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闼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闇公
杨闼公1.jpg
出生 1898.3.10--1927.4.6
国籍 中国
职业 革命烈士

人物简介

杨暗公(1898年-1927年),名尚述、尚达,字闇公,又名琨,重庆潼南双江人。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1917年,东渡日本,求救国救民之道,回国后与吴玉章等在四川从事建党工作,1924年1月秘密组织"中国青年共产党"。1925年,自行取消中国青年共产党,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重庆团地委组织部长、书记。创办重庆中法学校。1926年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任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首任书记,领导四川国共合作。后兼任军委书记,与朱德、刘伯承、陈毅共同发动领导了顺泸起义。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不幸被捕,1927年4月6日牺牲牺牲。有《杨闇公文集》传世。[1]


个人经历

杨暗公,又名杨尚述,杨尚昆同志的四哥,四川(今重庆)潼南人,生于1898年3月10日。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立志救国,1913年入南京军官教导团学习,加入国民党,从事反袁斗争。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1920年秋,杨暗公回国,在重庆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活动。1922年,他在成都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1月12日,他与吴玉章等在成都成立中国青年共产党。1924年秋,杨暗公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部长。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吴玉章、童庸生等四川地区共产主义先驱者一道,整顿和改组四川国民党组织,实现四川省内的国共合作。随后,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军阀斗争,掀起大革命高潮。1925年10月,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成立,杨暗公被选为书记。1926年2月,任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10月任地委军委书记。1926年冬季,杨暗公领导四川党组织,一方面大力发展工农运动,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于军事斗争。同年11月,中共四川地方执行委员会军事委员会成立,杨暗公任书记。12月上旬,杨暗公参与策动驻泸州、顺庆的川军举行起义,有力地支持了北伐战争。1927年春,四川反动军阀与蒋介石勾结起来,加紧策划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3月31日,在杨暗公等主持下,重庆市群众在打枪坝集会,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城的罪行。四川军阀刘湘派军警对集会群众血腥镇压,酿成惨绝人寰的重庆"三三一惨案"。惨案发生之后,杨暗公受到敌人的追捕。4月4日,他在动身去武汉向中央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被囚禁在佛图关蓝文彬七师的司令部,面对敌人的利诱和严刑,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军阀震惧,割其舌,断其手,剜其目,最后他身中三弹,于1927年4月6日壮烈牺牲于佛图关。他以生命和热血实践了自己的人生格言:"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


英雄事迹

杨暗公29岁的一生,辉煌壮烈,犹如不断升腾的烈火。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将武装斗争付诸实践并为之献出生命的革命家中的一位。在无产阶级上升成为统治阶级以前,暴力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先驱者们就开始了对武装斗争的理论探索,毛泽东、蔡和森、李大钊等都曾为此作出过理论的贡献。党成立以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则坚决排斥了和平改良的道路而主张暴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开展,为党实践掌握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提供了契机,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进行过积极的实践。但是,由于党处在幼年时期,这种探索一度被错误路线所阻挠。

然而,以杨暗公为首的中共重庆地委审时度势,勇敢地、创造性地迈出了掌握革命武装,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步伐。1926年8月,重庆地委提出了在四川"扶起朱德、刘伯承同志,造成一系列军队"的战略主张,决定在顺庆、泸州一线发动武装起义,以配合北伐战争。党中央同意了顺泸起义的计划,决定在重庆地委内增设军事委员会,由杨暗公任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陈毅也参加了领导工作。杨暗公以川军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军官掌握的6个旅为骨干,成立了国民党川军各路总指挥部,由刘伯承任总指挥。

顺泸起义于1926年12月初打响,很快便占领了泸州和顺庆,极大地震撼了四川军阀。这次起义虽然在国内反革命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但是,顺泸起义是中共重庆地委直接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独立领导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它积累了党领导军事工作的经验,参与领导起义并取得宝贵经验的吴玉章、刘伯承、朱德、陈毅等一批暗公战友,均成为后来"南昌起义"的骨干和中坚。

顺泸起义是杨暗公、刘伯承、吴玉章、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立下的丰功伟绩,他们不愧为我们党内早期优秀的军事工作领导人。

在杨暗公的领导下,中共重庆地委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开展了创造性的工作,四川地区出现了党组织坚强,国共合作巩固,群众运动高涨,武装斗争声势浩大的新局面,一跃而成全国革命形势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1927年3月,正当刘伯承率军激战于前线的时候,英帝国主义制造了南京血案,重庆地委在打枪坝组织抗议帝国主义暴行的群众大会。3月31日,反动军阀刘湘与蒋介石勾结起来,向重庆人民大开杀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三·三一"大惨案。杨暗公同志在惨案中脱险以后,于4月4日乘船前往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于1927年4月6日牺牲在重庆佛图关下。


遗照秘辛

2012年4月6日,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四川党团组织主要创建人和大革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重庆革命领袖杨暗公壮烈牺牲85周年的祭日,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的杨暗公旧居陈列馆重新布展对外开放。在展出的300多件档案文献中,有两张杨暗公的遗照显得尤为珍贵。

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能够为牺牲的烈士拍照,并历经战乱和"文革",遗像还能够得以安全的保藏实属不易。这期间经历了哪些惊险和艰难,又有着怎样至今都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呢?

