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应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应奎
出生 1486年
逝世 1542年
国籍 明代
职业 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郞

杨应奎(1486~1542),字文焕,号渑谷,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人[1]回族。1511年(明正德六年)进士,历任仁和县(今杭州)知县[2],兵部主事,礼部员外郞临洮府(在今甘肃)和南阳府(今河南南阳市)知府[3]。在临洮兴修水利,引洮河水灌田,并建水磨。在南阳,正值饥荒,他致力救灾,“活数万人”。又筑陂堰灌民田。两府府志皆出自他手。临洮为他树立“去思碑”,南阳为他立生祠祀之,以表崇敬。后免官回益都,结“阳溪吟社”,相互唱和[4]

人物经历

杨应奎(1486—1542年),字文焕,号渑谷,别号蹇翁,回族,青州府城东关人。青州回族杨氏的始祖赛典赤·瞻思丁及其先祖可麻拉丁,是伊斯兰先知

穆罕默德圣裔。成吉思汗西征时,以币帛聘请可麻拉丁来到中国,封为云中郡公。赛典赤·瞻思丁封咸阳王,其子纳苏剌丁封为延安王,其孙伯颜察儿封

为奉元王。元代,赛典赤的后裔有人曾担任益都路总管,在青州购有田产宅院。明洪武元年,纳苏剌丁后世孙莫苏来此定居。因莫苏原世居北京宛平的羊

市,故借其音改姓为杨。

杨氏家族迁徙青州落户,乃受到权势威逼所致,自然不敢暴露贵族真貌,甚至定居后都不敢读书,仅以耕田为生。杨应奎编写的《杨氏世谱》记载说:


占藉古城,社民声迹,不敢显言仕宦宗族……戒子孙读书、做官。故再世以来,高祖钦、曾祖全,目不知书,率皆朴实守分,纳粮当差,不敢后也。

但是,这个仕宦世家书香门第的杨氏家族,终于不能老守田园。到杨应奎之父杨鸾,便诗书传家,进入青州府学读书。杨鸾读书极为认真,日诵数千言,

考试常居第一。但累举不第,遂无意功名,以诗文自娱。他“博览为古文词,工诗,善飞白书”。

杨应奎自幼聪颖,天性孝顺,交友厚重,豁达开朗。正德五年(1510年)中举,次年参加会试、殿试,连捷登进士,授杭州府仁和县知县。在任期间政绩

突出,升兵部主事。正德末年,擢升礼部员外郞。嘉靖皇帝继位之初,发生“大礼之议”,即是否认定嘉靖皇帝的亲生父亲为“皇考”。杨应奎随尚书毛

澄、侍郞汪俊等联名执奏谏阻。“又,郊祀日,清宁宫后殿灾,复自上疏,引汉桂宫鸿宁殿灾,以定陶、傅太后事,讽切。上会张、桂议行,遂出为临洮

知府。”当时,甘肃境内的驿站环境恶劣,驻守官兵疲惫,时常误事。杨应奎采取措施认真整顿,调节兵备,稳定了军心。他又修筑渠道,引洮水灌溉农

田,百姓得利,齐声赞誉,为他树立“去思碑”。

嘉靖五年(1526年),他转任南阳(今河南南阳)知府。到任后正值灾荒,饥民遍野。他大力赈济灾区,救活数万人。又动员百姓开垦荒田,妥善安置灾

民。任职期间,他关心教育,发展文化,重修南阳诸葛武侯祠和诸葛书院。百姓感其功德,立生祠祭祀。

杨应奎还相继主持编纂了嘉靖《临洮府志》、《南阳府志》,传于后世。他主修的《南阳府志》被誉为名志,受到史学家的好评。

杨应奎幼有大志,平生博览名臣之著,常以宋臣范仲淹为楷模。嘉靖中,因遭受奸臣诬诟,被罢官回家。后在益都城内建宅院,名为“后乐庄”,庄内有

“后乐园”,以此教育后人学习范仲淹忧国忧民的精神。他还编写《杨氏世谱》,传承后人,为青州回族的形成留下了重要史料。嘉靖二十一年(1542

年),杨应奎去世,享年57岁。死后,安葬在尧王山前。

杨应奎回乡后,曾与冯裕、刘澄甫等人结“海岱诗社”,日事吟咏。青州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层出不穷,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发

