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柠檬草

中文名: 柠檬草

学   名: Cymbopogon citratus (DC.) Stapf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   科:黍亚科

族:高粱族

亚   族:须芒草亚族

属:香茅属

组:柠檬草组

命名者及年代: (DC.) Stapf,1906


柠檬草是禾本科、香茅属的多年生密丛型具香味草本。秆高达2米,粗壮,节下被白色蜡粉。叶鞘无毛,不向 外反卷,内面浅绿色;叶舌质厚,顶端长渐尖,平滑或边缘粗糙。伪圆锥花序具多次复合分枝,疏散,分枝细长,顶端下垂。无柄小穗线状披针形,第一颖背部扁平或下凹成槽,无脉,上部具窄翼,边缘有短纤毛;第二外稃狭小,花果期夏季,少见有开花者。 柠檬草广泛种植于热带地区,西印度群岛与非洲东部也有栽培。茎叶可提取柠檬香精油,供制香水、肥皂,并可食用,嫩茎叶为制咖喱调香料的原料; 药用有通络驱风之效。

目录

形态特点

多年生密丛型具香味草本。秆高达2米,粗壮,节下被白色蜡粉。叶鞘无毛,不向外反卷,内面浅绿色;叶舌质厚,长约1毫米;叶片长30-90厘米,宽5-15毫米,顶端长渐尖,平滑或边缘粗糙。伪圆锥花序具多次复合分枝,长约50厘米,疏散,分枝细长,顶端下垂;总状花序不等长,具3-4或5-6节,长约1.5厘米;总梗无毛;总状花序轴节间及小穗柄长2.5-4毫米,边缘疏生柔毛,顶端膨大或具齿裂。无柄小穗线状披针形,长5-6毫米,宽约0.7毫米;第一颖背部扁平或下凹成槽,无脉,上部具窄翼,边缘有短纤毛;第二外稃狭小,长约3毫米,先端具2微齿,无芒或具长约0.2毫米之芒尖。有柄小穗长4.5-5毫米。花果期夏季,少见有开花者。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应性极强,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喜光照充分,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以较为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柠檬草喜高温、水分充分的地域,柠檬草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域。柠檬草多为丛生,因此野生的柠檬草通常都成簇出现。

分布范围

柠檬草广泛种植于热带地区,主要栽培于西印度群岛与非洲东部还有中国。在中国广东、海南和台湾有栽培。 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省。

栽培技术

选地柠檬香茅草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通常土壤都可以栽培,但碱土、沙土不宜栽培。怕旱,不宜重茬,前茬谷类、豆类、蔬菜为好。

整地:翻地20厘米,翻前施入农家肥,垄作行距40厘米一50厘米,或作成平畦。由于种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细。

栽植':盆栽采用分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宜播方式有条播或撒播。春天播种在终霜结束前6天—8天为好,为了市场均衡供应,可以每10天一15天播种一批,为了冬天上市,播种时间应在初霜期前80天一90天。为了一次出全苗,播种的时候要保征土壤有一定的湿度,覆土要淡,要镇压。

采收:采油用的最好在种植后过3至4个月进行第一次刈割,在这之后每过40天到50天刈割一次,一年可进行3回~4回收获,过三四年要移栽,调理用的叶子是利用叶的基部。[1]

主要价值

茎叶提取柠檬香精油,供制香水、肥皂,并可食用,嫩茎叶为制咖喱调香料的原料; 药用有通络驱风之效。

药用

柠檬草有健胃、利尿、防止贫血及滋润皮肤,据印度的传统医术中视柠檬草为治疗百病的药用植物,由此可看出柠檬草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的。气味芬芳而且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从古至今受到医家的推崇。可调节油脂分泌,有益于油性肤质和发质,可加入水中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柠檬草具抗菌能力,可治疗霍乱、急性胃肠炎及慢性腹泻,滋润肌肤有助于女性养颜美容之用。减轻感冒症状,可治胃痛、腹痛、头痛、发烧解除头痛、发热、疱疹等,利尿解毒,消除水肿及多余脂肪。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亦是美容美发的佳品。调节油脂分泌,有益于油性肤质和发质,可加入水中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食用 泰国菜,有一股柠檬清凉淡爽的香味,属于适合泰式料理,常见于泰国菜。气味芬芳而且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从古至今受到医家的推崇。平日饮用,有效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效果。 常应用于海南鸡饭、泰式冬阴功汤等。

参考资料

  1. [1],柠檬草(香茅)的种植方法 植物之家,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