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桃园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园位于台湾省西北部,与新北市、新竹县、宜兰县相邻。截至2015年,桃园市面积1220.954平方公里,共划分为13区。

桃园市市区以桃园区与中坜区为主,一般习惯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为北桃园和南桃园。由于毗邻台北都会区及多项重大公共建设、投资皆位于桃园,形成桃园中坜都会区。桃园为闽、客、外省、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地区,也因为工业发达,同时也是台湾引入外籍劳工人数最多的县市。

2014年12月25日,由桃园县升格为桃园市,是台湾省的“六都”之一。[1]

2017年,桃园市常住人口210万人,GDP总量2990.09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为14.239万元人民币。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桃园市位于中国东南、台湾岛西北部,市中心点位于北纬25°10’0”、东经121°24’0”,东南以达观山、绷绷山与新北市、宜兰县分界,西南以雪臼山、李栋山与新竹县之尖石乡接壤,林口台地和龟仑岭突起于市境东北,为台北盆地与桃园台地之天然区划。桃园市中心位置为平镇区平安里,极东为复兴区栖兰山,极西为新屋区蚵壳港,极南为复兴区西丘斯山,极北为芦竹区坑子口。

地貌

桃园市大部分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台地,地形呈西北向东南之狭长形,临山面海,自石门水库起经大溪区东北出市境之大汉溪,将桃园市划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部分为标高300米以上之丘陵地、阶地及山岳,地势向东南渐次升高,山势峻峭,河谷窄狭。西北部地势则较为平缓,台地、阶地甚为发达,河流短而呈放射状入海。雪白山为桃园市最高峰,海拔2444.305米。[2]

地质

桃园台地各台地由砾石层构成,一般常以“台地砾层”来称呼,也有学者以“红土台地堆积层”称之。这些红土砾石层也常被细分成不同地层,即店子湖层,中坜层及桃园层。这些地层的岩性相差不大,主要由下部的砾石层与上部的红土层组成,砾石主要为白色石英岩、暗灰色硅质砂岩、浅灰色砂岩。断层部分,桃园市之断层均分布于东半部丘陵地与山区,至于西半部人口密集之平原地区则未有断层分布。

气候

桃园市除东南山区外,全境属副热带季风气候。桃园市气候受到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最大。东北季风始于十月下旬,至翌年三月,风力强,气温低。西南季风始于五月至九月,风力较弱,天气较晴朗,但午后多雷阵雨,尤其七月至九月常有台风。

年雨量在1500至2000毫米(山区2000至4000毫米),以夏季较多,冬季较少,但降雨日数反以冬季为多。全年平均温度约为摄氏23度,夏季平均29度,冬季平均约16度,全年平均湿度为89度左右。

水文

桃园市有河流二十余条,但除了大汉溪外,其余均为切割各台地的小河,这些河流流路短,水量少,较无航运价值,其中长度最长的为老街溪,流域面积最大的为南崁溪。

桃园市的海岸北起芦竹区海湖附近,西南至新屋区蚵壳港,呈东北东-西南西走向,略呈向外凸的弧形,曲折度不大,仅各河口附近有凹入的河口或潟湖地形,缺乏天然良港,市内两大渔港竹围渔港及永安渔港则为人工围筑防波堤而成。

自然资源

动物资源

2002年,“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曾于桃园市境内进行六类野生动物的调查,依其生物特性、海拔高度、栖地类型以及行政区域的考量,分别选择26至81个不等的调查样区;结果共计发现哺乳类36种、鸟类167种、爬虫类37种、两栖类25种、淡水鱼类47种及蝴蝶类143种。野生动物方面,台湾黑熊猕猴帝雉水鹿已被列为国家保育物种。部分山区另在插天山自然保留区与栖兰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的划设范围内。

桃园高荣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杨梅区,是一处人造埤塘;该处有稳定数量的台北赤蛙等动物栖息,2012年3月3日公告为野生动物保护区。

植物资源

桃园市山区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成立于1986年达观山自然保护区属于国有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育有红桧群扁柏青枫山毛榉阔叶混合林以及天然林等树种,其中深受关注的是区内的22株神木,其树龄高达500至3000年不等,散布于全长3.7公里的景观步道旁。

桃园市滨海部分,桃园市新屋区、观音区沿岸的藻礁地形,是以无节珊瑚藻类为主,经由钙化作用沉积碳酸钙所建造之礁体,是全台湾面积最大的藻礁地形。曾拥有27公里藻礁海岸的桃园市,惜因工业污染的影响,桃园观新藻礁野生动物保护区。 [7]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7月底,桃园市总人口数已达2050600人,整体活动口估达250万人以上,其中外籍劳工人口高达7万3千余人、外籍配偶与大陆港澳地区等新住民近4万9千余人。桃园市市民平均年龄为35.86 岁,具生产力者的青壮年为大宗,劳动力(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7成。

桃园市的人口于1996年达于成长巅峰,其后又有逐渐趋缓现象;但成长率均维持在0.560%~ 1.70%间,相较于台湾地区逐年递减的平均人口成长率来看,桃园市几乎呈现1~4倍的成长趋势。2013年桃园市净移入人口达8077人,2014年1至9月,净移入人口已有8449人,是全台之冠。

截至2015年底,以地区来看,桃园市共有8个行政区的人口数在10万以上,其中桃园区人口超过41万,而中坜区的人口也超过38万人,为市内人口最密集的区域,同时桃园区也是全台人口最多的“区”第二名,人口数甚至超过嘉义市、基隆市等省辖市;复兴区则因地处山区,为市内人口最稀少的区域。

民族

桃园市位居北台湾闽、客族群交会的关键位置。北桃园及观音区的草漯地区,为闽南人聚居区;多为漳州移民后代,桃园景福宫主祀开漳圣王,为桃园当地重要的信仰中心。南桃园则为客家聚落,桃园拥有近80万客家人,拥有全台最多的客家人口。

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后,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军眷迁移至桃园市,境内曾有高达86处的眷村,总数居全台之冠,后多数眷村已拆除改建为国宅。复兴区为桃园市唯一的山地原住民区,其居民以泰雅族原住民为主。台湾的东南亚移民渐多,包括外籍配偶、外籍劳工等,又被称为新住民;桃园市外籍配偶人数仅次于新北市、台北市、高雄市,为全台湾地区第四名县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