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路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桃園路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地處蓮湖區西部,東至勞動路西沿與西關、環城西路街道接壤,南至南二環西段(以老機場北圍牆為界)與西關街道、土門街道相接,西至西二環、豐收路與土門街道、棗園街道為鄰,北以隴海鐵路、西二環、大興西路為界與紅廟坡街道、未央區毗鄰,總面積8.4平方千米。桃園路街道因轄區主要道路桃園路而得名。境內有唐代絲綢之路起點開遠門遺址。開遠門是隋唐長安郭城西城牆最北的一座城門,也是隋唐絲綢之路的起點。門內有中國最早的基督教教堂景教寺,在該寺立有著名的國寶級文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作為隋唐長安郭城西面的通衢大門,開遠門見證過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截至2020年6月,桃園路街道轄18個社區。2011年,桃園路街道總人口10.66萬人,工業總產值達到176.7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4億元,財政總收入5.9億元,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9.8億元,各類存款餘額35.7億元。[1]
中文名: 桃園路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
地理位置: 蓮湖區西部
面 積: 8.4 km²
下轄地區: 18個社區
政府駐地: 西二環大土門坊13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077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10.66萬人(2011年)
目錄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因轄區主要道路桃園路而得名。
建置沿革
1949年,屬西安市第12區,後為阿房區土門街道的一部分。
1959年4月,始設桃園路街道。
1962年,改公社。
1965年10月,劃歸蓮湖區。
1966年,改名長青路公社。
1978年,復設桃園路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轄勞動一坊、勞動二坊、桃園一坊、桃園二坊、桃園三坊、大土門、延光、馬軍寨、金光門、灃鎬東路、大興西路、灃惠北路、任家口、馬軍寨新苑、進豐、西十里舖、郭家口、雙府18個居民委員會,大土門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3個居民小組、2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桃園路街道轄18個社區。辦事處駐西二環大土門坊13號。
地理環境
桃園路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西部,東至勞動路西沿與西關街道、環城西路街道接壤,南至南二環西段(以老機場北圍牆為界)與西關街道、土門街道相接,西至西二環、豐收路與土門街道、棗園街道為鄰,北以隴海鐵路、西二環、大興西路為界與紅廟坡街道、未央區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5.6千米,總面積8.4平方千米。距區人民政府5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轄區總人口10.66萬人,城鎮化率100%。另有流動人口6766人。總人口中,男性5.5萬人,占51.6%;女性5.16萬人,占48.4%;14歲以下1.17萬人,占11.0%;15—64歲8.17萬人,占76.6%;65歲以上1.32萬人,占12.4%。2011年,桃園路街道人口出生率5.13‰,人口死亡率2.37‰,人口自然增長率2.7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萬人。
經濟
綜述
建國前,桃園路街道境內一片農田,人煙稀少,只有馬軍寨、任家口、土門村、西十里舖、郭家口、任家莊、二府莊、鄧家村幾個小村莊。1953年10月,政務院副總理李富春、國家一機部副部長段君毅與蘇聯專家親蒞西安籌建西電公司所屬各廠。1954年,「一五」計劃期間156項重點項目的西安高壓開關廠、西安高壓電瓷廠(2項)、西安電力電容器廠、西安絕緣材料廠5個項目在轄境全面動工建設,並相繼建成西安變壓器廠、西安電力整流器廠、西安電纜廠、西安重型電爐廠、西安電器設備製造廠、西安微電機廠等企業,成為全國高壓超高壓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為主的科研、生產重要基地,被譽為西安電工城。2011年,桃園路街道財政總收入5.9億元,比上年增長46.1%。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28億元,增值稅1.90億元,企業所得稅1.15億元,個人所得稅0.09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5.16%、30.98%、116.69%、17.42%。人均財政收入收入1778元,比上年增長11.3%。
第二產業
2011年,桃園路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176.7億元,比上年減少7.4%,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8.2%。2011年,桃園路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工1.7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3.4億元,比上年減少8.2%;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其中100億元以上的1家。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商業網點2081個,職工10900人。已成為國家(省級)海鮮、副食品等專業交易市場和商品集散地;2家大型連鎖超市相繼落戶境內。2011年,桃園路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3.4億元,比上年增長2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3億元,比上年增長18.5%。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郵政網點5個。電信服務網點1個,移動服務網點3個,聯通服務網點2個。 2011年,桃園路街道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9.8億元,比上年增長30.6%。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5.7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各項貸款餘額39.3億元,比上年增長8.5%。
