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枕頭山砲台步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枕頭山砲台步道位於桃園復興鄉的三民村,海拔631公尺,俯臨大漢溪,可控扼附近各台地上的聚落, 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枕頭山之役

一百年前,泰雅族人曾與清兵、日軍先後在枕頭山 爆發慘烈的戰役,以爭奪這座攸關部落生存的山頭。 枕頭山位在北橫公路偏遠的山區, 不算是大眾化的郊山,曾是戰爭血腥之地,枕頭山的步道已被地方政府整修過,命名為「枕頭山砲台步道」,路況良好,路徑明朗,從大溪走北橫公路(台七線)往復興鄉, 在公路里程12.3K和14.5K處, 都有產業道路可通往枕頭山登山口。路過三民(水流東)不久,抵達12.3k的叉路口, 就看見右側叉路口有「枕頭山砲台步道」的標誌。 轉入右叉路,前行不久,路旁有一間土地公廟,瞥見廟旁有一塊直立的石頭,狀似石碑,碑文已斑駁模糊,大致刻載信眾姓名及建廟捐獻的金額, 勉強可讀出「昭和七年」(1932年)等字。由此可見,當時的枕頭山一帶已是漢人拓墾的勢力範圍了。

轉入右叉路,前行不久,路旁有一間土地公廟,瞥見廟旁有一塊直立的石頭,狀似石碑,登山口位於13號民宅旁。由此處起登,山徑已鋪設步道,以木板工法施工,簡易而不失自然本色。 沿途山坡地多被農民開墾,遍植桂竹林;踏著土階往上爬,桂竹夾道,又有輕風吹拂, 景致頗有幽意。

步道至後段,變為傳統的山徑,桂竹林漸漸稀少,林相較具變化,景觀亦更為自然原始。 而末段山路愈陡峭,令人呼吸喘促,只好放慢腳步,緩步慢行。走走停停,終於登上稜線, 山路自此變為平緩,循稜前行,約莫三、四分鐘,抵達枕頭山山頂的基石處。

枕頭山的山頂,腹地不大,周遭被樹林遮蔽,並無展望,無法像當年清兵或日軍從此處監控角板山台地一帶 的泰雅族部落。

角板山

枕頭山,舊名「角板山」,清代的文獻稱這座山為「夾板山」, 在此設有營壘駐兵,以防範泰雅族人。

泰雅族人則稱這座山為「Pyasan」(比亞山), 以紀念帶領族人抵抗清軍而陣亡的頭目Payas。泰雅族人與清軍曾在此大戰。而其導火線則在於樟腦的利益。

劉銘傳就任台灣巡撫後,「開山撫番」列為施政重點;光緒12年(1886年), 設全台撫墾總局於大嵙崁(桃園大溪),積極開發山地資源。角板山一帶豐沛的森林資源,吸引官商的目光。 官府支持的漢人墾號深入山地,並配合隘勇線的設立,不斷向前推進,侵入泰雅族人的生活領域, 衝突遂不可避免。泰雅族人不時出草,襲殺隘丁及腦丁,以阻撓漢人伐樟製腦。

大科崁戰役

光緒13年(1887年),劉銘傳調集大軍,率領了一萬一千多名清軍,征討泰雅族人, 並於枕頭山設置砲台,雙方激戰四月之久,史稱「大科崁之役」。最後,枕頭山炮台被泰雅族人奪回,劉銘傳只好講和撤兵。

此後數年間,清軍與泰雅族人,互有攻防,光緒17年(1891年), 清廷終於擊退泰雅族人,於枕頭山設營駐兵,做為隘勇線據點。泰雅族人仍時而出襲擊清軍,零星戰鬥未止。 據胡適的父親胡傳寫於光緒18年(1892年)的《臺灣日記與稟啟》,提及他考察枕頭山營壘時, 親身經歷泰雅族人襲擊清軍的情形。 直至清末,清廷始終無法降服泰雅族人, 只能不斷強化隘勇線加以防禦而已。清廷結束對台統治,枕頭山重回泰雅族人的懷抱。

