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柘木 |
柘木又名桑柘木,桑科植物,為我國歷史上著名名貴木料,大多歷史文獻都有記載,柘木一般不作為家具用材,因其名桑柘,桑與傷或喪諧音。很多地方忌諱。按生長環境分為「山柘」「本地柘」; 山柘指山上生長的料---如山東一帶的料。「本地柘」特指蘇北平原地帶,柘木油性大,生長較快,特別是當年的枝條,生長特別快。柘木葉在很多地方用於養幼蠶,所以稱桑柘木。另具中藥價值,有化瘀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在我國多省都有分布。[1]
中文學名 | 柘木 | 科 | 桑科 |
別稱 | 柘桑 黃金木 | 屬 | 柘屬 |
界 | 植物界 | 種 | 柘木 |
門 | 被子植物門 | 分布區域 | 山東和江蘇北部,河北一帶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用量 | 內服:煎湯,15-60g |
目 | 蕁麻目 |
功能
滋養血脈,調益脾胃。[2]
主治
虛損,婦女崩中血結,瘧疾。[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60g。外用:適量,煎水洗。
主要價值
- 韌皮纖維為優質造紙原料;根皮入藥,有清熱、涼血、通筋絡之功效;木材為黃色染料;葉為幼蠶飼料;聚合果[註 1]成熟可以生食,也可釀酒。
- 柘樹的木材味甘,溫,無毒。入肝、脾二經。化瘀止血,清肝明目,截瘧。治崩漏,飛絲入目,瘧疾。
- 內服1-2兩煎湯,外用:煎水洗。
形態特徵
植物柘樹,別名柘《詩經》,柘桑(《淮南子》高誘注),文章樹《清異錄》,灰桑樹《淮陰縣誌》,黃疸樹、刺釘《浙江民間常用草藥》,九重皮、大丁癀《福建中草藥》,刺桑、奶桑《貴州草藥》,痄腮樹、黃龍蛻殼《雲南中草藥》,鐵骨子(河南),柘骨針、棘針樹(江蘇),柘刺(浙江、江蘇、安徽),老虎肝、雙騰、尖尾風、黃桑(廣西)。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米。小枝暗綠褐色,具堅硬棘刺,刺長5-35毫米。單葉互生;葉柄長0.5-2厘米;托葉側生,分離;葉片近革質,卵圓形或倒卵形,長5-13厘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或3裂,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幼時兩面均有毛,成長後除下面主脈略有毛,余均光滑無毛;基出脈3條,側脈4-5對;花單性,雌雄異株;均為球形頭狀花序,具短梗,單個或成對着生於葉腋;雄花花被片4,長圓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絲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線狀。聚花果球形,肉質,橘紅色或橙黃色,表面呈微皺縮,瘦果包裹在肉質的花被裡。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相關配伍
相關論述
注釋
- ↑ 「聚合果」:聚合果是由一朵花中多數離生雌蕊發育而成的果實,每一個雌蕊都形成一個獨立的小果,集生在膨大的花托上。聚合果根據小果的不同而分為聚合蓇葖果、聚合堅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