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桧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桧溪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地处永善县东北部,东与细沙乡相连,南与团结乡毗邻,西与四川省渡口、谷米两乡隔金沙江相望,北与青胜乡接壤。区域面积91.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17890人。

清雍正六年(1728年),建县后属分防副官村辖。民国时期,先后为区、镇,下辖10保。1950年,为永善第六区。1969年4月,复归永善县,为桧溪公社。1984年,改区。1988年,改乡。2002年10月,改桧溪镇。截至2020年6月,桧溪镇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

2019年,桧溪镇有工业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个。[1]

自然资源

桧溪镇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全镇六个行政村除桧溪村外其余均有原始森林。盛产林、果、竹等经济作物,柳杉、脐橙、槟麻、筇竹等极为丰富,金江白魔芋更是饮誉中外。

野生食用菌、药材品种繁多。桧溪小河横贯全镇,往西注入金沙江,水利资源丰富。桧溪区位优势明显,是两省五县七乡农特产品集散地,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煤矿资源蕴藏量大,是全县煤炭基地。桧溪山川俊美,有簸箕转转河,望乡台,溶洞等自然旅游资源。

桧溪镇资源丰富。境内蕴藏大量煤炭资源,是永善县主要煤源,有年产煤3万吨的煤矿2个。农特产品中的白魔芋、竹笋、苦丁茶、生姜、小辣椒、花生、碗豆、萝卜等,以其风味独特,品质优良而享誉中外。

桧溪镇现有猕猴桃120亩,镇党委政府已把发展状大该产业列入全年工作计划。计划新种植猕猴桃1000亩,培养种植大户1户50亩。

区位优势

桧溪镇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境内最高海拔2010米,最低海拔348米,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2℃,年平均气温16.8℃,无霜期280-310天,年平均降雨量820mm,年日照1400小时,以黄红壤、沙壤土为主,微酸性,立体气候特征突出,四季分明,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是典型的立体气候农业镇。

东与细沙乡相连,南与团结乡毗邻,北与青胜乡接壤,西与四川省渡口、谷米两乡隔江(金沙江)相望。是永善县的北大门,北部片区的交通枢纽、经贸文化中心和有名的农特产品集散地。[2]

地理环境

境内分二半山区和江边河谷地区,夏热冬寒,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江边河谷地区气候炎热易旱,二半山区气候温凉易涝,有"天干三日江边叫,下雨三天高山闹"之戏说。

全镇幅员面积91.23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105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居住着汉、奕、苗等民族,以汉族为主,现有住户3823户,17227人。集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有老街古巷820米,宽12余米的新街一条长582米;全镇有耕地16975亩,人均耕地1.2亩,其中旱地13655亩,水田3320亩,有林地72580亩,森林覆盖率达46.8%,有经济林5240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豆类等粮食作物,经济林果有桐、乌桕、核桃、脐橙、枇杷、茶叶、花椒;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魔芋、生姜、辣椒、蔬菜等。农业支柱产业为魔芋、水果、生猪、蔬菜、竹。

历史沿革

桧溪曾是金沙江航运和通省大道的必经之地,川流不息的船队和商旅从这里走出群山进入锦绣的四川盆地。

明朝万历年间,桧溪以地形四面高、中间低得名"窝心里"。明末清初开始赶集,因来往客商众多,形成了辐射金沙江两岸,滇川两省五县七乡(镇)的集市,"窝心里"因此更名为兴隆场。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小河两岸盛长满桧树,嫌兴隆场名字太俗,就以环绕小镇的两侧长满桧树的小河为名,改称桧溪。

桧溪原为土司地,阿兴土奕安永长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化渝苗奕有功,授阿兴土千户之职,给印信,驻防桧溪。雍正八年(1730),安永长被吞都德昌之土舍木谷四哥等挟怨杀害,由子安天柱袭,后世袭至嘉庆七年(1802)。安土司后裔于嘉庆十六年(1811)十月十九日,在桧溪街背后其祖坟地竖立两棵整石"望柱"擎天而立,雕刻栩栩如生,雄伟壮观,高达13米,直径0.7米,给古墓增添了俊美与雄奇。

