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蕭(作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林蕭

林蕭,80後代表作家、詩人、媒體評論員。中學時代曾被評為第四屆「雨花杯」全國十佳文學少年,已在全國多家報刊發表作品100餘萬字,著有長篇長篇小說《苦夏》、詩集《朋友別哭》、《紅塵之外》、散文集《感覺陽光》、評論集《指點江山》等多部。2010年06月入圍中國網絡形象代言人候選人。 「2008年中國80後文學排行榜」中,林蕭居韓寒、張悅然之後,名列作家榜第三名。「2009年中國十大新銳詩人榜」中,林蕭名列詩人榜榜首,併入選2009年中國十大年度詩人。

創作歷程

林蕭:《苦夏》之路

據《山西青年報》2008年12月29日報道:長篇小說《苦夏》是林蕭2007年初開始構思的,真正寫作是2008年五月份,9月底寫完。《苦夏》講的是一群80後青年從校園到社會的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看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主要是想通過這本書讓大家看到真正的80後。《苦夏》的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真實。《苦夏》在網絡連載中,得到很多讀者的反映,說這本書很真實,不象其他80後小說的風花雪月。

林蕭說,寫作的過程中很痛苦,尤其是在七八月份廣東的天氣是非常炎熱的。主人公肖寒的經歷很多是自己的經歷,書中是藉助他寫出來自己這些年的經歷,所以這部書的故事是真實的。書名叫《苦夏》,是林蕭一開始就想好的,如果讀者認真讀完它,會知道書的最後寫到一種花,苦夏花,是林蕭家鄉特有的一種花。用《苦夏》作書名有有很深的含義。——儘管夏天很炎熱,苦夏花盛開得緩慢而憂傷,但是畢竟秋天會到來,花朵會開遍整個山坡的。

林蕭說,作為一個80後作家,自己有責任寫出一個真實的80後。包括他們在學校的純真愛情到社會上經歷的形形色色的陰暗面,找工作的艱辛,甚至同事之間為了利益的爾虞我詐。林蕭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部分大學同學畢業後找不到工作。林蕭經歷過人才市場的欺騙和無奈、經歷過社會底層人群的掙扎,這樣的群體是很大部分存在的。中國9億多農民,他們的孩子很多會經曆象自己曾經經歷過的。《苦夏》因為真實,對已經走出社會和即將走出社會的大學生朋友,都值得一看。

人物軼事

拒領「青春文學獎」

2009年1月14日,據中國新聞網消息,由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主辦的「全國首屆青春文學大賽」在北京落下帷幕,因大賽最高獎項十萬元空缺,80後代表作家、長篇小說《苦夏》的作者林蕭發表文章《誰「強姦」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尊嚴?》,表示他將拒絕領取在本次大賽中的所獲獎項。他認為,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與北京某文化公司幕後操作本次大賽,無疑是「掛羊頭賣狗肉」,其行為嚴重損害了中國當代文學的尊嚴,如果他領取了獎項,則是對他人格的侮辱。

代表作品詩集《朋友別哭》

《朋友別哭》,林蕭著,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常規出版,2009年10月第一版。

國際標準書號:ISBN 978—7—204—10198—6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09)第189095號,可登陸中國新聞出版信息網查閱本書信息。

詩集《朋友別哭》簡介

《朋友別哭》系80後代表作家林蕭公開出版的第一本個人詩歌專集,該書為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讀者·精品選萃》(12冊)叢書之一,叢書共入選林蕭、高建新、白來勤、王飛、姚勇等12位知名作家的個人專集,《朋友別哭》單本首印15000冊,每冊224頁,2009年11月份起全國新華書店公開發行。

《朋友別哭》三大亮點

亮點一:十年詩歌精選,詩人心路歷程

《朋友別哭》共收錄林蕭從1998年至2009年創作的詩歌作品,為林蕭十年詩歌精選,分為「紅塵花瓣」、「低吟淺唱」、「故園短笛」、「素描淡彩」、「睡或者醒」、「心靈痕跡」、「詩評賞析」七輯,共收錄林蕭十年期間創作的抒情詩、愛情詩、鄉土詩、探索詩、組詩近200首,是一部詩歌愛好者學習和借鑑的詩歌範本,也是一部值得閱讀、收藏的80後詩人代表作品,閱讀本書的讀者將深刻感受到林蕭十年詩歌創作的心路歷程及成長足跡。

