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梦粱录·嫁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梦粱录·嫁娶

来自 腾讯网 的图片

梦粱录·嫁娶是宋代吴自牧所著的笔记,共二十卷, 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

该书成书年代,据自序有"时异事殊","缅怀 往事,殆犹梦也"之语,当在元军攻陷临安之后。所署"甲戌岁中秋日",甲戌即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疑传抄有误。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梦粱录 [1]

作者 吴自牧

创作年代 宋代 [2]

文学体裁 笔记

卷数 二十卷

书名小考

吴自牧的《梦粱录》,经常被写作成《梦梁录》,这种现象在网上尤其普遍。

那么,孰是孰非?还是回到原书中去寻找答案吧。《梦粱录·原序》曰:"昔人卧一炊顷,而平生事业扬历皆遍,及觉,则依然故吾,始知其为梦也,因谓之:黄粱梦,矧时异事殊城池苑囿之富,风俗人物之盛焉,保其常如畴昔哉,缅怀往事,殆犹梦也,名曰:《梦粱录》云,脱有遗阙,识者幸改正之,毋哂。甲戌岁中秋日钱塘吴自牧书。"

原来,《梦粱录》之得名,与成语典故"黄粱梦"确有联系。据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生自叹穷困,翁探囊中枕授之曰:枕此当令子荣适如意。时主人正蒸黄粱,生梦入枕中,享尽富贵荣华。及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本此,《梦梁录》当为《梦粱录》无疑。

折叠编辑本段作者生平 吴自牧,《宋史》、《元史》均不载其人,从文献典籍来看,关于吴自牧的生平有两种说法:

新安吴氏说

这种说法最早由官桂铨先生在其《吴自牧小考》一文中提出,"我在明藏书家徐氏《红雨楼书目》卷四集部最后的'家集类'中看到一条有关吴自牧的重要线索:'《新安吴氏倡于篇》一卷。唐吴少微、吴巩,宋吴自牧、自中。'" 官先生据此推断:"吴自牧原籍新安,为唐文学家吴少微的后裔,后迁居钱塘,遂为钱塘人。有弟名吴自中,亦能文。……" 此后,李裕民先生在其《四库提要订误》(增订本),一书中参引了官先生的说法,也认为吴自牧原籍新安,是唐吴少微的后裔。

此外,明弘治《徽州府志》、《宋元学案补遗》和《新安文献志》中,都有关于吴自牧的记载,《新安文献志》还明确记载了新安吴自牧的卒年,是在嘉熙丁酉四月二十日,享年七十有七。由此,可以大致推断出新安吴自牧的生卒年份,其生于公元1161年即宋高宗绍兴三十年至三十一年之间,卒于公元1237年即宋理宗嘉熙一年。而《梦粱录》序中,作者自署甲戌岁中秋日。关于此处的甲戌,学界仍有争议。但不论是宋度宗咸淳十年甲戌年(1274年),还是元顺帝元统二年甲戌年(1334年),都晚于宋理宗嘉熙一年丁酉年(1237年)。

由上可以证实,《梦粱录》的作者吴自牧,并不是《红雨楼书目》所载《新安吴氏倡于篇》中的那个吴自牧。

仕履不详说

这种说法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代表:"《梦粱录》二十卷,宋吴自牧撰。自牧,钱塘人,仕履未详。"

其后,众多的书籍、辞典都沿用此说,如下:

《中国人名大辞典》"吴自牧,宋钱塘人。有《梦粱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吴自牧,宋临安人。所著《梦粱录》,仿《东京梦华录》之体,详述南宋临安府诸方情况。(《四库全书总目》卷七〇)"

《全宋文》"吴自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末或元初仿《东京梦华录》之体,著《梦粱录》二十卷,记载南宋临安宫室园囿、风俗人物等,今存。"

总之,关于《梦粱录》作者吴自牧的生平情况,我们大致可以知道的是:吴自牧是钱塘人,生活于宋末元初。详细情况还存疑待补。

作品目录

卷一

正月 元旦大朝会 立春 元宵 车驾诣景灵宫孟飨

二月 八日祠山圣诞 二月望

卷二

三月(佑圣真君诞辰附) 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 荫补未仕官人赴铨 清明节 诸库迎煮 州府节制诸军春教 二十八日东岳圣帝诞辰 暮春

卷三

四月 皇太后圣节 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 皇帝初九日圣节 僧寺结制

五月(重午附) 士人赴殿试唱名

卷四

六月(崔真君诞辰附)

七月(立秋附) 七夕 解制日(中元附)

八月 中秋 解闱 观潮

卷五

九月(重九附) 明年预教习车象 明堂差五使执事官 驾出宿斋殿 五辂仪式 差官祭及清道 驾诣景灵宫仪仗 驾回太庙宿奉神主出室 驾宿明堂斋殿行祀礼 明礼成登门放赦 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

