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云南红豆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学名: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

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达1米;大枝开展,冬芽金绿黄色,芽鳞窄,先端渐尖,背部具纵脊,叶片质地薄而柔,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列成两列,先端渐尖或微急尖,上面深绿色或绿色,有光泽,雄球花淡褐黄色,每雄蕊有5个花药;种子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卵圆形,微扁,通常上部渐窄,两侧微有钝脊,顶端有小尖头,种脐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红色。

云南红豆杉是云南省级珍贵树种,也是云南省一级重点保护树种,是中国生产紫杉醇药物的主要树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及西部,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不丹、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

云南红豆杉材质优良,可用于建筑、家具、器具等,其提取物紫杉醇有抗癌作用。是集用材、药用、绿化于一体的珍贵树种。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云南红豆杉
  • 拉丁学名: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
  • 别 称:西南红豆杉
  • 界 :植物界
  • 门 :裸子植物门
  • 纲 :松杉纲
  • 目 :红豆杉目
  • 科 :红豆杉科
  • 族 :红豆杉族
  • 属 :红豆杉属
  • 种 :云南红豆杉
  • 命名者及年代:Cheng et L. K. Fu,1975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色、灰紫色或淡紫褐色,裂成鳞状薄片脱落。大枝开展,一年生枝绿色,秋后(或干后)呈金黄绿色或黄绿色,二年生枝淡褐色、褐色或黄褐色,三、四年生枝深褐色;冬芽金绿黄色,芽鳞窄,先端渐尖,背部具纵脊,脱落或部分宿存于小枝基部。

叶质地薄而柔,条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条形,常呈弯镰状,排列较疏,列成两列,长1.5-4.7(通常2.5-3厘米,宽2-3毫米,边缘向下反卷或反曲(干叶明显),上部渐窄,先端渐尖或微急尖,基部偏歪,上面深绿色或绿色,有光泽,下面色较浅,中脉微隆起,两侧各有一条淡黄色气孔带,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微小的角质乳头状突起点,叶干后颜色变深,常呈暗绿色。

雄球花淡褐黄色,长5-6毫米,径约3毫米,具9-11枚雄蕊,每雄蕊有5个花药;种子生于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卵圆形,长约5毫米,径4毫米,微扁,通常上部渐窄,两侧微有钝脊,顶端有小尖头,种脐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红色。

分布于中国于云南西北部及西部(镇康、景东),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不丹、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察隅。

生长习性

云南红豆杉为典型的阴性树种,适合生长在湿润气候。其生长周期较长,一般开花结果在生长30-40年之后,生长初期较慢,速生期为在5-35年期间;在生长前期红豆杉胸径生长较慢,速生期在10-30年期间,一般林木成熟期要50-60年。由于花期不遇或种间隔离的较远等原因导致种子数量较少,从而限制了传粉授精,使种子产量受到影响。因红豆杉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具有深休眠的特性,萌芽要经过18个月,这些因素给红豆杉种群增加了难度。

繁殖方法

种子

云南红豆杉果实9-11月成熟,成熟时假种皮由绿变红,12月至翌年2月假种皮由红变褐而干缩果实自然脱落。采集成熟果实除去假种皮,得纯净种子。种子千粒重79-107克,平均93克;种子休眠期长达1-2年,经过催芽处理,播后120天左右开始出苗,50-60天出苗结束,当年苗高5-8厘米,移人容器培育壮苗,翌年苗高20-30厘米,第三年造林,成活率95 %。

扦插

春插2-3份,秋播8月份。采取健壮一年生枝条,枝条粗0.3-0.6厘米,剪成长10-15厘米的插穗,经过药剂处理,插条人土1 /2-1/3;插床用砖砌,高30厘米,宽90厘米,长度视地形而定,一般4 -5米,底部设盲沟,便于排水;插壤用红土、沙、炭渣配成;插床上面搭阴蓬,透光度30%,插床用塑料薄膜覆盖;插床管理:扦插后第一次浇透水,以后保持80% 的湿度,保持20-22℃的温度。视天气情况,每天洒水1-3次。扦插后60天左右开始生根,180-165天即可翻床取苗。幼苗移人容器蔽荫栽培有利于缓苗生长。

栽培技术

苗圃

选择地势平缓、土层深厚、水湿条件较好处营建苗圃,土壤宜选择微酸性的深厚湿润性棕壤或富含腐殖质呈中性土壤。对苗床土壤进行深翻、平整,以每平方米0.5%高锰酸钾或5-8克/平方米多菌灵喷洒苗床对土壤进行消毒。按株行距0.4×0.4米开洞,要求洞深40厘米左右,待消毒5-7天后进行备栽。

