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树熊猴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树熊猴属
树熊猴属
原圖鏈接

中文名:树熊猴属
拉丁学名:Perodicticus
别名:波特懒猴属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哺乳纲
亚纲:真兽亚纲
目:灵长目
亚目:原猴亚目
科:懒猴科
属:树熊猴属
种:3种
命名者及年代:Bennett, 1830
保护级别无危:(LC)2种、近危(NT)1种 IUCN标准
英文名称:pottos

树熊猴属(学名:Perodicticus)[1]:是灵长目、懒猴科、树熊猴属的一属原猴,有三个物种,与金熊猴和假熊猴是近亲。体长为30-40厘米,尾长3-10厘米,最重可达1.5千克。身体细长,四肢长,前肢和后肢的长度几乎相等。具有大眼睛,没有毛的圆形小耳朵。被毛很浓密卷曲,灰褐色。它们还具有其他懒猴科动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湿鼻子和牙梳。栖息于热带非洲的雨林中,是夜行动物,树栖,行动迟缓,白天在树叶丛中睡觉,几乎不到地面上活动。其肩胛处长有一突起,遇到攻击时,它便弓起身体,使敌人只能咬它的肩部,而其长而尖的骨头这时便突出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食性为65%水果,21%树汁和10%的昆虫,偶尔也捕捉蝙蝠和小鸟。从几内亚肯尼亚乌干达都有分布。

物种学史

生物学家格鲁布(Grubb)等人(2003年)认为树熊猴是单属单种,有三个亚种:Perodicticus potto potto,P. p.edwardsi和P. p. ibeanus。200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所有树熊猴都归为“Perodicticus potto”一个物种,其中包括三个亚种。但是,根据形态和遗传数据,IUCN SSC灵长类动物专家组已识别出三种不同的树熊猴物种。来自线粒体DNA的数据表明,东非亚种、西非亚种和中非亚种实际上属于物种名称(Pozzi等人,2015年),这一发现得到了体型和头骨形态的明显差异的支持(Stump 2005)。 因此,它们已经被视为完整独立的物种(Nekaris,2013年)。 在加纳共和国境内的沃尔特河(Volta River)以东的物种可能具有物种地位(Stump 2005,Oates 2011),但在这之前,典型的指名亚种(P. p. potto)与其他二个亚种均被认为是亚种。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森林中,在雨林茂密的植被中发现。它们可以生活在从沿海和低地森林到中海拔山区森林的各种栖息地中,并且可以栖息在原始或次生森林中。它们占据了从海平面到2089米海拔高度的森林。通常,在5-30米高的树木中发现树熊猴。

生活习性

雄性树熊猴的家域与数种雌性的家域重叠,表明树熊猴是杂交性的。领地很大,用尿液和腺体分泌物标记。强烈防范同性入侵者。雌性会把自己的部分领地赠送给女儿,但是儿子们会在成熟时离开母亲的领地。当雄性和雌性的树熊猴相遇时,它们可能会进行求偶仪式,包括舔舔,用爪子和牙齿互相修饰以及互相标记气味。这些仪式通常在两个都倒挂在树枝上时进行。树栖,夜行性。主要是单体活动的动物,但雌性则带着年幼的猴仔。主要以昆虫和鸟为食,有时吃野果。树熊猴不能逃跑,所以其肩胛处长有一突起,遇到攻击时,它便弓起身体,使敌人只能咬它的肩部,而其长而尖的骨头这时便突出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形态特征

树熊猴体长30-40厘米,尾长3-10厘米,体重在600-1600克之间。毛发卷曲,灰褐色。在性别上是单态无差异的。树熊猴身体细长,四肢长,前肢和后肢的长度几乎相等。具有大眼睛,没有毛的圆形小耳朵。被毛很浓密,从棕色到灰色不等。它们还具有其他懒猴科动物的共同特征,例如湿鼻子、牙梳和马桶爪。除了后脚第二个手指上的尖利的马桶爪,其他的指甲都是扁平的。食指仅有残留。手和脚上残留的第二个趾和对生的拇趾,形成了一个极好的对树木支撑的抓握力。这个抓握的能力适应其他的包括高度灵活的腕部和踝关节,以及在肢体血管中存在血管束,从而在动物不活动时允许血液循环至收缩的肌肉(视网膜偏大)。树熊猴的足还具有一个“肩胛骨盾”,由延伸到动物身体轮廓上方的颈椎细长棘构成。脊椎被厚厚的皮肤和皮毛覆盖。触须斑块也分散在毛皮的该区域中。据信,“肩胛骨盾”区起着防御天敌和其他树熊猴的作用,并可能刺激伴侣的生殖器分泌。较小的成年树熊猴在其分布范围内占据较温暖,低海拔的栖息地,较大的树熊猴在其范围内占据较凉的高海拔栖息地(伯格曼法则)。在整个范围内,树熊猴在体重,体型,皮骨和眼皮颜色方面会有所不同。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贝宁、科特迪瓦、加纳、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和多哥。 疑似存在:冈比亚和几内亚比绍。

繁殖方式

作为求偶仪式的一部分,树熊猴经常会聚在一起,互相修饰。当它们倒挂在树枝上时,经常执行此操作。修饰包括舔,用梳理的爪子和牙齿梳理皮毛,并用气味腺涂抹。会倒吊在树枝上时面对面交配。繁殖季节随树熊猴生活的地区的不同而不同。非洲中部的在8月至来年1月之间出生,因此断奶期间会出现在果实最丰富的期间。雌性卵巢周期的持续时间为37-39天,但尚不知道性接受的持续时间。妊娠期193-205天,每胎产1仔。刚出生时的树熊猴幼仔体重在30-52克之间。一般在120-180天断奶。幼仔在8-14个月大时达到成年大小和体重,并在18个月时达到性成熟。树熊猴幼仔最初将以每天3.19克的速度增长。幼仔出生时比较轻,但是与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它们的发育相对较好,因为它们必须爬到母亲的肚子上并紧贴毛皮,而无需任何母亲的处理。在头3-8天内会紧贴母亲的皮毛,因此很少携带。随着幼仔的成长,母亲会在夜间觅食时将幼仔悬挂并隐藏在树枝上,以“停放”幼仔,幼仔在白天睡觉。 在3-4个月大时,幼仔会在母亲的背上或后面跟着母亲觅食,通过从母亲那里获取食物和猎物。 雄性后代将与母亲同住,直到它们在6个月大时散去。雌性要和母亲同住,直到8个月大,然后才能继承母亲的部分领地。

保护现状

  •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
无危(LC)——2种;近危(NT)——1种。 [4] [7-8]

  • 种群现状

在野外生存的主要威胁是捕食、森林砍伐和人类狩猎。IUCN认为树熊猴是“风险较低/最不受关注的物种”,它们被列在《华盛顿公约》附录二和附录三之下。然而,很少有研究有效地记录了树熊猴的种群规模。与其他树栖灵长类动物相比,树熊猴(以及其他夜间活动的原猴类)受到的影响比其他树栖灵长类动物更严重,因为森林通常在白天被砍伐,而树熊猴在树上睡觉。由于它们行动缓慢,受到威胁时容易冻僵,很容易被烧毁或与树木一起被砍倒。

視訊

Zoo View Potto-Cincinnati Zoo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