,其上具3~7枚叶。叶互生;叶片从下向上由具抱茎叶鞘逐渐过渡为无叶鞘,上部叶片逐渐变小而成花苞片。总状花序顶生,花斜展或下垂,多少偏向一侧;花被片离生或稍靠合;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萼片短;唇瓣着生于蕊柱基部,通常分为2部分,即下唇(近轴的部分)与上唇(或称前唇,远轴的部分);下唇舟状或杯状,较少囊状,具或不具附属物;上唇平展,加厚或不加厚,形状各异;上、下唇之间缢缩或由一个窄的关节相连;蕊柱短;蕊喙常较大,光滑,有时无蕊喙;雄蕊无柄;花粉团4个,粒粉质,无花粉团柄,亦无粘盘。蒴果倒卵形至椭圆形,下垂或斜展。 [2]
所有物种
* 火烧兰Epipactis helleborine (L. ) Crantz。
* 疏花火烧兰Epipactis consimilis D. Don。
* 大叶火烧兰Epipactis mairei Schltr.。
* 矮大叶火烧兰(变种)Epipactis mairei Schltr. var. humilior T. Tang et F. T. Wang。
* 大叶火烧兰(原变种)Epipactis mairei Schltr. var. mairei。
* 台湾火烧兰Epipactis ohwii Fukuyama。
* 新疆火烧兰Epipactis palustris (L.) Crantz。
* 细毛火烧兰Epipactis papillosa Franch et Sav.。
* 尖叶火烧兰Epipactis thunbergii A. Gray。
* 北火烧兰Epipactis xanthophaea Schltr.。
《大叶火烧兰》的精美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