亮點二:12位作家中唯一一本入選詩集

據了解,本次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讀者·精品選萃》叢書入選的12位作家中,其餘11位作家的入選書籍均為散文集,林蕭的《朋友別哭》是唯一一本入選的詩集。

在當前中國絕大多數詩人自費出版詩集且發行尷尬的背景下,林蕭詩集《朋友別哭》的常規出版方式及首發數量在全國詩人群體中實屬罕見。

亮點三:現代典雅的裝幀設計

《朋友別哭》採用國際流行圖書開本小16開設計,封面設計清新典雅,內頁設計力求迎合讀者朋友的視覺需求,讓讀者在閱讀優美詩歌的同時感受到一份詩意的繾綣,是閱讀、饋贈朋友之珍品,可永久性收藏、紀念。

人物評價「《朋友別哭》收錄的林蕭詩歌清新自然,富有韻味,字裡行間浸潤着中國古典文學的傳統美感,可以看出詩人擁有比較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這與當下許多詩歌的口語化、庸俗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說林蕭詩歌的文本值得許多詩人尤其是青年詩人去閱讀和借鑑。」

——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人民日報》文藝部副主任、著名詩人石英

「林蕭作為80後詩人中很有潛質的一位詩人,詩集《朋友別哭》以他獨特的詩歌才華向我們展示了一種優秀的文本形式,林蕭的詩歌給人的感覺是一種唯美的享受,他所精心營造的詩歌意境源自他良好的文學功底和對詩歌的不懈追求。」

——中國社科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散文學會會長、著名作家林非

作品介紹林蕭詩集《朋友別哭》自序

十年,那些破碎的時光

——林蕭詩集《朋友別哭》自序

◆林 蕭

這是我寫作詩歌十年第一本公開結集出版的詩集。

1998年3月5日,從我發表第一首詩《爺爺的鬍子》至今,時光不知不覺流走了十年的光陰。十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就是這十年的時間,讓我從一名翩翩少年成長為一名男子漢。

我常常傻傻地問我的母親:「您是不是記錯了我的出生日期,為何我總覺得自己還沒有長大呢?」

母親笑着回答我:「傻孩子,怎麼會記錯呢,你就是有這麼大了呀!」

如同所有的孩子一樣,我也對成長中遭遇的種種產生過迷惘,我有時甚至害怕長大。在童年的記憶中,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很慶幸自己在鄉村度過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時光,那將是一筆無比珍貴的財富珍藏在我的心靈深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直到今天,我仍然能感覺到自己的稚氣,在下班的路上,我常常看見一群孩子在馬路旁邊的廣場上玩耍,我依依不捨地挪着步子。我多麼想加入他們當中,和他們一起玩耍,但我不能,我的身體已經是一名大人的形態了,我如同一個孩子看待這個繽紛的世界,我的眼睛裡還時常流露着兒時的純淨和憂傷。

我第一篇發表的文章也是在1998年,體裁是散文,後來愛上寫詩,一寫就是十年。這樣計算的時候,我不由得感到內心的一絲恐慌。十年裡,我的寫作竟然以詩歌為主,卻並沒有取得我想要的成績。有人說,這是一個不需要詩人的時代,娛樂和明星占據了生活的每個角落,倘若一個人在公開場合介紹某某是詩人,是一個多麼不合時宜的交錯。也有人說,這是一個詩歌泛濫的時代,隨便打開網絡,各種詩歌論壇湧入眼帘,各種詩歌流派層出不窮。無論別人如何評說,我始終堅持着自己的道路走了下來,回頭望去,才知道這些年走得很不容易,我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勇氣和對詩歌的忠誠。其實,我對於詩歌的理解很簡單,關於詩歌的理論我不想過多談論,但詩歌的「真、善、美」卻是我一直堅守並堅信的信念。我始終堅信,一首好的詩歌應該是美的,能夠讓人感受到美的力量,而所謂的下半身、垃圾派寫作,讓我一時間無法適應,我想詩人們偶爾「先鋒」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倘若一位詩人的絕大部分作品讓人讀後感覺晦澀、陰暗,產生對現實的種種絕望,無論如何算不上好的詩歌。