密拍遗照 1927年3月31日,杨暗公不顾四川军阀的威逼利诱,在重庆领导和组织各界群众,抗议英美帝国主义军舰炮轰南京的罪行,声援北伐战争,四川军阀刘湘与蒋介石相勾结,派出大量军警镇压,酿成重庆"三三一"惨案。

杨暗公在群众的掩护下机智脱险,于4月3日晚携妻子赵宗楷乘船到武汉向党中央汇报情况。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敌人逮捕。

赵宗楷被敌人囚禁了2天,后经党组织和杨暗公的父亲多方设法,才托人把她营救出来。杨暗公则被关押在重庆军阀蓝文彬佛图关的司令部里,特务们连夜秘密审讯他。无论敌人严刑拷打,威逼利诱,杨暗公革命意志坚定,誓死不屈,慷慨激昂地痛斥敌人的卑鄙无耻,揭露敌人的阴谋诡计。4月6日夜,他被敌人以无比残酷的方式杀害于佛图关。

杨暗公牺牲后,幸得监狱一位同情革命的士兵相告,终于得知烈士遗体的下落,在佛图关岩下的一块麦地里找到了被敌人残忍杀害的杨暗公遗体。家人与党内的同志一起将杨暗公的遗体运到江北相国寺,满含悲愤地为烈士整好遗容,并请了一名在重庆开照相馆的德国人拍照。由于军阀遍城搜捕革命志士,只好将烈士遗体暂厝在此相国寺。

珍藏遗照 在杨暗公的影响下,他的弟、妹先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父亲杨淮清老人深明大义,同情和支持子女的革命工作。他在双江的老家以及在成都、重庆租住的寓所,都曾作过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工作联络站。老人精通中医,与刘伯承、吴玉章等革命人士有过交往,并曾为他们免费诊病捡药。

杨暗公在重庆壮烈牺牲后,杨淮清老人悲痛之极写下祭文:"睹尔之最后光荣样,知尔为国捐躯……",流露出对儿子革命事业的理解与支持,以及深深的疼爱和眷恋之情。

杨暗公牺牲后,杨淮清老人和儿媳赵宗楷在重庆受到监视,无法立足。他们将杨暗公的3本日记、遗照和其它遗物从重庆带回潼南县双江镇,藏于自家的阁楼墙洞里。杨淮清老人还将杨暗公牺牲后的遗照翻拍了好几份,托最可靠的人转交给在外地从事革命工作的子女。

1938年,杨淮清和赵宗楷将烈士的遗骸从重庆运回家乡潼南安葬。看着儿子的遗照,更加激发起杨淮清老人强烈的爱国热情,他毅然作出决定,把最小的儿女送到延安投身革命。

1948年,杨淮清老人病重去世前,特地叮嘱赵宗楷和杨家后人,一定要妥善保藏杨暗公遗物。

在杨家人的精心珍藏下,杨暗公的日记和遗照等革命档案能够得以妥善保存,直到新中国成立。

捐献遗照 1949年双江解放,杨暗公妻子赵宗楷离开家乡来到成都,担任四川省政协委员。留守在家的是杨觉民。杨觉民出身贫苦农家,自幼父母双亡,杨淮清老人将其收养,视为己出,不仅关心她的生活,还供她在双江读书。她聪明勤劳、心地善良,杨家兄弟姐妹都外出革命,她在家就承担起家务劳动和侍奉老人的生活,深受全家人的喜爱。赵宗楷离开双江时,只带走了3本杨暗公日记,烈士的遗照等遗物就委托给她保管。

杨觉民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了双江街道党支部书记,有着很高的声誉。

1966年5月,杨暗公的弟弟杨尚昆被打成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成员,江青说:"杨尚昆是大地主,杨家没有一个是好人。"杨家受到牵连,杨觉民处处受到监视,组织也不再信任她。

1967年,杨觉民每天要被批斗几次,造反派威逼她交出杨家和杨尚昆的黑材料,并多次闯入家中,翻箱倒柜,挖地3尺,说地下埋有枪支和材料。

杨觉民担心保藏了40年的杨暗公档案落入造反派的手里,为此寝食难安。杨觉民的丈夫匡复是县林业局干部,他知道妻子的心事,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一天,匡复上班路过县委大院时,看到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彭吉到县档案馆去上班。匡复眼前一亮,何不把杨暗公的档案交给国家,有彭吉这样的负责同志保管,定能万无一失。