温棚

插育苗对温湿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用荫棚或温棚,一般将温度控制在5-30℃,湿度70%-80%为宜。在搭建大棚时,要确保棚高于2米,为方便通风控温两头应各留一个通道。由于幼苗喜荫,应覆盖两层遮阴网在温棚上,透光率为30%。

管理

控制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是重点,该阶段应将温度稳定在25-30℃,在低于20℃或超过30℃的情况下应通过增加透光、喷水等方式采取增温或降温措施,但降温时尽量不要将两边通道打开,这样会导致空气湿度降低。棚内湿度应保持在70%-80%,在低于60%时,应通过喷水或喷雾提高空气湿度,通常大棚密闭后可长时间保持高温湿润的环境,对插穗的生根非常有利。此外,为避免杂草与插穗争肥争水,在苗木管理过程中应将除草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定期进行人工拔草。生根长出的水根又白又粗,此时可以适当的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并定期浇水,给插穗提供必要的养分,以防止苗木“假活”。

造林

云南红豆杉造林时间宜选择在春季2-4月,造林地选择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地,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块状整地,挖穴大小60×60厘米,深50厘米,株行距1.5×2.0米m。造林宜用3年生以上的苗木,造林后,每年进行1-2次追肥和松土除草,连续抚育4-5年。幼苗在生长过程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出苗后前两年实生苗植株高度和茎粗生长缓慢,株高年增长不足10厘米,而3-5年生苗株高年增长逾20厘米,一般春秋季生长缓慢,而夏季生长较快。

病虫防治

云南红豆杉幼苗病虫害主要是立枯病、蜗牛等。春插成活的云南红豆杉扦插苗,到夏季会有局部病虫害发生。主要是地下害虫,蛴螬(金龟子幼虫,又名土蚕)、蝼蛄(又名土狗)、地老虎(又名灰灰蚕)等食根食叶危害。这些地下害虫一般不专食云南红豆杉扦插苗,也不造成严重损害,可引入家禽啄食,或以黑光灯诱捕其成虫,以降低虫口密度。尽量不用药剂毒杀。 [1]

主要价值

经济

云南红豆杉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纹理均匀,结构细致,硬度大,韧性强,干后少挠裂。为优良的建筑、桥梁、家具、器具、车辆等用材。可作产区的造林树种。是集用材、药用、绿化于一体的珍贵树种。 云南红豆杉可供室内装修、家具、建筑、车辆等,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药用

云南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宝贵的药用价值,是国际公认的抗癌原料良药,同时,红豆杉在消积食、驱蛔等方面也是珍稀的药材。

医药:枝、叶:清热解毒,凉血,驱虫,消食。种子:散寒,止痛,杀虫。

西南红豆杉

西南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西藏红豆杉(学名:Taxus wallichiana)的别名。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西南红豆杉
  • 拉丁学名:Taxus wallichiana
  • 门 :裸子植物门
  • 纲 :松杉纲
  • 目 :红豆杉目
  • 科 :红豆杉科
  • 族 :红豆杉族
  • 属 :红豆杉属

形态特征

乔木或大灌木;一年生枝绿色,干后呈淡褐黄色、金黄色或淡褐色,二、三年生枝淡褐色或红褐色;冬芽卵圆形,基部芽鳞的背部具脊,先端急尖。叶条形,较密地排列成彼此重叠的不规则两列,质地较厚,通常直,上下几等宽或上端微渐窄,先端有凸起的刺状尖头,基部两侧对称,边缘不反曲或反曲(干叶明显),上面光绿色,下面沿中脉带两侧各有一条淡黄色气孔带,中脉带与气孔带上均密生均匀细小角质乳头状突起点。种子生于红色肉质杯状的假种皮中,柱状矩圆形,上下等宽或上部较宽,微扁,长约6.5毫米,径4.5-5毫米, 上部两侧微有钝脊,顶端有凸起的钝尖,种脐椭圆形。 [2]

产地生境

产于西藏南部海拔2500-3000米地带。阿富汗至喜马拉雅山区东段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中国生产紫杉醇药物的主要树种:云南红豆杉

云南红豆杉是云南省级珍贵树种,也是云南省一级重点保护树种,是中国生产紫杉醇药物的主要树种。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西部四川西南部西藏东南部不丹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

云南红豆杉材质优良,可用于建筑家具器具等,其提取物紫杉醇抗癌作用。是集用材、药用、绿化于一体的珍贵树种。 [3]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于云南西北部及西部(镇康、景东),四川西南部与西藏东南部,不丹、缅甸北部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0-3500米高山地带。模式标本采自西藏察隅。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云南红豆杉)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东北红豆杉果实累累


相关视频

红豆杉果实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