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垂穗石松(石松科 垂穗石松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垂穗石松(石松科 垂穗石松属植物))

垂穗石松(学名:Palhinhaea cernua)

多年生草本。须根白色,主茎直立,基部有次生匍匐茎,长30~50厘米或更长。叶稀疏,螺旋状排列,通常向下弯弓,侧枝上斜,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有毛;分枝上的叶密生,线状钻形,长2~3毫米,全缘,通常向上弯曲。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矩圆形或圆柱形,长8~20毫米,淡黄色,常下垂;孢子叶覆瓦状排列,卵状菱形,先端渐尖,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圆肾形,生于叶腋。孢子四面体球形,有网纹。生长于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分布于江西、福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垂穗石松的全草入药名为铺地蜈蚣 (《福建民间草药》)。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垂穗石松
  • 拉丁学名:Palhinhaea cernua
  • 别 称: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铺地蜈蚣、灯笼草等
  • 二 名 法:Palhinhaea cernua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纲 :石松纲
  • 目 :石松目
  • 科 :石松科
  • 属 :垂穗石松属
  • 分布区域: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

形态特征

中型至大型土生植物,主茎直立,高达60厘米,圆柱形,中部直径1.5-2.5毫米,光滑无毛,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主茎上的叶螺旋状排列,稀疏,钻形至线形,长约4毫米,宽约0.3毫米,通直或略内弯,基部圆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中脉不明显,纸质。侧枝上斜,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有毛或光滑无毛;侧枝及小枝上的叶螺旋状排列,密集,略上弯,钻形至线形,长3-5毫米,宽约0.4毫米,基部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表面有纵沟,光滑,中脉不明显,纸质。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短圆柱形,成熟时通常下垂,长3-10毫米,直径2.0-2.5毫米,淡黄色,无柄;孢子叶卵状菱形,覆瓦状排列,长约0.6毫米,宽约0.8毫米,先端急尖,尾状,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

变种植物

  1. 海南垂穗石松(原变型):产华南。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该原变型的枝被毛。
  2. 光枝海南垂穗石松(变型):香港特产。 本变型不同于原变型在于,枝不被毛。

海南垂穗石松(原变型)Palhinhaea hainanaense f. hainanaense

中型至大型土生植物,主茎直立,高达30-150厘米,圆柱形,中部直径2.0-3.5毫米,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主茎上的叶螺旋状排列,稀疏,钻形,长约3毫米,宽约0.5毫米,通直或略内弯,基部圆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中脉不明显,薄草质。侧枝上斜,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有毛;侧枝及小枝上的叶螺旋状排列,密集,强度上弯,钻形,向基部变狭,镰状弯曲,长2-3毫米,宽0.5-0.8毫米,基部粗壮,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表面有1-3条纵沟,具短柔毛,中脉不明显,厚草质至革质。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短圆柱形,通常下垂或略下垂,长3-5毫米,直径2.0-2.5毫米,淡黄色,无柄;孢子叶卵状菱形,覆瓦状排列,长约0.6毫米,宽约0.8毫米,先端急尖,尾状,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

产华南。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也有。该原变型的枝被毛。 [1]

光枝海南垂穗石松(变型)Palhinhaea hainanensis f. glabra H. S. Kung et L. B. Zh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38 (3): 272. 2000.

中型至大型土生植物,主茎直立,高达30-150厘米,圆柱形,中部直径2.0-3.5毫米,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主茎上的叶螺旋状排列,稀疏,钻形,长约3毫米,宽约0.5毫米,通直或略内弯,基部圆形,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中脉不明显,薄草质。侧枝上斜,多回不等位二叉分枝,光滑无毛;侧枝及小枝上的叶螺旋状排列,密集,强度上弯,钻形,向基部变狭,镰状弯曲,长2-3毫米,宽0.5-0.8毫米,基部粗壮,下延,无柄,先端渐尖,边缘全缘,表面有1-3条纵沟,光滑,中脉不明显,厚草质至革质。孢子囊穗单生于小枝顶端,短圆柱形,通常下垂或略下垂,长3-5毫米,直径2.0-2.5毫米,淡黄色,无柄;孢子叶卵状菱形,覆瓦状排列,长约0.6毫米,宽约0.8毫米,先端急尖,尾状,边缘膜质,具不规则锯齿;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内藏,圆肾形,黄色。

