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树地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树地瓜
t012a05381c9e88637a.jpg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601360&sid=274680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树地瓜

汉语拼音:Shù Dì Guā
别名:山枇杷、斑鸠食子、鸡眼睛《四川常用中草药》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胃经
功能:下乳
主治:用于乳汁不足

树地瓜,中药名。为桑科植物裂叶榕FicusgasparrinianaMiq.var.laceratifolia(Lévl.etVant.)Corner的果实。分布于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具有下乳之功效。用于乳汁不足。[1]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树地瓜

拼音名:Shù Dì Guā

别名: 山枇杷、斑鸠食子、鸡眼睛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gasparriniana Miq.var.lacerati-folia(Levl.et Vant.)Corner[F.laceratifolia Levl.et.Vant.]

出处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裂叶榕的果实。

采收和储藏

秋、冬季采收果实,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300m的山地林中或水边灌丛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南部、四川贵州云南

原形态

灌木或乔木状,高达3m。全株有乳汁;幼枝具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0.3-1cm,具毛;托叶披针形;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7Cm,宽2一6.Scm,上半部具不规则的齿裂或缺刻,有时不裂,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叶表面无毛,叶背沿叶脉有稀疏毛;侧脉4一7对,网脉明显。隐头花序(榕果)单生于叶检腋,球形或椭圆形,表面无毛或幼时有毛,顶口苞片直立,成熟时紫红色,长0.8-1.8cm,宽0.7-1.3cm,基生苞片3;雄花和瘿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具花被片3,雄蕊2;瘿花花柱短,房球形;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雌花无梗,花被片3-5,淡黄色,有棕黄色斑点。瘦果。花期5-7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果实紫红色或深紫色,球形或椭圆形,常见残存的苞片,横切面花序托内壁着生众多小瘦果,有时壁的上部还可见枯萎的雄花。气微香,味微甘、涩。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下乳。主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4g。[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树地瓜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树地瓜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