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林镇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介于东经119°59'52"~120°09'56",北纬30°38'27"~30°44'40"之间,地处吴兴区东南部,东连接南浔区菱湖镇,东南、南与德清县钟管镇、洛舍镇相邻,西与埭溪镇接壤,西北与妙西镇相连,北与道场乡毗邻,东北与南浔区菱湖镇为邻,镇人民政府距吴兴城区21.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78.8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东林镇户籍人口为33074人。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湖州府;2001年6月,青山乡并入。截至2020年6月,东林镇辖3个社区、23个行政区,镇人民政府驻东林居委会长灵路79号。2019年,东林镇有工业企业26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历史沿革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湖州府。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分属归安、乌程县。 1961年,属东林公社。 1984年2月,东林公社改设东林乡。 1996年1月,改设东林镇。 1999年10月,锦山镇并入。 2001年6月,青山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锦山、东林、青山3个居民委员会,东明、东方、东升、东华、东南、保丰、保健、保水保卫、保国、星火、星联、星敏、星群、星华、泉庆、泉益、泉心、青联、青山、三合、胜利、南山23个村民委员会,共26个群众自治组织;下设3个居民小组、28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东林镇辖3个社区、23个行政村:东林社区、后塘社区、青山社区、泉益村、泉心村、星火村、星敏村、星联村、星群村、星华村、东明村、保丰村、保国村、保永村、保健村、保卫村、东华村、东升村、东方村、东南村、胜利村、三合村、南山村、青联村、青山村,镇人民政府驻东林居委会长灵路79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林镇介于东经119°59'52"~120°09'56",北纬30°38'27"~30°44'40"之间,地处吴兴区东南部,东连接南浔区菱湖镇,东南、南与德清县钟管镇、洛舍镇相邻,西与埭溪镇接壤,西北与妙西镇相连,北与道场乡毗邻,东北与南浔区菱湖镇为邻,镇人民政府距吴兴城区21.5千米,行政区域面积78.84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东林镇有耕地面积28554亩,林地面积7411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辖区总人口3276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94人,城镇化率14.3%。另有流动人口1178人。总人口中,男性16121人,占49.2%;女性16646人,占50.8%;14岁以下3080人,占9.4%;15~64岁26246人,占80.1%;65岁以上344人,占10.5%。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2528人,占99.3%;有苗、壮、回、彝、布依、瑶、白等12个少数民族,共239人,占0.7%。其中苗族10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43.9%;壮族69人,占28.9%。2011年,人口出生率6.68‰,人口死亡率8.85‰,人口自然增长率-2.17‰。 截至2017年末,东林镇常住人口为33120人。 截至2019年末,东林镇户籍人口为3307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东林镇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645万元,比上年增长24.9%,人均财政收入33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0元。 2019年,东林镇有工业企业260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东林镇农业总产值1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5.0%。生产粮食1.26万吨,其中水稻1.2万吨,小麦0.06万吨。蔬菜种植面积7137亩,产量10377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500亩,产量653吨;水果种植面积18780亩,产量49598吨2011年,生猪饲养量48200头,年末存栏2555头;羊饲养量10570只,年末存栏7870只;兔饲养量920只,年末存栏920只;家禽饲养量1416.06万羽,上市家禽132.4万羽。畜牧业总产值2466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

工业

2011年,东林镇工业总产值19.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35.09%。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48亿元,比上年增长39.4%。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

商贸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商业网点113个。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5%。011年,进出口总额10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9%。其中出口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1.7%,主要产品有化妆品、桌椅、文具等。

金融业 2011年末,东林镇各类存款余额1.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1亿。

邮电业

2011年,东林镇邮政业务收入5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6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76人,专任教师41人;小学2所,在校生1184人,专任教师7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166人,专任教师11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成人文化学校1所。2011年,教育经费达2508万元,比上年增长17.1%。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62万元,比上年增长6.1%,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4.1%。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文化艺术团体4个,会员38个;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6个;公共图书室14个,藏书2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病床30张,固定资产总值529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8人,其中执业医师16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12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56万人次,住院手术15台次,出院病人340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360.68/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7万人,参合率98.7%。

社会保障

2011年,东林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户,人数29人,支出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8%,月人均287元,比上年增长25.4%;城市医疗救助2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9人次,支出0.6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9户,人数555人,支出97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46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人,支出28.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人,支出0.5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3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89人次,共支出66.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3.6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70张。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2.5万元,使12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2011年末,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4428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人。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邮政网点3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5千米,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1.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7万户,宽带接入用户5200户。

