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土茯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土茯苓)

土茯苓,中药名

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其为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药部分只选择其干燥后的根茎。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后干燥入药;或趁鲜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药。味甘、淡,性平。有解毒,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主要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土茯苓
  • 别 称:冷饭团、硬饭头、红土苓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百合目
  • 科 :百合科
  • 属 :菝葜属
  • 用 量:15~60g
  • 毒 性:无毒
  • 分布区域:中国西南部
  • 采收时间:夏、秋二季

生理特性

攀缘灌木,根茎块根状,有明显缩节,着生多数须根。茎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极针形,长6~500px,宽1.2~125px,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叶柄长1~50px,略呈翅状,近基部具开展的叶鞘,叶鞘先端常变成2条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极短;小花梗纤细,基部有多数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径约4mm;花被裂片6,2轮;雄花的雄蕊6,花丝较花药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线形,子房上位,3室,柱头3歧,稍反曲。浆果球形,直径6~8mm,熟时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 [1]

相关论述

  • 1、《本草汇编》:“病杨梅毒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惟锉土萆薢三两,或加皂甙、牵牛各一钱,水六碗,煎三碗,分三服,不数剂多瘥。盖此疾始由毒气干于阳明而发,加以轻粉燥烈,久而水衰,肝挟相火,来凌脾土,土属湿,主肌肉,湿热郁蓄于肌腠,故发为痈肿,甚则拘挛,《内经》所谓湿气害人皮肉筋骨是也。土萆薢甘淡而平,能去脾湿,湿去则营卫从而筋脉柔,肌肉实而拘挛痈漏愈矣。初病服之不效者,火盛而湿未郁也。此药长于去湿,不能去热,病久则热衰气耗而湿郁为多故也。”
  • 2、《本草纲目》:“土茯苓,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按《中山经》云,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恐即此也……土茯苓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
  • 3、《本草正义》:“土茯苓,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其解水银、轻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渗利下导为务,故专治杨梅毒疮,深入百络,关节疼痛,甚至腐烂,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溃,一切恶症。”
  • 4、《本草拾遗》:“草禹余粮,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不饥……调中止泄。”
  • 5、《本草图经》:“敷疮毒。”
  • 6、《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
  • 7、《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 8、《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
  • 9、《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
  • 10、《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土茯苓算是一种不陌生的中药材。很多时候会用来治疗风筋骨挛痛、脚气、梅毒等病症。那么土茯苓具体有哪些功效呢?还可以治疗哪些疾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土茯苓的食用禁忌和食用方法。希望本文能帮助到你。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具有利湿解毒健脾胃护肝脏通利关节之用。《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并记载用本品水煨治妇人红崩、白带;《本草再新》亦谓之“祛湿热,利筋骨”。本品原用于治疗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剂中毒而致肢体拘挛者,疗效甚佳,为治梅毒的要药。

土茯苓配防风辛温上行之性以升脾阳,祛脾胃之湿,伍白芷除湿解毒,化浊辟秽。三药相伍共奏化湿解毒,健脾益胃,护养肝脏之功。

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可用于痛风的防治;用于湿(痰)热所致的其他病症如高脂血症、湿疹等亦有良效。

土茯苓的作用

(1)梅毒

土茯苓有着去湿气、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土茯苓也是治疗梅毒的重要药材之一,但事实上土茯苓汤原来是用来治疗比较严重的痔疮。后来用来治疗梅毒。配方是:土茯苓4两,皂角子7个,煎水代替茶来饮用。

(2)瘰疬溃烂

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3)治疗头痛

根据不同的类型,要对应不同的药物。治疗头痛可以选取30-60G的土茯苓,最大剂量不能超过120g。服用要付的时间最短7天,最长要3个月。

(4)治疗膝关节积液

以身痛逐淤汤为基础方,加大土茯苓用量,轻则30g,重则达120~240g。一般病情轻者20剂即可见效, 重者100剂收功.

以身体疼痛去除淤血的药汤为基础,可以加大土茯苓用量,少达30g,多达120g-240g。正常病情患者20剂左右就可以见效。严重的患者需要到100g左右。

(5)治疗急性菌痢

土茯苓(鲜)、车前草(鲜)各90g,穿心莲30g 。加水1500ml,煎至1000ml,平均治愈天数为3.8天。 [2]

土茯苓的疗法

1、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土茯苓200克,桂枝,白术各150克,甘草100克。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2、治湿泻

白术50克,土茯苓(去皮)35克。上细切,水煎50克,食前服。(《原病式》茯苓汤)

3、治小便多、滑数不禁

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4、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半夏一升,生姜250克,土茯苓150克(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5、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

防己150克,黄耆150克,桂枝150克,土茯苓300克,甘草100克。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6、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

土茯苓250克,泽泻200克,甘草100克,桂枝100克,白术150克,生姜200克。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土茯苓的禁忌

  • 1、土茯苓忌米醋。
  • 2、肾虚多尿、虚寒滑精、气虚下陷、津伤口干者慎服。
  • 3、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土茯苓煲汤有什么营养?

