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梁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0: 行 10:
 
| 研究领域 =  
 
| 研究领域 =  
 
}}
 
}}
'''梁济'''(清末官员、学者),(1858年-1918年11月14日)清末官员、学者。字巨川,一字孟匡,别号桂岭劳人,以字行,广西桂林人,北大哲学教授梁漱溟之父。光绪间举人。历官内阁中书、教养局总办委员、民政部主事、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斋务提调,清亡后投水自尽。
+
'''梁济'''(清末官员、学者),(1858年-1918年11月14日)清末官员、学者。字巨川,一字孟匡,别号桂岭劳人,以字行,[[ 广西]] 桂林人,[[ 北大]] 哲学教授梁漱溟之父。光绪间举人。历官内阁中书、教养局总办委员、民政部主事、京师高等实业学堂斋务提调,清亡后投水自尽。
 +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其父梁承光,剿捻军于山西,卒官山西。梁济八岁时随母从山西返回北京,嫡母刘氏寒灯授业。光绪四年,任愿学堂义塾教师。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清末任内阁中书(四品)官职,十余年不迁。1906年调京师巡警厅任教养局总办委员。民国之后,曾在民政部供职。避居城北隅彭氏宅,绰号“梁疯子”。1918年9月27日,写《敬告世人书》,11月8日,60岁生日前夕投积水潭(北京静业湖)自尽,有遗书万余言,强调“弟今日本无死之必要也。然国家改组,是极大之事,士君子不能视为无责。”“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去年已决心,今年不复听卖菱角声,不吃西瓜矣”,信中还给徐世昌总统上书五条,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财、曰皇室,区画甚备。谥贞端。梁漱溟兄弟编印其父遗著《桂林梁先生遗书》印成六卷,共计四册,分送给公共阅览机关和他们的好友。1969年由台北文海出版社再次出版,并收录于沈云龙主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中。1989年出版的《梁漱溟全集》也收录了这一著作。
+
 其父梁承光,剿捻军于[[ 山西]] ,卒官山西。梁济八岁时随母从山西返回北京,嫡母刘氏寒灯授业。光绪四年,任愿学堂义塾教师。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清末任内阁中书(四品)官职,十余年不迁。1906年调京师巡警厅任教养局总办委员。民国之后,曾在民政部供职。避居城北隅彭氏宅,绰号“梁疯子”。1918年9月27日,写《敬告世人书》,11月8日,60岁生日前夕投积水潭(北京静业湖)自尽,有遗书万余言,强调“弟今日本无死之必要也。然国家改组,是极大之事,士君子不能视为无责。”“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去年已决心,今年不复听卖菱角声,不吃西瓜矣”,信中还给徐世昌总统上书五条,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财、曰皇室,区画甚备。谥贞端。梁漱溟兄弟编印其父遗著《桂林梁先生遗书》印成六卷,共计四册,分送给公共阅览机关和他们的好友。1969年由台北文海出版社再次出版,并收录于沈云龙主编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中。1989年出版的《梁漱溟全集》也收录了这一著作。
 +
 
 
==清史文载==
 
==清史文载==
 
 梁济,字巨川,广西临桂人。父承光,卒官山西,贫不能归,寓京师,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时父执吴潘祖廕、济宁孙毓汶皆贵,济不求通。迨毓汶罢政,始一谒之。大挑二等,得教谕,改内阁中书,十余年不迁。举经济特科,亦未赴。三十三年,京师巡警招理教养局,济以总局处罪人,而收贫民于分局,更立小学课幼儿,俾分科习艺,设专所售之,费省而事集。由内阁侍读署民政部主事,升员外郎。在部五年,未补缺。逊位诏下,辞职家居。明年,内务部总长一再邀之,卒不出。岁戊午,年六十,诸子谋为寿,止之,不可,避居城北隅彭氏宅。先期三日,昧爽,投净业湖死,时十月初七日也。遗书万余言,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财、曰皇室,区画甚备。予谥贞端。
 