匡复马上就跟着彭吉来到潼南县档案馆,这个档案馆坐落于县城最偏僻的位置,相对安全。他们敞开心扉,很快就谈好了捐赠的事情。

第二天中午,杨觉民装扮成农村大嫂模样,来到档案馆,被把守县委大院的造反派盘问,她说是找彭吉的。由于事前已经商量好,彭吉此时正好就在门口等着,顺利地就把她带进了档案馆。

杨觉民交给彭吉的有杨暗公的书信、遗照,还有《新青年》《向导》等刊物,这些都是珍贵的档案资料。

在捐出档案后不久,"文革"一步步升级,杨觉民受到了造反派更加残酷的批斗,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含冤自尽。为保护烈士档案和维护共产党人的尊严,杨觉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觉民用生命保全的烈士档案,彭吉和他的同事们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藏着,虽然历经"文革"期间的种种艰险,但终归化险为夷,确保了杨暗公烈士档案的安全。

激励后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党中央决定为杨暗公修建陵园,并在旧居内举办杨暗公烈士生平事迹展览。这些珍藏于潼南县档案馆近40年的烈士档案得以展现在后人面前。在这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前来祭奠的人们瞻仰杨暗公塑像,颂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吟诵事迹墙上记载烈士丰功伟绩的碑文,对杨暗公烈士的崇敬和缅怀之情油然而生,大大激励了人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个人信念

"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可绝不能丝毫动摇我的信仰。我的头可断,志不可夺 "这是杨暗公在牺牲前怒斥敌人的话,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守自己的信念,宁死不屈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人物评价

1926年9月,党中央曾指出:"川省现是最好工作之地,四川工作同志其刻苦奋斗的精神,更有为别省所不及者"。这既是杨暗公和他的战友们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也是党和人民对他们的崇高评价。


烈士陵园

陵园地址 位于重庆市潼南县城郊石碾村尖山子。为重庆市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杨暗公烈士,1898年生于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时民族危难深重.烈士抱济世之怀,十五离乡.求救国救民之道。曾因策动江阴水师反袁,遭捕于南京,嗣以呼应"五四"运动,而系狱日本。1920年回国返川。投身革命,服膺马列。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旋转党,任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委会首届书记兼军委书记。与吴玉章、萧楚女、童庸生、朱德、刘伯承诸同志竭尽心力,为在四川建党建团、促进国共合作,开展反帝反军阀的斗争,谋划泸顺起义,策应北伐.推动国民革命卓立伟功。1927年,反动势力制造重庆"三·三一"大惨案。烈士落于敌手,太义凛然。坚拒利诱,怒斥敌顽,军阀震惧,割其舌,断其指,剜其目,遂壮烈牺牲于佛图关前。时年二十九岁。

陵园规划 陵园包括直路、车场、洞道、塑像坪、墓地等五部分。目内花木丛生,苍柏肃立,浓荫中簇拥着伟岸的杨暗公塑像,寄托着人们对烈士的崇敬与怀念。塑像坪后为暗公烈士的墓茔,至前陈列着朱德、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杨尚昆、聂荣臻、张爱萍、廖汉生、吴玉章、任伯戈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陵园左侧还有烈士夫人赵宗楷的墓茔和为解放潼南牺牲的解放军烈士墓群。杨暗公烈士陵园不仅是重庆市西线旅游的风景名胜,而且在1995年被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09年授予) 八女投江 于化虎 小叶丹 马本斋 马立训 方志敏 毛泽民 毛泽覃 王尔琢 王尽美 王克勤 王若飞 邓萍 邓中夏 邓恩铭 韦拔群 冯平 卢德铭 叶挺 叶成焕 左权 白求恩 任常伦 关向应 刘老庄连 刘伯坚 刘志丹 刘胡兰 吉鸿昌 向警予 寻淮洲 戎冠秀 朱瑞 江上青 江竹筠 许继慎 阮啸仙 何叔衡 佟麟阁 吴运铎 吴焕先 张太雷 张自忠 张学良 张思德 旷继勋 李白 李林 李大钊 李公朴 李兆麟 李硕勋 杨殷 杨子荣 杨开慧 杨虎城 杨靖宇 杨闇公 萧楚女 苏兆征 邹韬奋 陈延年 陈树湘 陈嘉庚 陈潭秋 冼星海 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 周逸群 明德英 林祥谦 罗亦农 罗忠毅 罗炳辉 郑律成 恽代英 段德昌 贺英 赵一曼 赵世炎 赵尚志 赵博生 赵登禹 闻一多 埃德加·斯诺 夏明翰 格里戈里·库里申科 狼牙山五壮士 聂耳 郭俊卿 钱壮飞 黄公略 彭湃 彭雪枫 董存瑞 董振堂 谢子长 鲁迅 蔡和森 戴安澜 瞿秋白 参考资料: 1. 中国革命先驱:杨闇公的故事 . [2016-4-5] 2. 杨闇公旧居 首次对外开放 . [20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