给排水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9.8千米,生产能力1万吨/日,年工业用水180万吨、生活用水12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8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项,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

供电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镇区拥有35千伏以上变电站2座,主变压器4台,总容量108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7条,总长度14千米,用电负荷75.6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57亿千瓦时。

园林绿化

截至2011年末,东林镇有镇区公园5个,公园面积0.0386平方千米,园林绿地面积0.321平方千米,其中公共绿地0.24平方千米,绿化覆盖率38.7%。

交通运输

东林镇境内有长深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3.8千米,双向2车道,有青山1个出口,通往湖州市,江苏省南京市,吉林省长春市,德清县,杭州市,广东省深圳市。国道京福线过境,境内长8千米。县乡(镇)级公路9条,总长37.48千米。境内通航河道3条,总长40千米。2011年末,镇区道路总长度10.5千米,道路铺装面积0.18平方千米。镇区桥梁10座,总长度0.35千米。镇区公交汽车线路2条,运营里程达12.1千米,年客运量15.4万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东林镇因辖区原东林乡得名。

风景名胜

东林山,位于湖州城南,与德清县洛舍镇隔漾相望,山上有祈园寺、湖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锦峰塔、东林山古墓群等,有仙人脸盆,仙人井等景点,相传吕洞宾和沈东老曾再此游乐。

常照寺

常照寺,坐落在菁山,今因寺得名称为常照山。万松岭右侧为西岩,有泉水两眼。 南宋·建炎中(1127~1130年),梵隆襌师初建“无住精舍”。绍兴初年梵隆以善画得名,经叶梦得推介,高宗对这个“异材赡学,高操绝艺”的和尚产生兴趣,予以召见,“得对内殿”,高宗大为满意。“诏赐庵居于万松岭金地山”(在杭州吴山东南,今名云居山,南宋时靠近皇城)。梵隆开始“力辞,愿归故巢”湖州菁山的“无住精舍”。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高宗赐御书“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八字,又赐御书“天申金刚无量寿阁”扁榜,紫檀刻佛号“如来阁”榜,亲临“王羲之帖”二十二纸,米芾“史略贴”一卷,题团扇两柄及白金等财物。(陆游《常照院记》)“及孝宗皇帝嗣位(1163年)”,于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命在其湖州故地菁山建寺,赐额常照院。南宋嘉定三年(1210年)又创昭回阁,专供奉御赐物品。时年84岁的陆游为其撰写“常照院记”。历代几经兴衰,久废。清朝僧以乘,一时又先后募建。清·同治年间兴。后又几经劫难,仅有两株八百余年树龄的紫薇,已枯萎。两枝枯萎紫薇于1998年又枯木逢春,花开繁茂。于是又为之常照寺增光添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常照寺迎来了新的兴盛时期,1994年,建大雄宝殿,至1997年竣工。1997年,建天王殿。1999年,建客堂。2000年,建馥馨大和尚肉身塔。2003年,建观音殿(圆通宝殿)。2004年,建地藏殿。

地方特产

东林镇名优特农产品有龟整、茶叶、竹笋、山梨等。

著名人物

东林镇著名人物有沈思、沈偕、陈其业、陈其采、陈立夫。 沈思,北宋时期人,字持正。隐于东林,因以东老名焉。能酿十八仙白酒。自称‘回道人’,《避暑录话》、《齐东野语》均有记载,传与苏轼,吕洞宾为友。 沈偕,字君与。沈东老子。神宗元丰二年(一〇七九)进士(《嘉泰吴兴志》卷一七)。少入上庠,好狎游,继而擢第,尽买国子监书以归。 沈偕(1089~1149年),字文缜,归安人。原籍四川仙井监(今仁寿),迁居归安县东林镇。 陈其业(1870~1961年),字勤士,陈果夫、陈立夫之父,民国任"国民大会"代表,全国商联会常务理事,1961年他病死于台湾。 陈其美(1878~1916年),字英士,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后为人暗杀。孙中山高度赞扬陈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 陈其采(1880~1954年),字霭士,国民政府委员、国策顾问,陆军少将。 陈果夫(1892~1951年),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CC系首脑。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合称中国四大家族。 陈立夫(1898~2001年),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中国国民党政治家,曾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国民政府迁台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

荣誉称号

2021年9月,东林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