五年理蕃計畫

日本統治台灣初期,施政重心在於肅清平地的漢族反抗勢力,對山地原住民採取放任及懷柔態度。

而著隨局勢穩定,山地龐大的森林資源,吸引官府及商社的注意, 台灣總督府延續清代開山撫番政策,積極將統治勢力伸向山地。於是又爆發了與泰雅族人的衝突。

明治39年(1906年),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後,制定「五年理蕃計畫」,決心採取 強硬的手段,以軍事武力為後盾,打算使全台所有原住民部落於五年內完全歸順。次年,便爆發 了「大科崁戰役」。

這場戰爭,台灣總督府動員1200名軍警,與泰雅族人在枕頭山僵持40餘日,後來日軍陸續增援, 最後才以優勢武力攻下枕頭山。枕頭山失守,日本的殖民統治終於進 入角板山。台灣總督府專賣局順利深入山地,測量土地,調查森林 資源,埋設基石。而不願歸降的泰雅族人只好往深山撤退。

今日的角板山賓館入口右側有一間破舊的日式建築物,即是當年台灣總督府「專賣局角板山收納詰所」, 見證了這段歷史往事。[1]

枕頭山位於桃園復興鄉之三民村,海拔631公尺,有一顆編號4185的三等三角點,同時也是一等衛星控制點,枕頭山舊名被泰雅族原住民稱之為「蓪草山」(babo barahoi,babo即山頂,barahoi是蓪草之意),此源於過去他們曾於此山廣植蓪草的原因,後因山林開發,迫使原住民避居深山,蓪草田遂荒蕪殆盡,而從石門水庫的阿姆坪看去,山形如枕頭亦因此得名。山頂有平台,有古炮台陣地遺蹟(日據時代理蕃時日人所架設,但現在已變成雨量觀測站),整個枕頭山除兩端山頭連稜較平緩以外,四面都是陡降的地形,遠望很像一個枕頭,所以有東西峰,東峰是主峰,西峰又稱南角山海拔570公尺,有圖根點基石,二峰距離約2公里,形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的制高點。

枕頭山的主峰與西峰間路徑平緩,兩端則陡峭,由於枕頭山有一些歷史遺跡,故桃園縣政一些歷史遺跡,故桃園縣政府重新整理枕頭山的步道,並命名為「枕頭山砲台步道」。

北橫公路(台七線)往復興鄉,在里程14.5K處(葉記行商店)右轉進入產業道路,約行1.2公里(復興幹202支32」電線桿的叉路口,這裡有枕頭山砲台步道的標示)是主峰登山口,趨車至產業道路盡頭約4公里,從西峰登山口起登較為輕鬆(從主峰尚比較陡峭,辛苦)。[2]

睡大頭覺

常被戲稱為在床上爬「枕頭山」,但真實生活中「枕頭山」確有其山,而且全台灣還不只一座,除了山形狀似枕頭,更有迷人的傳說。

桃園縣復興鄉也有座枕頭山,山頂有平台,是砲台陣地遺址,整個枕頭山兩端山頭連稜較平緩,四面都是陡降地形,最著名的是發生於明治39年(1906)的「枕頭山之役」,日本總督大舉征伐角板山社眾,為了攻下枕頭山高地,日警、社眾慘烈激戰,雙方死傷百餘人。[3]

視頻

枕頭山戰役 耆老還原血淚史 2020-06-15 Atayal IPCF-TITV 原文會 原視族語新聞

枕頭山部落建吊橋計畫 第三次環評初審通過 2018-11-08 IPCF-TITV 原文會 原視新聞

山中詭譎傳說 神秘消失檔案《台灣大代誌》20200216

桃園市復興區阿姆坪,枕頭山,美腿山空拍。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22)
  2. [2] mm5355
  3. [3]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