生,这为诗人创作提供了众多的题材。加之杨应奎为官期间饱受奸佞打击,熟悉官场黑暗,满怀愤懑之情,从而触景生情,借古抒怀。如他的七律《谒王沂公墓》:

前朝人物系乡思,勋业功名世所推。下马西风伤往事,卧麟高冢惨当时。白杨袅袅吟霜叶,苍藓斑斑点旧碑。立志谁能忘温饱,孤坟瞻拜一凄其。

宋代科举考试“连中三元”的王曾,是古代青州名相之一,由于刚正不阿,常常得罪皇亲贵胄,被三次罢相贬官。杨应奎也因奸臣诬诟罢官,所以,诗中

充满悲凉情感,“下马西风伤往事,卧麟高冢惨当时”,作者凭吊古人,引为知音,凄其之情油然而生。

杨应奎诗作多为田园纪趣,乡土气息浓郁,淳朴实在,吟之朗朗上口,如《渑水田家》:

我屋近南山,我圃连沧州。田畴时雨足,禾黍正油油。闲步看青野,偶然随海鸥。何期柴门下,好客为我留。盘俎无兼味,瓦缶注黄流。一斟复一酌,宾主醉沉浮。傲然天怀间,坦率更何尤。送客出门去,北窗风飕飕。五柳亦何人,此意堪与俦。

作为青州人,他对家乡有着真挚的感情,如《登大云顶》:

我居山之麓,我爱山之巅。一上舒清眺,白云兴杳然。

这首诗,写登上云门山山顶,极目远望,云海茫茫,如置身仙境。对家乡的赞誉挚爱之情,溢于言表。

杨应奎曾在边陲为官,对抵御边患有深刻的体会,因而也常常创作边塞诗。如他的《白马篇》:

白马出冀北,雕鞍覆锦茵。皎皎西洛道,萧萧清渭津。马骄鸣不止,借问马上人:宝剑铦且博,弩弓逾六钧。马粟已倾斛,人饮亦将醺。羽檄流星过,边

烽报烟尘。虎旅皆腾趋,烈士岂逡巡。驱去忽长啸,凉风薄黄云。追奔志慷慨,树功非希恩。扬扬锦绮者,列乘给翔麟。换骑果下马,探赏桃李春。白马

冏如雪,白驹亦如银。乘驹入空谷,生刍乐无垠。

杨应奎不仅能诗,而且善书法。安志远在《青州遗闻》中赞道:

吾邑以书法名家者,亦不多见。予尝见杨渑谷墨迹,犹有二王遗法,人多学其点画。

安致远在《纪城文稿》中,也称赞杨应奎书法的文章:

先生以议大礼,忤永嘉,归著述,余暇尤精力于草书。(衡王)遣侍医赵柳南往求,值公挥颖而作出,墨沉淋漓。纵横入案间,笑曰:“王席尊处优,讵

辩锤王褚虞笔意耶?”不答而退。柳南乃攫其案上长帧幅,满袖双笼而去。归以公语白王,王更喜甚。以公书装璜成帙而索公序。公赏其高致,为序其

帖,而王相甚欢。会王建某殿成,公乃书“麒麟门”三字,圆润丈余,以泥金濡毫,擘窝大书,有龙跳虎卧之势,掀髯狂呼,无异米南宫。殿庭叫奇绝时

也。 由此文可知,当时杨应奎书法之佳,名誉古城,震动王府。幸有驼山昊天宫重修碑记和山东省博物馆珍藏的杨应奎手书《二论帖》及行书-文徵明《雨中放朝出左掖》诗立轴四条屏传世。

视频

参考来源

  1. 杨应奎(1486~1542),字文焕,号渑谷,益都(今山东省青州市)人 ,杨氏总群-weixin.qq.com - 2019-09-01
  2. 回族。1511年(明正德六年)进士,历任仁和县(今杭州)知县 ,www.gushimi.org/s...- 2020-12-18
  3. 南阳市)知府 ,遇见赊店-weixin.qq.com - 2021-03-09
  4. 后免官回益都,结“阳溪吟社”,相互唱和 ,今日头条 - www.toutiao.com/a...-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