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东来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来顺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中文网

东来顺饭庄[1],是一家主营清真菜肴的中华老字号,始创于1903年;是北京饮食业中享有盛誉的一个历史名店。东来顺的涮羊肉因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而肉嫩味美,驰名全国。

据说,此一料理起于忽必烈军中厨师。

发展简史

东来顺饭庄的前身清朝河北沧州人丁德山的回民,在北京东安市场的一家普通“东来顺粥摊”,1903年他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以后又增添了贴饼子和粥。由于生意日渐兴隆,便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

1912年,东安市场失火,粥棚也被焚。魏延太监出面拿出若干银两,帮助丁德山重建了三间瓦房,起字号为“东来顺羊肉馆”。开始,只是做一些羊汤、羊杂碎等,后来把“涮羊肉”引进了店堂。

1914年增添了爆、烤、涮羊肉和炒菜,同时更名为东来顺羊肉馆。他想方设法高报酬挖来北京前门外正阳楼饭庄的一位名厨帮工传艺,使东来顺的羊肉刀工精湛,切出后铺在青花瓷盘里,盘上的花纹透过肉片隐约可见,吃东来顺涮肉是一种享受。

东来顺由此而享名京城。“东来顺羊肉馆”不仅成了寻常百姓常去的场所,就连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经常出入,前来品尝涮羊肉的特色风味。这样,使“东来顺羊肉馆”规模又得以有机会进一步发展,名声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后更名为东来顺饭庄。 这时的丁德山并没有因有了名气而摆起架子,除了涮羊肉外,继续经营著粥摊的生意。他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可使 车夫、 马夫、 苦力人常来。他们都是活广告,把他们招待好了,他们到处跑,到处做宣传,并主动把主顾送到东来顺;二是东来顺饭庄的下脚料就有了去处,都能再卖一次钱,降低了成本;三是作为发迹的起点,可以激励后人别忘了创业的艰辛。 近百年来,东来顺人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创造了独特的 色、 香、 味、 形、 器的和谐统一,形成了风味涮肉的八大特色:选料精,刀工美,调料香,火锅旺,底汤鲜,糖蒜脆,配料细,辅料全。

到1930-1940年代,东来顺的涮羊肉己驰名北京城,1930年代一些帐面记载,每年肉旺季销出的羊肉在五万公斤以上。

东来顺还在后开办酱园作坊,测羊肉所需的酱油、香油、芝麻酱、糖蒜、韭菜花、火锅等都由这些作坊加工制作。经过几代厨师博采众家之长,苦心钻研羊肉菜品的制作技艺,在爆、烤、涮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一套具有独家风味的熘、炸、扒、炒等烹调技法,经营的菜品日益精美。 东来顺饭庄以经营涮羊肉久负盛名,多年来一直保持选料精、加工细、佐科全、火力旺等特点。羊肉只选用内蒙古地区锡林格勒盟产羊区所产的经过阉割的优质小尾绵羊的上脑、大三岔、小三岔、磨档、黄瓜条五个部位。切出的肉片更以薄、匀、齐、美著称,半公斤克肉可切二十厘米长八厘米宽的肉片80到100片,每片仅重4.5克,且片片对折,纹理清晰,“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投入海米口蘑汤中一涮即熟,吃起来又香又嫩,不膻不腻。佐料包括芝 麻酱、 绍酒、 酱豆腐、 腌韭菜花、 卤虾油、 酱油、 辣椒油及 葱花、 香菜等, 集香、 咸、 辣、 卤、 糟、 鲜等多种口味为一体,加上自制的白皮糖蒜和芝麻烧饼,吃起来醇香味厚,口感独特,加之该店在数十年前率先改革的涮肉火锅身高膛大,容炭多而不飞灰,底部的铁箅子粗而疏,易于通风供氧,保证炭火始终硬旺。 除涮肉外,该店还经营多种清真炒菜,其代表菜品有 干爆羊肉、 芫爆里脊、 烤羊肉串、 它似蜜、 鸡茸银耳、 烤羊腿、 白汤杂 碎、 手抓羊肉、炸羊尾及烤鸭等二百馀种,

2011年8月,北京东来顺店面被消费者举报勾兑“鲜榨果汁”。

外部连接

参考文献

  1. 东来顺,痞客邦,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