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刺儿菜)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刺儿菜)

目录

刺儿菜(学名:Cirsium setosum)

是小蓟草的别称。是一种优质野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茎直立,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有棱,高30-80(100-120)厘米,基部直径3-5毫米。有时可达1厘米,上部有分枝,花序分枝无毛或有薄绒毛。叶互生,基生叶花时凋落,下部和中部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2厘米,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有疏密不等的白色蛛丝状毛,顶端短尖或钝,基部窄狭或钝圆,近全缘或有疏锯齿,无叶柄。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刺儿菜
  • 别 名:小蓟、青青草、蓟蓟草、刺狗牙、刺蓟、枪刀菜、小恶鸡婆
  • 拉丁学名:Cirsium setosum (Willd.) MB.
  • 二 名 法:Cirsium setosum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菊亚纲
  • 目 :菊目
  • 科 :菊科
  • 属 :蓟属
  • 种 :刺儿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茎。茎有棱,幼茎被白色蛛丝状毛。 基生叶和中部茎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有时有极短的叶柄,通常无叶柄,长7-15厘米,宽1.5-10厘米,上部茎叶渐小,椭圆形或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或全部茎叶不分裂,叶缘有细密的针刺,针刺紧贴叶缘。或叶缘有刺齿,齿顶针刺大小不等,针刺长达3.5毫米,或大部茎叶羽状浅裂或半裂或边缘粗大圆锯齿,裂片或锯齿斜三角形,顶端钝,齿顶及裂片顶端有较长的针刺,齿缘及裂片边缘的针刺较短且贴伏。

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或下面色淡,两面无毛,极少两面异色,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被稀疏或稠密的绒毛而呈现灰色的,亦极少两面同色,灰绿色,两面被薄绒毛。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植株含少数或多数头状花序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卵形、长卵形或卵圆形,直径1.5-2厘米。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宽1.5-2毫米,包括顶端针刺长5-8毫米;内层及最内层长椭圆形至线形,长1.1-2厘米,宽1-1.8毫米;中外层苞片顶端有长不足0.5毫米的短针刺,内层及最内层渐尖,膜质,短针刺。

小花紫红色或白色,雌花花冠长2.4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8毫米,两性花花冠长1.8厘米,檐部长6毫米,细管部细丝状,长1.2毫米。瘦果淡黄色,椭圆形或偏斜椭圆形,压扁,长3毫米,宽1.5毫米,顶端斜截形。冠毛污白色,多层,整体脱落;冠毛刚毛长羽毛状,长3.5厘米,顶端渐细。花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刺儿菜为中生植物,适应性很强,任何气候条件下均能生长,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 除西藏、云南、广东、广西外,几遍全国各地。分布平原、丘陵和山地。欧洲东部、中部、苏联东、西西伯利亚及远东、蒙古、朝鲜、日本广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波兰。

栽培方法

繁殖技术

用种子繁殖。6-7月待花苞枯萎时采种,晒干,备用。早春2-3月播种,穴播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将种子用草木灰拌匀后播入穴内,覆土,以盖没种子为度,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 [3]

田间管理

苗6-10cm时间苗,补苗,每穴留苗3-4株,并结合耕除草,第2次在5月中耕除草结合施人畜粪肥。采收和储藏5-6月盛开期,割取全草晒干或鲜用。可连续收获3-4年。

药用价值

性味与归经

甘、苦,凉。归心、肝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

4.5~9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附方

  • 1、小蓟根汁:鲜小蓟根150g,捣烂绞取汁液服,或沸水冲服。

源于《食疗本草》、《衷中参西录》。鲜根凉血止血作用较强。用于血热所致的衄血、吐血、便血,或血热所致的月经先期、月经过多。

  • 2、凉血五汁饮:鲜藕、鲜地黄、鲜小蓟根、鲜牛蒡根各等分。绞汁,每次1杯,加蜂蜜1匙,搅和均匀,不拘时少少饮之。

源于《圣惠方》。鲜藕、地黄和牛蒡根能清热生津止渴,而除牛蒡外,余药又均能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吐血,口干而渴。

  • 3、小蓟饮:小蓟(全草)、益母草各60g。加水煎汤,去渣再煎至浓稠服。

源于《圣济总录》。该品与祛瘀止血要药益母草配伍,共奏祛瘀止血之效。用于胎堕后或产生瘀血不尽,出血不止。

  • 4、刺儿菜汁:鲜小蓟幼嫩全草(小蓟苗)150g,切段捣汁服。亦可煮汤作菜食。

源于《食疗本草》、《日华诸家本草》。该品偏于清热除烦。用于夏月烦热口干,小便不利。

医药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小蓟,山东俗名萋萋菜,萋字当为蓟字之转音,奉天俗名枪刀菜,因其多刺如枪刀也。其根与茎皆可用,而根之性尤良。剖取鲜者捣烂,取其自然汁开水服之。若以入煎剂不可久煎,宜保其新鲜之性,约煎四、五沸即取汤饮之。又其茎中生虫即结成疙瘩,状如小枣,其凉血之力尤胜。若取其鲜者十余枚捣烂,开水冲服,以治吐血、衄血之因热者尤效。用时宜取其生农田间嫩而白者。

临床应用:

