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柏家沟镇

柏家沟镇位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地处法库县城东部,东与铁岭市开原县、昌图县隔辽河相望,南与铁岭市铁岭县相邻,西接孟家镇,北与和平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106.32平方千米。

柏家沟镇旧时属开原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属法库县第二区;1991年8月,柏家沟乡撤乡设镇。截至2018年末,柏家沟镇户籍人口有21630人。截至2020年6月,柏家沟镇辖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柏家沟村。

2011年,柏家沟镇财政总收入3220万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00元。2018年,柏家沟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4个。[1]

目录

地理位置

柏家沟镇位于法库县城东17公里处,南与调兵山市相邻,东南与铁岭县相连,东与开原、昌图两市县隔辽河相望,北与和平乡接壤,地处沈阳、铁岭两市的五县(市)交界处;境内有柏家沟镇煤矿,邻近有铁煤集团大明一矿、二矿和铁岭县的高家煤矿、顾家房煤矿;新梨、秀梨、省道303三条省级路从境内穿过,村级柏油路四通八达,交通较方便。

自然状况

柏家沟镇现有31个自然屯,农户7300户,农业人口2.5万人,劳动力1.3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总数25018人。 耕地面积9.2万亩,是沈阳市重点工业乡镇和法库县重点产粮大镇之一。

乡镇企业有运输、农副贸易等业。农业主产玉米。

全柏家沟镇支柱产业有粮食、畜牧、劳务、输出、交通运输、风力发电和木材深加工六大产业。

2007年,全柏家沟镇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财政收入8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2]

历史沿革

柏家沟镇属法库县辖镇。1958年设柏家沟公社,1984年置乡,1991年建镇。

行政区划

柏家沟镇属于法库县辖镇。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辖柏家沟村、小沟村、刘大沟村、刘小船村、新立村、大六家村、小六家村、肖家街村、党家街村、龙家村、泡子沿村、夏堡村、小夏堡村、头台子村、东二台子村、前山村、蔡家沟村17个行政村。

2013年8月2日法库县对21个村、社区进行了调整,东二台子村、夏堡(含夏堡、泡子沿、小夏堡)村划归法库镇管辖。调整后的柏家沟镇辖柏家沟村、小沟村、刘大沟村、刘小船村、新立村、大六家村、小六家村、肖家街村、党家街村、龙家村、头台子村、前山村、蔡家沟村13个行政村。

城镇建设

柏家沟镇以环境整治和村屯绿化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以龙家村为示范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果,村屯环境治理坚持常抓不懈,村屯主要道路及其两侧基本达到了"四无"标准,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开展绿色村庄运动,"七边一地"全部绿化,共栽植树木28.2万株,成活率达91.8%,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人居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巩固和提高绿色村庄运动成果,搞好村屯的绿化和美化工作。以示范村为重点,发展以沼气为主的"四位一体"模式庭院经济200户。

党政建设

柏家沟镇机关政风行风颇具新意用"长、宽、高"标准衡量干部所谓"长"就是干部要区别于一般群众的专长,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新时期干部不仅要有"一身汉两腿泥"的艰苦奋斗精神,更要有掌握一门绝活,运用科技带领群众致富的专长;所谓"宽"就是干部的胸怀和眼界要宽,特别是在服务群众方面,不能局限于几件小事情就满足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着眼于群众的利益,谋划长远发展,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所谓"高"就是干部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要高,利益面前,先人后已,先公后私,诱惑面前,严格自律不为所动。

通过用"长、宽、高"标准要求干部,使干部都能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教育的目的,更好地促进今后工作的开展。[3]

经济发展

农业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做好农业富民文章。柏家沟镇本着因地制宜,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科学合理调整种植内部结构,以此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发展地膜花生10000亩、三樱椒3000亩、地瓜3000亩、五味子3000亩、地膜香瓜1000亩、水稻育种3000亩、甘草、食用茵等经济作物1000亩。建立专业合作社一个,专业协会2个,为农民提供信息、科技、销售等服务。同时抓好粮食生产,提高单产,增加单位面积效益。

畜牧业

要重点抓好养殖小区和大户的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计划发展小区6个、大户50个,通过小区和大户的发展,拉动全镇畜牧业快速发展。落实好退耕还林政策,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2009年柏家沟镇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确保农民增收。在种植业生产上,以发展"两高一优"为重点,加强了玉米万亩高产示范区的建设和防汛抗旱工作,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镇粮食总产量依然突破1亿斤大关,与历史最高产量持平。积极发展以地膜花生、良种繁育和中草药为重点的高效农业,面积达2万余亩,均获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镇建成棚菜千亩大区1个,百亩以上小区5个,冷棚面积达2100亩,温室面积100亩。建成500亩树莓大区2个,百亩以上小区3个,树莓面积发展到2000亩,并在结冻前完成了各项配套工程。

在畜牧业发展上,以小区和大户为重点,不断扩大规模,头台子五花沟肉食鸡生产基地新建鸡舍4万平方米,年饲养量达700万只,通过了省市验收,其规模居全市之首。全镇猪、牛、羊、禽的饲养量分别达到6万头,1万头,1.8万只和1000万只。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了历史最好水平。

在林业生产上,以治山退荒改滩为重点,春季完成造林4300亩,秋季完成整地3200亩,代表全县通过省里检查验收,受到了较高赞誉。

工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工业强镇文章。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着重抓好两大主导产业。一是木材加工业,以龙阳木业为龙头,做好新木业园区的规划,加快地板城建设,拉长木业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争取用2-3年时间,将柏家沟镇建成东北地区最具市场竞争力,质量一流、服务一流、品牌一流木业产品集散地。二是风力发电业,积极配合县新能源产业办搞好我镇风场的规划设计,道路修筑,基础工程、设备安装等各项工作,确保2009年按期竣工投产和并网发电。同时搞好二期工程的各项准备,使风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除此之外,还通过招商引资等措施引进低耕能、低污染的工业项目,保证5个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落地投产。

