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板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板瓦是瓦的一种,并非平板,而是带有弧度,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1]

[]

琉璃板瓦

琉璃是中国占代较为尊贵的建筑材料,只有皇家才可以使用。琉璃是印度梵文的汉语音译节略,在中国古代时常与玻璃一词互用。中国在汉代时已普遍制造琉璃器了,六朝时已将琉璃器应用在建筑上,在宋代时,琉璃的生产技术就非常成熟了。所谓“琉璃”,实际上是一种陶器,它与一般陶器的最大不同是陶胎上浇有琉璃釉。 琉璃制品主要有琉璃瓦和一些室内外装饰构件,可用于牌坊、照壁,屋顶等处,或作为实用,或作装饰或两者皆有。 琉璃板瓦就是在板瓦上挂上琉璃釉。板瓦上挂琉璃釉,并非是瓦面全部挂满,而只是挂瓦的一部分。包括:铺设屋顶时板瓦朝上的一面,即凹面,以及前后两个弧形的断面。这样可以节省琉璃釉,又能达到用琉璃美化屋面和利用琉璃防水的目的。 板瓦原本可以用在普通民宅上,但上了琉璃釉的板瓦等级变高,就不能用任一般民宅建筑使用了。

基本信息

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岐山县凤雏村西周宗庙建筑遗址,发现了距今3000多年的瓦。据专家分析,当时屋顶没有全部用瓦覆盖,而是沿屋脊和椽在茅草覆盖层上施瓦镇压。这里的瓦是当时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瓦。 西周宗庙遗址所用瓦种类多达10多种,大小、形制、纹饰各不相同。有筒瓦、板瓦,也有带钉瓦、带环瓦,瓦钉和瓦环有的在正面,有的在反面。其中的一种大瓦,长约二尺,宽近一尺,青色,用手敲击时声音清脆,质地坚硬,说明烧制火候和出窑时问掌握得非常准确。这些西周瓦的发现,把我国用瓦历史提前了1000多年。 汉景帝刘启的阳陵出土了一种板瓦,其残长108厘米,宽43.5厘米,现陈列于这里的“汉阳陵博物馆暨汉阳陵考古陈列馆”中,这是我国考古发掘中迄今发现的最大的板瓦。 板瓦是古代建筑覆盖屋顶瓦的一种。用于阻挡雨水渗透。板状,略有弧度,由筒形坯四剖或六剖之后烧造而成,使用时仰置在屋顶上,缝隙间可覆盖简瓦,构成筒瓦屋顶,或覆盖板瓦,构成仰合瓦屋顶。以往认为最早见于西周时期。历代一直沿用。最近在陶寺文化中有发现。 在“滴水瓦”发明前,檐头排水的任务由板瓦承担,但板瓦的缺陷,在于由于没有“唇边”,往往会致使雨水倒流,于是大约在战国时期出现了“滴水瓦”。 芦山峁遗址中在大型房址附近堆积中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筒瓦及槽型板瓦,个体超过100件,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瓦。

分类

普通板瓦 用于屋顶大面积铺设的区域,通常凹面向上,两排板瓦之间扣合一排筒瓦。倒塌堆积中见有使用板瓦相互扣合铺设屋顶的迹象。普通板瓦可分二型: A型,瓦沿处无纹饰,如标本05HBⅡT0601③:30。 B型,一端瓦沿施指压纹、压切纹等纹饰。施纹部位绝大多数在凸面,仅见一件凸凹两面均有指压纹,使得沿面形似波浪,如标本05HB ⅠT0202③:77。 从出土的位置和数量统计结果来看,A型普通板瓦与B型普通板瓦在内城各建筑址中均有出土,且掺杂使用,数量上指压纹板瓦稍多,但相差不大。 檐头板瓦 用于建筑的屋檐位置,凹面向上,与檐头筒瓦扣合使用。檐头板瓦在一端瓦沿的沿面饰压印、刻划纹饰。根据瓦沿纹饰的不同可分为四型: A型,沿面中央有两道凹槽,凹槽上下两侧饰左斜向栉齿纹,两道凹槽之间饰一排圆形戳点纹。根据平面形状可分为二个亚型: Aa型,数量较多,平面呈等腰梯形,形制相对一致,如标本05HB ⅠT0202③:26。

Ab型,数量较少,瓦沿的一端与瓦身呈斜角,如标本05HB ⅣT0102③:25。

B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两道凹槽,凹槽上下两侧饰方向相反的斜向栉齿纹,两道凹槽之间饰一排圆形戳点纹,如标本05HB ⅡT0201③:44。

C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两道凹槽,凹槽上侧饰左斜向栉齿纹下侧不施纹,两道凹槽之间饰一排圆形戳点纹饰,如标本05HB ⅠT0601③:37 D型,平面呈等腰梯形,沿面中央有两道凹槽,凹槽上下两侧饰方向相反的斜向栉齿纹,两道凹槽之间饰一排圆圈纹饰,如标

本05HB ⅣT0102③:18

根据各型檐头板瓦出土数量统计数据总体上看,A型檐头板瓦数量最多,出土范围最广;B型檐头板瓦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出土于第一号建筑址、第二号建筑址南侧和内城南门址等处;C型檐头板瓦数量最少,仅在第一号建筑址殿基东南部有出土;D型檐

头板瓦出土数量亦较少,主要见于第一号建筑址殿基南北两侧及西侧廊庑的东侧。其中除A型檐头板瓦外,其他檐头板瓦均仅见瓦身平面呈等腰梯形者。各型檐头板瓦均不见模印、刻划文字或符号。

板瓦的陶质,大体上可区分为夹细砂深灰陶和夹粗砂浅灰陶两类。其中,普通板瓦前者数量占绝对多数,檐头板瓦中A型和C型均为夹细砂深灰陶,B型和D型为夹粗砂浅灰陶。

重唇板瓦

重唇板瓦是指檐口处所用的板瓦,瓦前有宽檐。以利于排水和装饰。通常为灰布瓦,琉璃制品较少,元以前建筑中普遍使用,明清时期则改用为滴子瓦。 三国统一之后开始流行。和花头简瓦一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图案以唐草纹为主,并见一些诸如宝相花纹在内的动植物图案,一般来讲,图案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而唐草纹等缠枝纹,则有连绵不断的特点。 新罗时期的重唇板瓦瓦当檐部为产生了弧变的长方形,图案以檐部外面施以唐草纹和忍冬宝相花纹为主,另有凤凰、龙、麒麟、飞天、花卉等图案,在边缘部分有相连的珠点,而线条主要以缠枝纹为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