寫作十年,雖然並無建樹,卻糊裡糊塗被一些媒體和評論家推上了「80後代表作家」的位置。說實話,面對這個稱號,我是有些心虛的。80後作家中,韓寒、郭敬明、張悅然等代表人物都是用小說說話的,我曾經讀到《羊城晚報》的一篇文章,將我與上述80後作家並列,在這些「80後代表作家」中,我是唯一一個以寫作詩歌為主的所謂的80後作家。2008年,我開始寫作長篇小說《苦夏》,被多家媒體報道得沸沸揚揚,但至今因各種原因尚未正式面世。因此,面對80後代表作家的「頭銜」,我除了不斷努力外,別無選擇。我一直勉勵自己不要放棄,再過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長時間,我一定會取得讓自己頗為滿意的成績!

十年裡,我常常聽見時光的破碎聲在耳畔響起,一種現實與理想相互碰撞的急促感和恐慌感不斷在心中閃現。我沉醉於校園時代的景物和音樂,在潮濕的石階上看着穿白色裙子的女孩經過,大朵的白玉蘭開得多麼燦爛。那時的詩歌是純淨而美好的,即便是今天偶爾翻閱曾經的詩歌,我的心中也洋溢着淡淡的幸福。

美國著名詩人埃茲拉·龐德流傳最廣的詩句:「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一般地顯現/濕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不過短短十四字(指英文原著)。屈原的《離騷》近三千字,流傳廣泛的不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十四字;著名詩人艾青的詩句:「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詩人顧城的「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去尋找光明」,詩人北島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縱觀古今中外,能流傳下來的詩歌並不是長篇大論,而是極其有限的詩句。

回首十年的時光,我也慶幸自己曾經寫下了這樣的詩句:「水的封面輕輕打開/又輕輕地合上」(《水的心事》)、「一條靜靜呼吸的河流/將光滑的鵝卵石染成了藍色的憂鬱」(《藍色十四行》)、「 看窗旁的雪花簌簌落下/有白色的音樂緩緩升起」(《與雪有關》)、「想她的好與不好/就像忽遠忽近的月光」(《忽然想寫點什麼》)……現在讀來,仍然感覺到一絲溫馨、感動。也許,我的詩歌並不能流傳什麼,但詩歌作為一種心靈的寄託,一種精神的皈依,我會一直寫下去,生命不息,詩歌不止。

得知我的詩集將出版,有朋友建議我約請名家作序,說實話,我也認識不少名家,但我沒有萌發約請名家作序的念頭。一則,感覺自己最了解自己,寫起來得心應手,不必動用文學手法的自序也許是最為天然、水到渠成的序言;二則,我相信自己終有一天會成為名家大家,所以用不着請其他名家作序。自己為自己寫序,自然流暢,與讀者朋友坦然交流,豈不快哉?

十年過去了,再過十年會如何?倘若在這過去的十年裡,我選擇了寫小說而不是詩歌,是不是會比現在的我更為風光迷人?在此,我想跟無意中讀到這本書的朋友作個約定,十年後的今天,希望我們都重新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收穫了生活中更多的果實與甜蜜,好嗎?

十年,那些破碎的時光,如同一片片晶瑩的碎片,用手中的絲線串連起來,成了這本攤放在桌前或躺在書架上的薄薄的詩集。當你靜靜翻閱它的時候,能有幾首或幾行詩為你的心情增添一點溫暖或愉悅,這將是我最大的幸福。

創業歷程

成立個人工作室

林蕭文化策劃工作室於2009年11月宣告成立。它的成立,將註定為2009年增添一抹不平凡的色彩。林蕭文化策劃工作室主要開展以下文化項目:學生作文培訓、評論寫作培訓、個人新聞策劃、企業(單位)新聞策劃、廣告及廣告語策劃、序言(評論)寫作與發布、圖書策劃出版、報刊設計與推廣等。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