土茯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药,具有不错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很多人都用来煲汤饮用,那么土茯苓和什么一起煲汤最好?土茯苓煲汤有什么营养?

生地土茯苓汤

生地土茯苓汤具有一定滋阴祛湿的作用,因为土茯苓可以解毒散结、祛风通络有利水渗湿、健脾调中的作用,而生地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两者搭配炖汤饮用,有利于滋阴祛湿。

食材:土茯苓、生地、薏米、蜜枣、鸡肉、盐。

做法:

  • 1、先将生地、土茯苓,倒入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之后滤水捞起待用。
  • 2、再将鸡肉放入沸水中煮8-10分钟,以出去血污、异味,捞起待用
  • 3、将待用的生地、土茯苓等汤料,以及主料放入汤煲,加入2升清水,用大火煮沸后,调至小火慢煲90-120分钟,请于熄火前5分钟加入适量食盐调味。

土茯苓老鸽汤

土茯苓老老鸽汤,具有一定除湿解毒的作用,并且清热利关节。对于一些筋骨拘挛疼痛、疮疡等症状具有一定辅助效果。用它来和老鸽子搭配煮汤,还可以滋补身体。

食材:土茯苓250克,老鸽1只,瘦肉100克,蜜枣2料,盐适量。

做法

  • 1、事先将土茯苓切片洗净。
  • 2、老鸽子洗净,用水焯一遍。
  • 3、最后将所有材料一起入锅加水烧开,文火煮两小时下盐调味就好了。

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食材:老鸭半只,绿豆50克,土茯苓60克,姜3片,陈皮少许,盐少许。

做法:

  • 1、清洗干净土茯苓、削皮、剁成大块。
  • 2、洗净绿豆,提前用清水浸泡,陈皮提前泡软。。
  • 3、姜去皮、切片,洗净老鸭,斩成块状。
  • 4、起锅热油,爆香姜蒜。
  • 5、放入老鸭块,大火煸炒。
  • 6、煸至鸭肉出油,盛出鸭肉待用。
  • 7、泡软的陈皮用刀刮去内膜。
  • 8、汤煲中放入煸过的鸭肉、土茯苓、绿豆、陈皮和姜片。
  • 9、倒入1L清水。
  • 10、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后加少许盐调味。

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汤

作用:补养肝肾、滋润乌发。

材料:土茯苓,黑芝麻,菊花,瘦肉,姜,盐适量。

做法

土茯苓绿豆老鸭汤

食材:老鸭半只,绿豆50克,土茯苓60克,姜3片,陈皮少许,盐少许。

做法:

1、清洗干净土茯苓、削皮、剁成大块。

2、洗净绿豆,提前用清水浸泡,陈皮提前泡软。。

3、姜去皮、切片,洗净老鸭,斩成块状。

4、起锅热油,爆香姜蒜。

5、放入老鸭块,大火煸炒。

6、煸至鸭肉出油,盛出鸭肉待用。

7、泡软的陈皮用刀刮去内膜。

8、汤煲中放入煸过的鸭肉、土茯苓、绿豆、陈皮和姜片。

9、倒入1L清水。

10、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关火后加少许盐调味。 [3] 土茯苓芝麻菊花瘦肉汤

作用:补养肝肾、滋润乌发。

材料

土茯苓,黑芝麻,菊花,瘦肉,姜,盐适量。

做法

  • 1、黑芝麻先碾碎,或者购买已碎好的;土茯苓洗净;瘦肉洗净后切块焯水。
  • 2、将姜片、黑芝麻、土茯苓、瘦肉放入电砂煲中,加入1升水,煲1.5小时。
  • 3、菊花用淡盐水洗净后用清水浸5分钟。
  • 4、将菊花加入汤中,继续煲半小时。
  • 5、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中国药典》:土茯苓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土茯苓)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土茯苓10年难得一遇


相关视频

祛湿解毒草药“土茯苓”


相关视频

大山里的土茯苓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