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栀子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栀子皮

中文名:栀子皮

学 名:Itoa orientalis Hems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侧膜胎座目

亚 目:茶亚目

科:风子科

族:大山拐枣族

属:栀子皮属

种:栀子皮

命名者及年代:Hemsl.,1901

栀子皮(zhī zǐ pí,学名:Itoa orientalis Hemsl.)是大风子科栀子皮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树皮光滑;幼枝淡灰色,皮孔明显,叶大型,薄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密生短柔毛,叶柄上面扁平,下面圆形,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越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500-1400米之间的阔叶林中。 材质良好,结构细密,供建筑、家具和器具等用;蜜源植物;叶大果大,庭园栽培供观赏。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1]

栀子皮形态特征

栀子皮, 落叶乔木,高8-20米;树皮灰色或浅灰色,光滑;幼枝淡灰色,皮孔明显,当年生枝有疏毛,老枝无毛。

叶大型,薄革质,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长13-40厘米,宽6-14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钝或近圆形,边缘有钝齿,上面深绿色,脉上有疏毛,下面淡绿色,密生短柔毛,中脉在上面稍凹,在下面突起,羽脉10-26对;叶柄长3-6厘米,上面扁平,下面圆形,有柔毛。

花单性,雌雄异株,稀杂性;花瓣缺;萼片4片,三角状卵形,长0.6-1.5厘米,外面有毡状毛;雄花比雌花小,圆锥花序,顶生,长4-8厘米,有柔毛;雄蕊多数,花丝短,无毛,花药黄色,椭圆形,2室;

雌花比雄花大,单生枝顶或叶腋,子房上位,圆球形,花柱短,6-8裂,稀4裂,有短毛。

蒴果大,椭圆形,长达9厘米,密被橙黄色绒毛,后变无毛,外果皮革质,内果皮为木质,从顶端向下及从基部向上6-8裂,稀4裂,中部联合,各裂片沿胎座从基部向上至中部又分裂为2瓣;

种子多数,长2-3厘米,宽约1厘米,周围有膜质翅。花期5-6月,果期9-10月。 [2]

栀子皮主要变种

光叶栀子皮(Itoa orientalis Hemsl. var.glabrescensC. Y. Wu ex G. S. Fan)和栀子皮的区别是:叶下面和叶柄近无毛至无毛,叶片通常比原变种小。花期3-6月,果期7-12月。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生于山地林中。

栀子皮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越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500-1400米之间的阔叶林中。

栀子皮生长习性

栀子皮 栀子皮适生于亚热带温暖湿润环境,其原产地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辖县西畴,北纬23°,海拔1340米,年平均气温15.9℃,最冷月(1月)气温8.5℃,绝对最低温-6.7℃,年降水量129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年日照1427小时。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山地黄壤,土层瘠薄,干燥。

1983年,栀子皮引种栽培地在云南昆明,海拔2000年山地缓坡台地,坡向西南,土壤为山地红壤,pH值为5-5.5,比较干燥贫瘠。

经历过1986年3月初的反春寒低温,日平均气温-0.2℃至-2.3℃,持续时间为72小时,绝对低温-5.6℃,还经历了1998-1999年冬春较长期的霜冻,栀子皮枝叶,盯梢产生了轻度冻害,低温过后,恢复了生长,也经历了1992年特大干旱,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其中旱季的3-4月份降水仅7.9毫米,严重的干旱,也给栀子皮带来了轻度的旱害,枝叶有少数黄落,当年书稿生长量下降。在雨水增多时,恢复了正常生长,且发育正常,开花结果,果实和种子都能成熟。

可见,栀子皮的适应能力很强,在维度北移近2°,海拔升高600米,年平均气温下降1.2℃,年降水量减少3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下降11%,年日照增多700小时的情况下,害经历了特殊的低温和干旱,仍能茁壮成长,生长发育正常,其适生范围并不局限与原产地的相似条件环境,而可以在比较大的范围,进行引种栽培。

栀子皮繁殖方法

栀子皮 插前处理:扦插用的栀子皮插条,剔除病、残、弱枝,剔除老叶片,留1-2片嫩叶,然后剪成长18-20厘米的插条,每根插条应保证留有3-4个叶芽眼,插条上端剪切成平茬,下端剪成斜面,插条用GGR溶液(6号ABT生根粉)浸泡处理,然后将插条放入浓度为0.01%或0.02%GGR溶液中浸泡6小时或12小时,插条浸泡至下端的第2节叶芽眼。

扦插:在3月中、下旬,将其处理好的栀子皮插条进行扦插,扦插前,先用工具打好引眼,在扦插时将插条两芽眼插入土中,一节叶芽眼露出地面,芽眼向上顺插,扦插完成后按紧、压实。一次性透彻浇水用地膜进行覆盖。扦插完成之后,要适时对扦插地进管理,当60-70%的插条开始发新芽,要适时揭开薄膜,即时搭建荫棚,荫棚高1.2米左右,通光度30-40%。进一步加强扦插试验地的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

10月份采集成熟的果实,置室内干燥处,下垫塑料薄膜或纸,晾干3-5天,果实开裂,脱出种子,筛去果壳杂质,记得纯净种子,种子有翅,鲜果出种率约20%,纯度70%,种子千粒重9.5克,每千克种子约10万粒。晾干的种子(不可曝晒)用布袋或陶罐装置,防止室内干燥通风处。种子无休眠期,次年早春播种,散播或条播,每平方米播种量3-5克,播后盖土覆草,保持土壤湿润,10-15天开始出苗,发芽率30%左右,幼苗移栽入容器,培育壮苗。

栀子皮主要价值

经济:材质良好,结构细密,供建筑、家具和器具等用;蜜源植物。

观赏:叶大果大,庭园栽培供观赏。

参考来源

  1. 栀子皮,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国植物志》 第52(1)卷 (1999) >> 066页 PDF >> 栀子皮 Itoa orient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