  • 1.小蓟饮子(《玉机微义》)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尿中见血,或血尿,舌红苔黄,脉数。生地30g,小蓟15g,滑石5g,木通6g,蒲黄9g,藕节8g,淡竹叶9g,当归6g,山栀子9g,甘草6g。每服4钱,去渣温服,空心食前。方中小蓟凉血止血,为君药。
  • 2.十灰散(《十药神书》)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咳血、咯血、吐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大蓟、消极、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9—15g。温水调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食后服下。方中小蓟为寒凉之血之品,为君药。
  • 3.小蓟鲜品适量洗净,捣烂或晒干研末,外敷,治创伤出血。

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 1.《品汇精要》

忌犯铁器。

  • 2.《本草经疏》

不利于胃弱泄泻及血虚极、脾胃弱不思饮食之证。

  • 3.《本草汇言》

不利于气虚。 [1]

食用价值

幼嫩时期羊、猪喜食,牛、马较少采食。植株秋后仍保持绿色,仍可用以喂猪,刺儿菜的时有硬刺,茎秆木质化后粗硬,利用期为5—7月。早期供放牧,或带根采回,去掉泥土,径切碎生饲喂猪或做青贮料,开花前后植株,割取晒于后,可供冬春制粉喂猪。另外本种为秋季蜜源植物。带花全草或根茎均为药材。刺儿菜的嫩苗又是野菜,炒食、做汤均可。

化学成分

带花全草含芸香甙(rutin),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蒙花甙(inarin)即刺槐甙(acaciin),也即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acacetin-7-rhamnogluco-side),刺槐素(acacetin)酪桉(tyramine),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te),薄公英甾醇(taraxasterol),φ-蒲公英甾醇乙酸酯(φ-taraxasteryl acetae),三十烷醇(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

危害治理

农田果园的常见杂草,有时数量多,危害较重。主要危害小麦棉花大豆旱作物,由于其匍匐根状茎很发达,耐药性强,防治难度较大。麦喜58克/升双氟·唑嘧胺悬浮剂对刺儿菜防效较差。2甲4氯对刺儿菜有一定防效,可以在小麦4叶期以后至拔节前使用。

大刺儿菜 (中药材)

大刺儿菜(学名:Cephalanoplos setosum (Willd.) Kitam.)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5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被疏毛或绵毛。在日光温室中一年四季发芽、出苗、生长。根芽和种子繁殖。以晚秋、早春为发芽出苗高峰期。多见于农田、路旁。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大刺儿菜
  • 别 称:刺蓟、马刺蓟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 目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 :菊科 Compositae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Carduoideae
  • 族 :菜蓟族 Cynareae
  • 亚 族:飞廉亚族 Carduinae
  • 属 :蓟属 Cirsium
  • 组 :刺儿菜组 Sect.

[2]

刺儿菜的吃法

刺儿菜味甘、苦,微寒,刺儿菜的嫩茎叶可食用,嫩茎叶烹调后,食疗效果最佳,下面给大家说说刺儿菜的吃法:

蒜泥刺儿菜

主料:刺儿菜500克、蒜泥、精盐、味精、葱花、香油各适量。 制作:将刺儿菜的幼苗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挤干水,切成段。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入刺儿菜、精盐、味精,炒至入味,再放入蒜泥调匀即成。

黄豆刺儿菜羹

主料:黄豆150克,刺儿菜150克、葱花、精盐、味精、食油各适量。 制作:将刺儿菜幼苗去杂洗净,上沸水锅焯透,捞出过几次凉水,除去苦味后,挤干水分,切成段。黄豆泡发磨成浆。油锅烧热,入葱花煸香,加入刺儿菜,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将豆浆加入锅内烧沸,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刺儿菜蜜藕汤

主料:刺儿菜100克,蜂蜜,生藕汁各适量。 制作:刺儿菜洗净煮汤,加蜜、生藕汁。

刺儿菜粥

材料:粳米100克,刺儿菜100克,大葱3克,盐2克,味精1克,香油3克。

做法:

  • 1、将刺儿菜(小蓟)摘洗干净,入沸水锅焯过,冷水过凉,捞出细切。
  •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 3、取沙锅加入冷水、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至粥将成时,加入刺儿菜,待滚,用盐、味精调味,撒上葱末,淋上香油,即可盛起食用。

二、刺儿菜面

材料:刺儿,面粉

  • 1. 刺儿菜
  • 2. 洗净准备好
  • 3. 用开水焯一下
  • 4. 焯后用搅拌棒打成汁
  • 5. 用菜汁和面。
  • 6. 擀成面条即可。

[3]

刺儿菜功效

  • 1、刺儿菜具止血的功效在乡下,人们都知道如果手不小心破了,可以用刺儿菜捣烂敷上,就可以止血。
  • 2、刺儿菜具消炎的功效刺儿菜不但可以止血,还可以消炎,如果长了疖子,也可以用刺儿菜来消炎止痛。
  • 3、刺儿菜具化瘀的功效用刺儿菜化瘀止痛也是很效果的,跌打伤如果不是很重的话,就可以直接用刺儿菜捣烂敷上,不几天就好了,还可以食用也起到同样的作用。
  • 4、刺儿菜具治疗急性肝炎的作用乡下的人们都知道,如果孩子得了急性肝炎,用刺儿菜就可以治疗。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刺儿菜)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刺儿菜”,美味又营养丰富


相关视频

农村路边都有的“刺儿菜”


相关视频

刺儿菜煮水厉害了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