 梁济,字巨川,广西临桂人。父承光,卒官山西,贫不能归,寓京师,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光绪十一年,举顺天乡试,时父执吴潘祖廕、济宁孙毓汶皆贵,济不求通。迨毓汶罢政,始一谒之。大挑二等,得教谕,改内阁中书,十余年不迁。举经济特科,亦未赴。三十三年,京师巡警招理教养局,济以总局处罪人,而收贫民于分局,更立小学课幼儿,俾分科习艺,设专所售之,费省而事集。由内阁侍读署民政部主事,升员外郎。在部五年,未补缺。逊位诏下,辞职家居。明年,内务部总长一再邀之,卒不出。岁戊午,年六十,诸子谋为寿,止之,不可,避居城北隅彭氏宅。先期三日,昧爽,投净业湖死,时十月初七日也。遗书万余言,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财、曰皇室,区画甚备。予谥贞端。
 +
 
==人物轶事==
 
==人物轶事==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60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1918年11月7日,快要过60岁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员外郎、学者梁济问儿子梁漱溟:“这个世界会好吗?”正在北京大学当哲学教授的儿子回答说:“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济说罢离开了家。三天之后,梁济在北京积水潭投水自尽,留万言遗书说:“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并将唤起新也。”
 +
 
==自杀影响==
 
==自杀影响==
 
 徐志摩评述道:“它的起源与所能发生的效果,决不是我们常识所能测量,更不是什么社会的或是科学的评价标准所能批判的。在我们一班信仰(你可以说迷信)精神生命的痴人,在我们还有寸土可守的日子,决不能让实利主义的重量完全压倒人的性灵的表现,更不能容忍某时代迷信(在中世是宗教,现代是科学)的黑影完全淹没了宇宙间不变的价值。”
 
 徐志摩评述道:“它的起源与所能发生的效果,决不是我们常识所能测量,更不是什么社会的或是科学的评价标准所能批判的。在我们一班信仰(你可以说迷信)精神生命的痴人,在我们还有寸土可守的日子,决不能让实利主义的重量完全压倒人的性灵的表现,更不能容忍某时代迷信(在中世是宗教,现代是科学)的黑影完全淹没了宇宙间不变的价值。”
行 29: 行 33:
 
 李大钊亦在《北京的“华严”》一文中表达了对事态的高度关注,并指出:“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比那些醉生梦死的青年,历仕五朝的元老还亲切的多呢。”
 
 李大钊亦在《北京的“华严”》一文中表达了对事态的高度关注,并指出:“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比那些醉生梦死的青年,历仕五朝的元老还亲切的多呢。”
  
 傅斯年在《心气薄弱之中国人》中尽管将梁济和辜鸿铭、张勋并列为守旧的象征,但文章同时也指出:“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有主义好。就是他主义是辜汤生、梁巨川、张勋……都可以,总比见风使舵好。”
+
 傅斯年在《心气薄弱之中国人》中尽管将梁济和辜鸿铭、张勋并列为守旧的象征,但文章同时也指出:“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有主义好。就是他主义是辜汤生、梁巨川、张勋……都可以,总比见风使舵好。”<ref>[https://www.sohu.com/a/274486725_563948 梁济之死:自杀的自我阐释]</ref>
 +
 
 +
== 参考来源 ==
 +
<references />

於 2020年12月22日 (二) 14:58 的最新修訂

梁濟

梁濟(清末官員、學者),(1858年-1918年11月14日)清末官員、學者。字巨川,一字孟匡,別號桂嶺勞人,以字行,廣西桂林人,北大哲學教授梁漱溟之父。光緒間舉人。歷官內閣中書、教養局總辦委員、民政部主事、京師高等實業學堂齋務提調,清亡後投水自盡。

生平簡介

其父梁承光,剿捻軍於山西,卒官山西。梁濟八歲時隨母從山西返回北京,嫡母劉氏寒燈授業。光緒四年,任願學堂義塾教師。光緒十一年,舉順天鄉試。清末任內閣中書(四品)官職,十餘年不遷。1906年調京師巡警廳任教養局總辦委員。民國之後,曾在民政部供職。避居城北隅彭氏宅,綽號「梁瘋子」。1918年9月27日,寫《敬告世人書》,11月8日,60歲生日前夕投積水潭(北京靜業湖)自盡,有遺書萬餘言,強調「弟今日本無死之必要也。然國家改組,是極大之事,士君子不能視為無責。」「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後讓國人共知國性乃立國之必要」,「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並將喚起新也。」「去年已決心,今年不復聽賣菱角聲,不吃西瓜矣」,信中還給徐世昌總統上書五條,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財、曰皇室,區畫甚備。諡貞端。梁漱溟兄弟編印其父遺著《桂林梁先生遺書》印成六卷,共計四冊,分送給公共閱覽機關和他們的好友。1969年由台北文海出版社再次出版,並收錄於沈雲龍主編的《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之中。1989年出版的《梁漱溟全集》也收錄了這一著作。