香港特产。 本变型不同于原变型在于,枝不被毛。

主要价值

选方标准

干品,茎细而坚,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有明显白色髓部。茎上密生细小披针形似鳞片之小叶。味苦。以色青、质净者为佳。在四川、浙江、江西等地,该品与同属植物石松的全草,均称伸筋草,并同等使用。参见"石松"条。

化学成分

全草含垂石松碱、羟基垂石松碱、烟碱等多种生物碱,垂石松黄酮甙、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以及三萜类、山芝烯二醇、山芝烯三醇、21-表山芝烯三醇、芒柄花醇等的乙酸酯。

药理作用

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干燥茎叶,全像呈黄绿色。茎圆形,长约8~9厘米,具有缴棱线,分枝较多。茎上生有淡棕色圆形之根,细而坚。质脆,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有明显之白色髓部。茎上密生细小披针形似鳞片之小叶。味苦。以色青、质净者为佳。在四川、浙江、江西等地,本品与同属植物石松的全草,均称伸筋草,并同等使用。参见"石松"条。

性味:甘,平。

  •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 ②《南宁市药物志》:"辛,温,无毒。"
  • ③《重庆草药》:"微苦带涩,无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肝、脾、肾三经。"

功用主治

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

  • ①《植物名实图考》:"为调和筋骨之药。小儿煎水作汤浴,不生疮毒、受湿痒。"
  •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又治风湿麻木。"
  • ③《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炎祛湿。治肝炎,黄疸,痢疾。"
  • ④《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消炎,解毒,止血。治风火眼痛,鸡盲,鼠咬伤,吐血,衄血。"
  • ⑤《南宁市药物志》:"祛瘀生新。治妇女经闭及虚寒咳嗽,肠胃寒痛。煎水洗盗汗及荨麻疹。"
  • ⑥《江西中药》:"舒筋活络,利尿止血。内服用于风湿关节痛,风疹块,黄疽,大便下血。外用烧存性研末,治汤火伤疮。"
  • ⑦《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扭伤及鸡爪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

  • ①治跌打损伤,调和筋骨:伸筋草茎叶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 ②治虚痨病,咳嗽,吐血,小便不利,遗精:铺地蜈蚣一两,公猪小肚-个(去浊洗净)。和水适量,炖二小时服。日服一次。连服三至五次。(《闽南民间草药》)
  • ③治吐血:铺地蜈蚣一两。捣烂,开水冲服。(《湖南药物志》)
  • ④治肝炎,黄疸:鲜铺地蜈蚣一至二两。煎服,每日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 ⑤治痢疾:鲜铺地蜈蚣一至二两,红糖半两。加水煎服,一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 ⑥治蛇缠疮:伸筋草焙干研粉,加麻油、冰片调敷患处。(《浙江民间草药》)
  • ⑦治小便不利、梦遗失精:鲜铺地蜗蜈蚣一两,鲜海金沙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医药

  • 【佤药】铺地蜈蚣:全草治胆道结石,风湿疼痛,急性肝炎《中佤药》。
  • 【水药】要满:全草治风湿关节炎《水医药》。
  • 【苗药】全草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目赤,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烧烫伤《湘蓝考》。
  • 【瑶药】舒筋草:治疗风湿骨痛,疟疾,疖疮肿毒。

全草(铺地蜈蚣):甘、微涩,平。舒筋活络,消肿解毒,收敛止血。用于风湿骨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疳积,吐血,血崩,瘰疬,痈肿疮毒。 [2]

观赏价值

垂穗石松在观赏应用主要用作切花,其枝叶密集、蓬松,是良好的散状花材。


《垂穗石松》的精美图片欣赏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垂穗石松(石松科 垂穗石松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小植物“垂穗石松”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