交通運輸
桃園路街道境內有大小街巷11條,幹道5條。有1、9、12、201、301路公共汽車,101、102、103路電車穿越境區,灃惠渠縱貫南北,隴海鐵路橫穿東西。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幼兒園14所;小學8所,在校生7279人,專任教師34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高職(專科)院校2所。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文化藝術團體5個,文化事業單位2個,電影放映單位4個,電影院7座,座位537個,年放映231場次,觀眾達1.54萬人次。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體育場地6個。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3.4%。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桃園路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8個,其中三級乙等綜合醫院1個,衛生院1個;病床935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400張。專業衛生人員593人,其中執業醫師221人,註冊護士284人。2011年,桃園路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2.5萬人次,住院手術6273台次,出院病人1.86萬人次。
社會保障
2011年,桃園路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31戶,人數1261人,支出450.2萬元,月人均297.5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9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11萬元,比上年增長23%。2011年度實現就業再就業2244人,完成年目標任務119.3%;新增就業人員2244人,有76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52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全年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505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02萬人。
歷史文化
開遠門
開遠門建於隋初。隋代稱開遠門,唐代改名安遠門。名為「開遠」,可能意在表明隋唐帝國有向西拓展領土的需要。開遠門下有3門道,唐永徽五年(654年)門洞上建城樓。《唐代長安辭典》載,開遠門故址在西安西郊原大土門村。大土門村位置在今大慶路與西二環交界處南,而開遠門遺址位於此村中心。開遠門向東,依次與皇城安福門、延喜門,郭城通化門相對,並與宮城前橫街處於一條直線。開遠門內的東西大街,叫做安福門街,是聯通開遠門與皇城安福門的大街。據日本學者足立喜六的實測和文獻對比,安福門大街寬廣百步,約為150公尺。連通開遠門和安福門的這條街道,不僅是外郭城開遠門直達皇城城門的交通要道,且兼有宮城和皇城西面廣場的功能。開遠門是隋唐長安絲綢之路的起點,距長安城的國際貿易市場西市僅有兩坊的距離,門外豎有里程碑「立堠」,上題「西極道九千九百里」,不言萬里,表示遠遊之人不為萬里之行。儘管立堠不言萬里,但據《資治通鑑》記載,「是時中國盛強,自安遠門西盡唐境萬二千里」,說明開遠門外有直通西域的大道。當時,只要提起從長安到西域去的里程,大多從開遠門計起。唐天寶八年(749年),在開遠門外建「振旅亭」,用以表示等待西征的戰士歸來。唐長安城作為當時的國際大都市,對外交通尤為便利,外郭城門作為進出都城的主要通道,成為長安對外交通的關節點。開遠門就是連接絲綢之路和城內的通衢上的節點。隋唐時期,以長安為起點的絲綢之路,從開遠門出發西行,經河西走廊,出敦煌再西行,通往中亞、西亞和歐洲。就是通過這條絲綢之路,從長安開遠門以駝隊將中國大批的瓷器、絲綢等運往西域各國及地區,而西域的「胡商」,也通過這條絲路帶了香料、珠寶、藥物等運往長安,這些貨物主要集中在離開遠門不遠的西市售賣。開遠門內南側是義寧坊,北側是普寧坊。其中,普寧坊西街曾是西漢「辟雍」舊址。北宋人宋敏求所著《長安志·普寧坊》記載,坊西街「次東,漢辟雍」。辟雍也作璧雍,本為西周天子為教育貴族子弟設立的大學,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環為名。漢代的辟雍已經由西周時的教育場所,變為「行禮樂,宣教化」的禮制建築。西漢辟雍建於漢平帝元始四年(4年),位於漢長安城南的安門外以東,建築形制為外圓內方型,四周環繞水溝。開遠門外建有夕月壇、白帝壇。史載,隋開皇初置夕月壇於開遠門外,每逢秋分祭月,唐代延續這一制度,夕月壇在開遠門外一里半道北。史載白帝壇在開遠門外道南,每年立秋時祭白帝。開遠門內南側義寧坊南門之東,有隋代宰相高熲的居所。高熲(?—607年),字昡玄,隋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他為人精明強幹,文武兼備。隋初,他官拜尚書左僕射,曾兼任營建新都(大興城)大監。開皇初年,高熲與裴政、楊素修制定刑律,廢除諸多殘忍酷刑。高熲任宰相長達20年之久,並輔佐當時的晉王楊廣滅陳國,並因為功勳卓著,被封上柱國,並封齊國公。大興城建好之後,他的居所就在開遠門內義寧坊。唐長安普寧坊西南隅靠近開遠門處,有唐初名將李勣宅。李勣(594—669年),曹州離狐(今山東東明東南)人。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唐武德初年,賜姓李,永徽年間,為避太宗諱,改單名勣。貞觀時以戰功封英國公,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唐高宗永徽年初,任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尚書左僕射等職。
景教寺
開遠門內有一座波斯胡廟,位於義寧坊內十字街的東北角,是目前可考的基督教傳入中國後最早建立的教堂。貞觀十二年(638年),唐太宗為從波斯來的大秦國(羅馬)僧人阿羅本在長安義寧坊建立景教寺,天寶四年(745年)改稱大秦寺。這是基督教在中國的最早流傳。由於當時把波斯人、大食(阿拉伯帝國)人稱為「胡人」,又因為景教是從波斯傳入,故稱其為波斯胡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在該寺立有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碑中詳細記載了景教的教義,以及阿羅本來長安布道受唐太宗優遇與景教在中國流傳的情況。《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現存於西安碑林博物館。
視頻
桃源最美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