民俗文化

桧溪镇历史悠久,山川俊美。明朝万历年间,桧溪以地形四面高、中间低得名"窝心里"。明末清初开始赶集,更名为"兴隆场"。桧溪小河直穿境内,往西注入金沙江,清朝康熙年间,以小河两岸盛长桧树改称桧溪。桧溪原为土司地,1988年5月改为乡,2002年10月撤乡设镇。桧溪镇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名胜古迹众多。临江而立的桧溪头道岩古驿道,距今有数百年的历史;坐落于桧溪四街的安土司衙门,占地面积2850平方米,为内、中、外三重堂的全木性框架结构,内堂建筑的二重楼石碉,现今保存完好,保存较为完好的还有黑神庙、灶王庙、财神庙。建于清朝嘉庆16年,座落于桧溪强胜村坟山湾的高13米的两根整石望柱和雕刻栩栩如生的数冢古墓,为市级文物。境内风景优美,拥有永胜将军岩、河家湾溶洞、人头山、簸箕转转河、望乡台等多处观光景点,新建的金沙江特大桥和桧溪湾大桥相融一体形成桧溪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向家坝淹没桧溪部分集镇,届时可形成澄清的湖面5平方公里,"一桥飞架南北,高峡出平湖"的壮景将在这里实现,新兴的湖滨旅游集镇将在这里落成。

桧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容积,有永善最早的学校和书院,有文庙、川庙、关帝庙、灶王庙、财神庙、黑神庙、万寿宫、愚王宫等许多寺庙。李雁宾、廖月江、蒋永尊等名人均出自桧溪。民国时期,有"袍歌会"、"童善社"。每逢街场,戏台上川剧更令人留念往返。镇内人文景观有烈女贞节牌坊、土司衙门、金沙江特大桥、五步桥;自然景观有永胜人头山、何家湾溶洞、簸箕转转河、大板厂原始森林;历史文化有戏剧、川剧、快板、说评书、舞狮、龙灯、打鼓草民歌、民间山歌以及许多形象生动的民间故事传说。遍布镇内的古迹,选材精道的强胜古雕堡,临江而立的头道岩古驿道,险象环生的灵口古庙群,依稀可寻的古镇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无不显示着古镇的风韵和魅力。

现代农业

按照桧溪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农村改革,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先进生产手段、现代管理方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农产品名优品牌,形成独具特色、市场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根本转变,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力度,开展技术服务,加强科普及技术下乡活动,引导农民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造就一批有知识、有文化、掌握现代农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重点加大经济林果、蔬菜、畜牧养殖的科技培训力度,加强与农业局、科技局的联系,聘请农科人员对农民适时开展修剪、病虫害防治、水果套袋,果园土、肥、水管理等培训,提高农民种植和管理水平,同时在水稻高产栽培、魔芋规范化种植等技术培训上下功夫,使农民掌握科学种植技术,逐步增加农民收入。

人口卫生

全镇辖桧溪村、强胜村、源胜村、簸箕村、永胜村、得胜村6个村委会,57个自然村,105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823户,17227人, 其中男性9475人,女性7752人;农业人口3334户,14293人;居住着汉、彝、苗等九个民族。

已建镇级卫生院1个,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村级卫生室6个。镇、村卫生所的建立,为桧溪群众提供了方便、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小病在村卫生室,大病进镇卫生院。已基本形成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

基础设施

到2006年底,全镇实施了灌溉主干渠27.3千米,田间沟渠49.6千米,水利化程度15%;实施抗旱水池253个,蓄水量46500立方米,实施人畜饮水工程23件,覆盖15360人。通过实施农网改造工程、无电人口通电工程,4个村用上了稳定电,通电率66%。抓住通达工程、整村推进等机遇,修通了通村公路8条,共计54千米,未通路的村民小组63个,通路率60%;沼气池实施247口;村级小学危房改造4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2个;实施新街一条,宽12米,长582米,实施老街道改造1350米;有移动手机塔3个,联通手机塔2个,电信大灵通塔1个,小灵通塔7个,电话覆盖率36%;农户自行安装电视地面接收器3058面,电视覆盖率80%。[3]

旅游资源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辉映着强胜新农村示范点"锦绣生态园"。一座座洁白漂亮的屋舍掩映在葱郁的经济林中,一口口闪着灵光的抗旱水池辉映着写满丰收和喜悦的田野,微风轻徐,果实欲坠。这里四季花果飘香,常年蔬菜不断,一流口感、一流品质的提子葡萄等你品尝,香甜脆嫩的油桃、硕大的五星枇杷待你采摘,黄澄澄的千亩脐橙园等你来观光,四季时鲜蔬菜任你挑选;这片土地充满神奇和希望,这里的各族人民热情而好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