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二批)中所列的一级保护植物。第一批已于1999年8月4日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第二批为讨论稿,尚未正式颁布。 202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罪名。 [1]

目录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在中国3万余种植物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8种。

  1. 水杉 杉科落叶大乔木,为我国珍贵孑遗树种之一,被世界生物界誉为活化石,产于四川万县、湖北利川、湖南龙山与桑植一带。
  2. 桫椤 木本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既是观赏植物又是经济树种,产于我国南方诸省。
  3. 银杉 松科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树史达1000万年以上,在第三纪晚期的冰川活动中几乎灭绝,仅在地处低纬度的我国西南残存,五十年代被发现。
  4. 珙桐 珙桐科落叶乔木,亦称“水梨子”“鸽子树”,是驰名世界的观赏树,仅产于湖北恩施州和兴山县。因珙桐育苗难,成活率低,很难移植,因而正日趋减少。
  5. 金花茶 山茶科小乔木,为我国最珍贵的观赏植物之一。它不仅有绚丽悦目的花朵,其叶还是高级茶科并能入药。仅产于广西邕宁、东兴等地,尚不可移植。
  6. 人参 五加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名贵药材,仅产于我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栽植技术要求高,是有名的经济植物。
  7. 秃杉 杉科常绿大乔木,是我国最有名的建材树种之一。其木质轻软且密,纹理顺直,产于云南、贵州等地及缅甸北部,但稀少罕见。
  8. 望天树 龙脑香科常绿大乔木。顾名思义它有望天之功,树高可达70余米,是世界上最好的船舶、车辆用材的树种,独产于我国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

法律保护

2021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32次会议、202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三届检察委员会第六十三次会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七)》规定了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罪名。

我国的八种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介绍

桫椤——别名蛇木,隶属于较原始的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门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现存世量十分稀少,被许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

水杉——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我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是第一批被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也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远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在我国发现仍生存着水杉,被视为植物学的重大发现,曾引起世界的震动。

银杉——银杉,裸子植物,松科,是我国特产的稀有树种。银杉是古老的残遗植物,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稀世珍宝,被人们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活化石植物”、“华夏森林瑰宝”、“林海珍珠”等等,来突显银杉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植物界的“国宝”。

秃杉——是杉科,台湾杉属乔木,稀有种。是珍稀古老的孑遗植物,冰期以后仅存于中国,对研究古植物区系、古地理、第四纪冰期气候和杉科植物系统发育都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与银杉、桫椤、珙桐等珍贵“植物活化石”齐名。1960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发现了一种金黄色的山茶花,于是命名为金花茶。国外称其为神奇的东方魔茶,金花茶因其稀有和名贵的金黄花色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

望天树——是只有在我国云南才生长的特产珍稀树种,别名擎天树,大乔木,可生长达40-60米。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因为望天树对研究我国的热带植物区系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早在1999年就已列其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珙桐——为落叶乔木。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是六千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留下的孑遗植物,到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在我国的南方一些地区幸存下来。也被之为植物界“活化石”、“植物界大熊猫”,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白鸽而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

人参——又称为亚洲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为第三纪孑遗植物。都知道人参根部肥大,全貌颇似人,故而称为人参。在古代人参还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也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由于长期的过度采挖,资源枯竭,让它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东北参已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因此其特殊的重要意义,已属濒危种,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物种介绍

濒危物种。人参为第三纪孑遗植物,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约40~50cm轮生掌状复叶。初夏开黄绿色小花,伞顶花序单个顶生,果实呈扁圆形。也是珍贵的中药材,是“东北三宝”之一,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以山西五加科“上党参”为代表的中原产区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等地的人参早已绝灭。目前东北参也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因此,保护本种的自然资源有其重要的意义。

人参已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已进行保护。其它分布区也应加强保护,严禁采挖,使人参资源逐渐恢复和增加。东北三省已广泛栽培,近来河北、山西、陕西、湖南、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引种。 [3] 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它与三七、西洋参等著名药用植物是近亲。野生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它伯热、怕旱怕晒,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空气湿润凉爽,所以多生长在长白山海拔500~1000米的针叶、阔叶混交林里。每年七八月正是人参开花季节,紫白色的花朵结出鲜红色的浆果,十分引人喜爱。野山参在深山里生长很慢,60~100年的山参,其根往镑也只有几十克重。1989年,抚松县农民在长白山采到一棵“参王”重305克,估计已在地下生长了500年。这棵“参王”是我国目前采到的最大的山参,已作为"国宝"被国家收购保存。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