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梅洋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梅洋村(武曲镇)
640武曲梅洋村.jpg

来自 寿宁在线 的图片

中文名称:梅洋村

电话区号:0593

地理位置: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东北部

面   积:8.89平方公里

人   口:1787人

车牌代码:闽J 

梅洋村位于寿宁县武曲镇东北部,与福安市潭头镇交界,距武曲6.3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5.8公里,海拔330米,总面积8.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1亩(其中水田1060亩,农地691亩,茶园1500亩),下辖土堆樟湾两个自然村,总人口1787,其中梅洋主村1610人,土堆128人,樟湾49人。梅洋山青林茂,风景宜人。后山挺拔,有乔木林320余亩,常年青绿茂盛,这片森林被梅洋林家子孙视为“风水林”。林中有高50余米、围大5米的大桦树一棵,被村民誉为林中之王。整座山体形如一头雄狮,且狮头凸显,与村前小山包遥相呼应,配成了一幅绝妙的狮子戏球图。梅洋村附近有寿宁西浦景区、寿宁南山风景区、下党村、犀溪漂流、小托水库水利风景区等旅游景点,有寿宁高山乌龙茶、寿宁高山茶、寿宁茶叶、承天村乌龙茶、黄独等特产。[1]

村概况

梅洋村始于林姓,史载林十五于宋真宗年间(998-1003年)由霞浦赤岸迁武曲后岭壑(今龙虎山),因入山见有一湖,湖边有梅花,遂定居,取名梅湖,后因清末进士林栋觉得“湖”太小,就改称梅洋,沿用至今。元末遭寇殁灭,幸有十三世孙林十朋服役返梓振兴乡土。早在明代,梅洋就有村级机构,为福安里四都。民国25年(1936)梅洋隶属武曲乡公所,1950年9月梅洋设乡(小乡),1958年改设大队,1961年设立梅洋公社(小公社),1965年7月改为大队,1984年9月成立村民委员会。[2]

历史文化

冯梦龙《寿宁待志》载梅洋为军户,因为古代梅洋家家户户军、耕兼作,战时从军,和时耕作,因此,历代梅洋人尚武成风,练武习艺是每个男子的必修课,子子孙孙沿袭不绝,故梅洋人多体格健壮,以“力士”村美名享誉闽浙边界,许多男子挑三四百斤翻山越岭,如履平地,且每代必出一人特别出众,往往成为侪中头领。远者不详,近代有三人:一名林信章,独对一个排的国民党兵,毫无惧色,将其打败后扬长而去;一名林家声,单肩可以扛起十多人合抬的大樟木;一名林春宝,挑400多斤货物轻松登上狮山顶。 梅洋地灵人杰,不仅以“大力”闻名于世,更兼文采风流,人才辈出。历代文人贤士层出不穷,祠堂前旗杆林立,林拱照于咸丰年间考取进士,曾任候补府学教授,旗杆犹存;林桂馨于光绪年间考取科岁进士,任训导等等,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处级干部2人,博士2名,大中专毕业生15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非林栋莫属。 林栋(1856-1920),名肇缴,字东木,又字德如,号隆山,闽东最后一位进士,国民党中常委何宜武外祖父,清同治辛末(1871)年,年仅15岁就参加福宁府试取得第一名; 1903年中三甲进士,授国子监丞;1906年升礼部精膳司主事,次年升太常司员外郎;1908年升太常司郎中,1909年监修西陵有功,钦加三品。1912年由闽海道当选众议院议员,1913年出席第一届国会第二次常委会。1918年,回到梅洋与长子建立樟湾山寮,引进黄金树,营造杉、松、茶、竹。1920年冬,在梅洋病逝。林栋一生著述甚丰,重要的有《〈汉译世界语〉序》、《梅湖吟稿》等。前者提出语言要规范化,文化要进行中外交流等问题。《梅湖吟稿》共辑诗238首,内中颇多忧国忧民和进步诗篇。 梅洋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民国22(1933)年6月,在闽东革命领导人占如柏的领导下,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主席林石生。

参考资料

  1. 第五批拟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今起公示【5】,人民网,2018年12月10日
  2.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906/t20190620_240922.html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第五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9年06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