第三产业

加大三产业发展力度,做好农民增收文章。一是巩固传统运输业,投入运输各类机动车达到1000台,实现收入4000万元;二是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扩大劳务输出业,全年转移劳动力7300人,实现户均一人,劳务收入5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商、饮等服务业,内拉经济发展,外树开放形象。

2009年进一步巩固传统运输业,扩大劳务输出业,全镇各种运输机动车保有量达2000余台,实现运输收入4000余万元;全年向省内外输出劳力7000余人次,劳务收入 4000余万元。

社会事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2009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7%以上;新安装有线电视270余户,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通过积极努力,争取上级投资,新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垃圾中转站各一处;维修乡村道路3条,总里程达24公里;为农户修建沼气池249个。刘小船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起到了良好的先导示范作用。加大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关注弱势群体,优扶济困政策得以落实,社会福利事业平稳推进。服务大局,密切配合,超常工作,确保果柏线高压线路改造、东水源三期和昌法线公路改造三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和按时完成。特别是昌法公路改造,实现了全镇人民的多年愿望,对于我镇来说必将发挥内拉经济、外树形象的重要作用。

教育事业

法库县柏家沟镇初级中学是一所普通农村初中,位于法库县城东20公里的柏家沟镇。学校占地面积4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8个,现有教职员21178人,学生878人。有省一类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有标准的语音室、微机室、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卫生室及音、美专用教室,有图书2万多册,有省一级的档案室,有75亩的学农基地,3亩的校庭果园。学校多次荣获省、市、县的表彰,曾被评为"辽宁省标准化农村初中"、"辽宁省美育先进示范学校"、"辽宁省信息技术实验校"、"辽宁省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辽宁省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单位"、"辽宁省一级档案工作先进单位"。被沈阳市政府评为"花园式学校"。

兴宗耶律宗真北府宰相萧袍鲁长眠柏家沟

法库县县城东北21公里处,为柏家沟镇前山村。在前山村东北2.5公里的蝴蝶山南坡上,埋藏着一座辽代墓葬。经过考古人员发掘、考证,终于探明了墓主人的身世。

据《法库县文物志》记载,该墓葬为砖砌,墓门朝向南偏东24度。墓室土圹前方后圆,呈马蹄状,南北长10.3米、东西宽9米,下部凿入山岩之中。墓道为长方形坡道,全长15米、宽3米。墓门内有长3.08米、宽1.65米的船篷式券顶甬道;甬道两侧各有一间耳室。墓葬主室为平面八角形,直径4.8米。

墓室中,除了出土大量陶瓷器物外,最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合记载墓主人身世的石墓志。石墓志盖上题字"故北宰相萧公墓志铭",志文为契丹文、汉文各一篇。墓志记载:"故北宰相萧公……讳袍鲁。"由此可见,该墓葬墓主人为辽代达官显贵、北宰相萧袍鲁。

萧袍鲁归葬之地,辽代为"娘子庄",属祺州城管辖。辽代祺州城址,位于康平县东南的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与法库县柏家沟镇搭界。萧袍鲁祖居于此,所以死后归葬故里。[4]

城镇风景

泡子沿风景区位于法库镇东北与调兵山市交界地带,以泡子沿水库为主体,景区距法库县城7公里,距沈阳100公里,景区占地2690公顷。分湖区、石景山、梯子山三部分,是集休闲观光水上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泡子沿风景区不仅具有山水相依、湖光山色之美,并有金兀术调兵和薛礼征东的历史典故,让人们不但领略大自然的神采韵致,更能窥视到远古的无数秘密。其湖区湖水清澈洁净,湖岸平坦舒展,设有游泳、垂钓、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区。湖中有一情人岛,金沙拍岸、绿树成荫,是情人垂钓、娱乐、休闲、野炊的好地方。石景山景区位于泡子沿西岸,法库镇蛇山沟(杨宇霆故里)村北,裸石百态,山阳坡有一天然石洞,供有七尊石佛,故称石佛洞。石景山下就是埋葬奉系军阀高级将领、民国官吏杨宇霆墓了,这里依山傍水、树丰林茂,百姓称作是极具风水的宝地。梯子山景区在湖西岸,

法库镇蛇山沟村南,唐代薛里征东时曾与高句丽元帅盖苏文在此激战,南宋岳飞次子岳雷扫北时曾经屯兵于此,宋朝时金国元帅兀术在此调过兵。这里是天宫造就的神奇和历史遗迹的神秘,因远古火山喷发而断裂的山体千姿百态。主要景观有金龟送子、龙吐天浆、一线天、夹扁石、森林浴场等。

旅游资源

泡子沿水库坐落在柏家沟镇泡子沿自然村西南,东南与调兵山市相连,东工线公路从水库旁通过。水库水面面积7000亩,库容1800万立方米,年产鲤鱼、鲫鱼等各种淡水鱼10万斤以上。泡子沿水库三面环山,风景秀丽,水清见底,特别是水库湖心岛,景色堪称辽北一绝。2005年,泡子沿水库被法库县政府确定为重点旅游开发区。进而,加大了投资力度,不断完善了水库基础设施建设,水库南北两岸餐饮服务网点十余家,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餐饮住宿条件。近两年来,每年到此观光的各地旅客达5万余人。泡子沿水库风景区开发刚刚起步,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和空间,可在水库周围建设农业生态园区,也可以在水库风景区内兴建旅游度假村等项目。随着宣传力度加大,泡子沿水库风景区将成为东北地区景色最美、环境最佳的旅游观光圣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