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 漫說「彼岸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重定向至:
《漫說「彼岸花」》是中國當代作家林海燕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漫說「彼岸花」
依然記得初次見到「彼岸花」的情形,我想我至今銘記的原因是它那紅得像血一樣的色澤,看上去柔弱的莖,不是堅韌硬實的花木,卻迸發出一種突兀強悍的氣勢,一種霸道的、與周圍那些花草樹木全然不同的風格。有些花樹,未必不如它美,但仿佛大部分沒有它這麼囂張、旁若無人。雖然那時年齡還小,依舊被這花所震撼,但是亦覺得這花美得讓人驚駭,甚至有一種孤注一擲的兇險之美、讓人無法產生親近之心。
總之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讓人看了會心生不安的花。
因為不知那是什麼花,回去問大人,大人說這花叫「狸貓花」,是貓死後魂魄化成的。我那時己上小學,自以為己念了幾年書,並不相信。但因這花的生長環境過於荒涼,花開雖美卻難以讓我心生喜愛之情。
我一直是個愛花惜花之花,但是對「彼岸花」卻敬而遠之。我喜歡外形艷麗、花香濃郁的玫瑰、月季等,也喜歡那些外形素淡、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散發出清幽香味的花,比如姜花、桂花等。這些花或浪漫或溫熙,或一派熱情喜慶,或安靜可人,都讓人看了心生喜悅與喜愛之心,而彼岸花,於我而言,實在過於另類。
因不常見,很長的一段時間,忘了「彼岸花」。有一次,偶然看到一句簡介:「彼岸花,是天降大吉兆四華之一,典稱見此花者,惡自去除。原產地是亞洲熱帶地區。」再一找材料,它何止是佛教之花,亦是幽冥之花,有在我看來算是過於煽情的傳說。我想,它能被賦予如此重大的象徵意義,也真是難為人類。要知道,它在我的老家只是一種被稱作「狸貓花」的植物。
高中時讀到澳大利亞小說《荊棘鳥》,不知為何,莫名覺得拉爾夫也像「彼岸花」,它與「荊棘鳥」一樣具有慘烈悲壯的寓意。此時又看到了「花開不見葉,花葉兩不見」的傳說,那種在我看來還是帶着悲悽與遺憾的故事比起《荊棘鳥》有過之而無不及。彼岸花於我而言,簡直就是悲劇的象徵和代名詞。
後來看到一篇散文《彼岸花開》,文章以也以「花開不見葉,花葉兩不見」為引子,卻是書寫「人生有取也有舍」之哲理,所寫甚是有理,且文筆極其清美,我因此也認可了彼岸花這一象徵意義,也許人生是有取也有舍,彼岸花也是「果斷取捨」的一種象徵。從心裡,雖然還是不願意親近這仿佛有些背離世俗規則的植物,但也因此引起了我對它的進一步了解之心。
彼岸花,名字很美,極富詩意與哲學意味,甚至是宗教色彩。但它其實名字卻與以上無關。生物學上,它完全摒棄了類似彼岸啊、狸貓啊這些極具俚俗與宗教色彩的含義,而是一個教科書一樣絲毫不帶感情色彩的專業名稱:石蒜。
它是多年生草木花卉,花如龍爪。具鱗莖,葉子叢生,形質就像蒜葉,青綠色澤。夏秋之季開花。花謝之後,葉子如蒜苗,鱗莖埋葬地下,有紅、白、黃等品種。它品種繁多,有「玫瑰石蒜」、「乳白石蒜」、「稻草石蒜」、「短蕊石蒜」、「黃長筒石蒜」等,有不少公園種植它作為園林觀察植物。比如著名的杭州西湖公園及附近就大量種植彼岸花,而且白、黃、粉各種顏色的都有。
彼岸花有毒,但亦可作為藥材,且有觀賞價值。
生物學上的彼岸花完全摒棄了裹在它身上的神秘色彩,它是吉祥象徵?抑或是不祥象徵?全都不是吧,一切的傳說與寓意只是多情的人類賦予它的。它雖然與屈原《離騷》中的「香草」無法相比,但也非「惡之花」、「不祥之花」吧。我想:也許我可以試着以平常的眼光和心態去看待它。
一日,一位朋友告訴我,公園新種了一種花開得很美,是白色的,叫我啥時有空去看看。我不以為然,公園裡,無非就是虞美人、黑眼菊、鬱金香之類的,花木叢叢,植物眾多,這是自然的,當然也是美麗的,但也沒什麼好驚喜的,我絕對沒有想到彼岸花會種到公園里去。
那時逢了周末,我去公園走走,經過木棧道,被眼前一片亮白駭住了,絲狀花朵狂傲不羈地綻放在公園臨江的那一片花圃里,這就是朋友所說的那種花,原來竟然是彼岸花。我強悍的心臟竟然一下子收緊,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因為實在太多太亮眼了,一大片,同樣是開白色的花,姜花、梔子、梨花的白給人多麼舒服、清雅的感覺,而這彼岸花,卻讓人有一種見到閃電一樣的錯覺。純白的彼岸花,同樣突兀霸道,也是美艷無比,卻仍讓我驚駭,心生不安,那時我在心想再一次想着:大自然與人類當中,的確有的東西美得樸素清雅,讓人看了內心安定,有的卻美得讓人心驚,要看也要離遠點。但是看身邊興致勃勃的遊人,我又懷疑起自己,難道是我對這花的感覺與別人不同?還是純粹就是我以有色眼鏡看待它?
我又想起電影《梵高傳》里的一個片段:離開巴黎來到阿爾的梵高,租了個廉價屋子,當他進屋推開窗子時,一樹又一樹的杏花撲面而來,梵高欣喜若狂,這充滿生機與詩意的美點燃了畫家內心的靈感,他畫下一幅又一幅的圖畫。然後我想着,不知梵高若看到這樣一片美得霸氣的彼岸花,可也會那樣欣喜若狂,為之畫下一幅又一幅的傾世之作, 而現在的我在看到這一大片的白色彼岸花也是內心驚動,但我是狼狽不堪地離開這一片美得驚心動魄的彼岸花的海洋。
看來我依舊對彼岸花難以產生親近之心,但也許我該放下成見,至少它是一種坦然、豁達的植物,雖然有毒,但你若沒去惹它,它也不會害你,而且還有藥用價值與觀賞價值,雖然張揚霸道,好似不遵從世俗規定,但並不損害他人利益。
應該就是這樣的吧。[1]
作者簡介
林海燕,福建連江縣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