清史文載

梁濟,字巨川,廣西臨桂人。父承光,卒官山西,貧不能歸,寓京師,喜讀戚繼光論兵書暨名臣奏議。光緒十一年,舉順天鄉試,時父執吳潘祖廕、濟寧孫毓汶皆貴,濟不求通。迨毓汶罷政,始一謁之。大挑二等,得教諭,改內閣中書,十餘年不遷。舉經濟特科,亦未赴。三十三年,京師巡警招理教養局,濟以總局處罪人,而收貧民於分局,更立小學課幼兒,俾分科習藝,設專所售之,費省而事集。由內閣侍讀署民政部主事,升員外郎。在部五年,未補缺。遜位詔下,辭職家居。明年,內務部總長一再邀之,卒不出。歲戊午,年六十,諸子謀為壽,止之,不可,避居城北隅彭氏宅。先期三日,昧爽,投淨業湖死,時十月初七日也。遺書萬餘言,惓惓者五事:曰民、曰官、曰兵、曰財、曰皇室,區畫甚備。予諡貞端。

人物軼事

1918年11月7日,快要過60歲生日的前清民政部員外郎、學者梁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正在北京大學當哲學教授的兒子回答說:「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濟說罷離開了家。三天之後,梁濟在北京積水潭投水自盡,留萬言遺書說:「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後讓國人共知國性乃立國之必要……我之死,非僅眷戀舊也,並將喚起新也。」

自殺影響

徐志摩評述道:「它的起源與所能發生的效果,決不是我們常識所能測量,更不是什麼社會的或是科學的評價標準所能批判的。在我們一班信仰(你可以說迷信)精神生命的痴人,在我們還有寸土可守的日子,決不能讓實利主義的重量完全壓倒人的性靈的表現,更不能容忍某時代迷信(在中世是宗教,現代是科學)的黑影完全淹沒了宇宙間不變的價值。」

梁啓超也在聽到梁濟的死訊後深感惋惜。他寫道:「自先生殉節後,啟超在報中讀遺言,感涕至不可抑,深自懊悔並世有此人,在我乃不獲一見……《伏卵錄》中相教之語雖不多,正如晦翁所謂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其所以嘉惠啟超者實在大。」同時他還叮矚梁漱溟在「春秋絜祀時,得間為我昭告;為言:啟超沒齒不感忘先生之教,力求以先生之精神拯救天下溺……」「此種俊偉堅卓的人格感化,吾敢信其片紙隻字皆關世道,其效力即不見於今,亦必見於後……繼述而光大之,則先生故不死也」。

陶孟和儘管尤為佩服於梁濟「堅強不屈的性格、謹慎廉潔的操行、忠於妻友的熱誠」,但他認為:「在現在一切事物都商業化的時代里,竟有巨川先生這樣的人,實在是稀有的現象。我雖然十分的敬重巨川先生,我雖然希望自己還有旁人都能像巨川先生那樣的律己,對於父母、家庭、朋友、國家或主義那樣的忠誠,但是我總覺得自殺不應該是他老先生所采的辦法」。

陳獨秀從傳統的角度讚揚了梁濟。他認為「梁先生自殺的宗旨,……是想用對清殉節的精神,來倡導中國的綱常名教,救濟社會的墜落」。因此他不贊成梁濟是「單純殉了清朝」。同時他明確指出:新時代的人們不必學其捨生取義的做法,但應有他那種救濟社會墜落的勇氣和真誠純潔的精神。

當時剛剛喪父的胡適亦強調公眾要從梁濟的悲劇中吸取教訓,「養成一種歡迎新思想的習慣,使新知識新思想可以源源進來」。 李大釗亦在《北京的「華嚴」》一文中表達了對事態的高度關注,並指出:「他們對於自己的生命,比那些醉生夢死的青年,歷仕五朝的元老還親切的多呢。」

傅斯年在《心氣薄弱之中國人》中儘管將梁濟和辜鴻銘、張勳並列為守舊的象徵,但文章同時也指出:「任憑他是什麼主義,只要有主義就比沒有主義好。就是他主義是辜湯生、梁巨川、張勳……都可以,總比見風使舵好。」[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