卷六

十月 立冬 孟冬行朝飨礼遇明岁行恭谢礼

十一月冬至

十二月 除夜

卷七

杭州 大河桥道 小河桥道 西河桥道 小西河桥道 倚郭城南桥道 倚郭城北桥道 禁城九厢坊巷

卷八

大内 德寿宫 太庙 景灵宫 万寿观 御前宫观(东太乙宫) 西太乙宫 佑圣观 显应观 四圣延祥观 三茆宁寿观 开元宫 龙翔宫 宗阳宫

卷九

三省枢使谏官 六部 六部监门 诸寺 秘书省(国史敕令附) 诸监 大宗正司 省所 六院四辖 三衙 职 监当诸局 诸仓 内司官 内诸司(奉安)

卷十

诸官舍 府治 运司衙 后戚府 诸王宫 家庙 馆驿 本州仓场库务 点检所酒库 安抚司酒库 厢禁军 防隅巡警 帅司节制军马

卷十一

诸山岩 岭 诸洞 溪潭涧浦 井泉 池塘 堰闸渡

卷十二

西湖 下湖 浙江 城内外河 湖船 江海船舰 河舟

卷十三

两赤县市镇 都市钱会 团行 铺席 天晓诸人出市 夜市 诸色杂货

卷十四

祠祭 山川神 忠节祠 仕贤祠 古神祠 土俗祠 东都随朝祠 外郡行祠

卷十五

学校 贡院 城内外诸宫观 城内外寺院 僧塔寺塔 古今忠烈孝义贤士墓 历代古墓

卷十六

茶肆 酒肆 分茶酒店 面食店 荤素从食店(诸色点心事件附) 米铺 肉铺 鲞铺

卷十七

历代人物 状元表 武举状元 后妃列女 历代方士 历代方外僧 行孝

卷十八

民俗 户口 物产 免本州岁纳及苗税 免本州商税 恩霈军民 恤贫济老

卷十九

园囿 瓦舍 塌房 社会 闲人 顾觅人力 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卷二十

嫁娶 育子 妓乐 百戏伎艺 角觗 小说讲经史

词语成语=

跟《梦粱录》有关的词语成语

现代汉语中,有一些词语和成语最早出自《梦粱录》。

玩具

玩具一词,在中国始见于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三中:"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四时玩具……"。把玩具说成是"戏小儿之具",即逗小儿玩的东西。

开门七件事

如今,我们经常用"开门七件事"来比喻每一天的必需开支。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梦粱录》,只是在吴自牧的《梦粱录》中提到的却是"八件事",分别是柴、米、油、盐、酒、酱、醋、茶。由于酒算不上生活必需品,到元代时已被剔除了,只余下"七件事"。开门七件事至迟出在宋代人的口语中。所以一般认为,吴自牧乃创"开门七件事"之人。

买笑追欢

释义:嫖娼狎妓,寻欢作乐。

出处:吴自牧《梦粱录·酒肆》:"坝头西市坊双凤楼施厨开沽,下瓦子前新楼郑厨开沽,俱有妓女,以待风流才子买笑追欢耳。"

成家立业

释义:指男的结了婚,有职业,能独立

出处:吴自牧《梦粱录·恤贫济老》:"杭城富室多是外郡寓之人……四方百货,不趾而集,自此成家立业者众矣。"

湖光山色

释义: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出处:吴自牧《梦粱录·历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节日习俗

跟《梦粱录》有关的节日习俗

《梦粱录》不仅记载反映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书中还对许多传统习俗的来源进行了说明,有的甚至是最早的历史文献记载。

元旦

吴自牧《梦梁录·正月》载:"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一岁节序,此地之首。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袜、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伉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

贴春联

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的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但关于贴"福"字的最早记载则是《梦粱录》。

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中秋

《梦粱录》卷四《二月望》:"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于常时,又谓之月夕。"

《梦粱录》一书,还出现了"月饼"一词。

腊八粥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六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 从《梦粱录》的记载可以看出,南宋时,腊八煮粥已成民间食俗。

评价影响

该书仿效《东京梦华录》体例,记载南宋临安的郊庙、宫殿、山川、人物、市肆、物产、户口、风俗、百工、杂戏和寺观、学校等,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活动,手工业、商业发展情况,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特别是都城的面貌,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书中妓乐、百戏伎艺、角抵、小说讲经史诸节,为宋代文艺的珍贵资料。

出版信息

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根据《知不足斋丛书》本校点排印,收入《东京梦华录(外四种)》。198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依同一版本校点,出版了单行本。

1982年中国商业出版社《中国烹饪古籍丛刊》收录。

2006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刘坤主编《经典名著解读系列》《中国古代民俗(贰)》收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