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北柴胡(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北柴胡(伞形科、柴胡属植物))

是伞形科柴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5厘米。主根坚硬较粗大,棕褐色,茎表面有细纵槽纹,实心,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叶表面鲜绿色,背面淡绿色,常有白霜;茎顶部叶同形,复伞形花序,花序梗细,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圆锥状;总苞片甚小,狭披针形,花瓣鲜黄色,上部向内折,中肋隆起,花柱基深黄色,果广椭圆形,棕色,9月开花,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和华中各地。生长于向阳山坡路边、岸旁或草丛中。该种医药上应用很广泛。

北柴胡(学名:Bupleurum chinense DC.)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北柴胡
  • 拉丁学名:Bupleurum chinense DC.
  • 别 名:竹叶柴胡,硬苗柴胡,韭叶柴胡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伞形目
  • 科 :伞形科
  • 亚 科:芹亚科
  • 族  :阿米芹族
  • 亚 族:葛缕子亚族
  • 属  :柴胡属
  • 种  :北柴胡
  • 命名者及年代:DC.,193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85厘米。根主根较粗大,棕褐色,质坚硬。茎单一或数茎,表面有细纵槽纹,实心,上部多回分枝,微作之字形曲折。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7厘米,宽6-8毫米,顶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早枯落;茎中部叶倒披针形或广线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6-18毫米,有时达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有短芒尖头,基部收缩成叶鞘抱茎,脉7-9,叶表面鲜绿色,背面淡绿色,常有白霜;茎顶部叶同形,但更小。

复伞形花序很多,花序梗细,常水平伸出,形成疏松的圆锥状;总苞片2-3,或无,甚小,狭披针形,长1-5毫米,宽0.5-1毫米,3脉,很少1或5脉;伞辐3-8,纤细,不等长,长1-3厘米;小总苞片5,披针形,长3-3.5毫米,宽0.6-1毫米,顶端尖锐,3脉,向叶背凸出;小伞直径4-6毫米,花5-10;花柄长1毫米;花直径1.2-1.8毫米;花瓣鲜黄色,上部向内折,中肋隆起,小舌片矩圆形,顶端2浅裂;花柱基深黄色,宽于子房。

果广椭圆形,棕色,两侧略扁,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棱狭翼状,淡棕色,每棱槽油管3,很少4,合生面4条。花期9月,果期10月。

繁殖方法

种子滋生。播前半月进行种子解决,将柴胡种子用50微克/克的6-BA浸泡夜浸泡24小时,此后用1份种子加3份湿砂积于容器内,12天取出播种。春播或秋播均可,春播于3 月下旬,条播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或穴播按23-27厘米开浅穴,将解决过的种子按每亩0.5-0.75公斤与草木灰充分拌匀,撒于沟内浅穴中,覆土、盖麦杆后浇水。秋播于结冻前播种,株行距与春播相同。

育苗移栽。于3月下旬,将解决好的种子撒播或条播。撒播,在整顿好的畦面上作糟,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覆土。条播,按行距10厘米开沟条播,播后覆土盖草浇水。10天左右出苗。当根头直径2-3毫米,根长5-6厘米时进行移栽,择阴天,选粗壮、无病苗按行距25厘米株距10厘米,随挖随栽,栽后立刻浇水,确保成活。

主要变种

北京柴胡(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型与原种主要区别在于:下部茎生叶椭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厘米,硬纸质,两面现灰绿色。分布于中国北京、河北、山西和陕西等省市。生长于海拔560-1550米的山坡草地。模式标本采自北京。

烟台柴胡(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型与原种的区别在于:小总苞片4-5,绿色,卵状披针形,有白色边缘,长略超过小伞形花序或仅及果伞的二分之一。分布于中国吉林、辽宁、、山东、山西等省,海拔200-950米的山坡草地。模式标本采自山东烟台。

多伞北柴胡(植物分类学报)

该变型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分枝细而多,小伞形花序多,直径约5毫米,伞辐亦短,长1.5-2厘米。分布于中国河北、陕西和安徽等省。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小五台山。

百花山柴胡(新组合)

该变型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茎上部分枝向两侧均匀开展,不呈“之”字形分枝;小总苞片4-5,椭圆状披针形,通常超过花期小伞形花序而略长于果柄;伞辐通常8条,有时5-14条。

该变型与北京柴胡极相似,但分枝较少,不呈重复二歧式分枝。分布于中国北部,吉林、河北、山西等省。生长于海拔200-2500米的山坡草地、阴坡林下、林缘路旁及河谷地带。模式标本采自北京百花山。

主要价值

该种中药材为北柴胡及其三个变型,医药上应用很广泛。

性味:归经苦,凉。

  • ①《本经》:味苦,平。
  • ②《别录》:微寒,无毒。
  • ③《日华子本草》:味甘。

入肝、胆经。

* ①《珍珠囊》: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手少阳三焦、手厥阴心包络。

*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解热生用,用量宜大;疏肝醋炒,宜用中量,升阳中用,宜用小量。

注意事项

真阴亏损,肝阳上升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②《医学入门》:元气下绝,阴火多汗者,误服必死。 ③《本草经疏》:病人虚而气升者忌之,呕吐及阴虚火炽炎上者,法所同忌。疟非少阳经者勿食。 [1]

民族用药

【畲药】硬柴胡:根用于感冒,疟疾,肋痛,月经不调《畲医药》。

【傣药】柴胡(德傣),全草退热《德傣药》。

【蒙药】希日-子拉(宝日车-额布斯):根用于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蒙植药志》。哲格仁-西日:根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疟疾,肝炎,胆道感染,胆囊炎,月经不调,脱肛,子宫脱垂《蒙药》。

【藏药】斯惹色保:果实用于清热,健胃。

北柴胡的功效作用及药用价值

北柴胡是一种常见中药材,它来源于野生植物北柴胡是这种植物的干燥根,它可以在每年秋天采收,采收以后洗净切片晒干就能入药。北柴胡入药以后能入肝经和胆经,具有清热解毒和疏肝解郁等多种功效,它的功效还有很多。

北柴胡入药以后能解表发汁也能疏肝解郁更能提升阳气,它可以用于人类寒热往来和胸肋胀痛以及口苦口干和耳鸣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另外人们出现头痛目眩和腹痛腹泻以及月经不调,还有女性子宫脱垂时,都能服用适量的北柴胡,它能让人类这些疾病引起的身体不适很快减轻。 [2]

北柴胡的药用价值

1、治疗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是人类的常见病,他出现以后,人们叔一出现发烧和头痛,以及身体疼痛等多种不良症状,这时可以直接使用北柴胡来治疗,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准备北柴胡和防风各一钱,传奇和手有个二钱甘草和生姜各适量,把它们一起入锅加清水煎制成汤,取出以后真接服用就可以。

2、治疗胸肋疼痛

人类的胸肋疼痛,多是因肝火郁滞引起的,而北柴胡具有明显的疏肝理气作用,它能让人们胸肋胀痛的症状很快减轻,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把北柴胡和黄城以及青皮还有白芍等中药材搭配在一起煎汤服用,它能疏肝理气能让人们的疼痛症状很快减轻。

3、治疗黄疸

北柴胡还是治疗人类黄疸的常用药,人类出现黄疸时可以把北柴胡与甘草各准备适量,研成细末以后调匀,每次取出二分加白茅根适量一起入锅加清水煎制成汤,取出以后过滤然后直接服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