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楊克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楊克明 職業: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

楊克明生卒:1905-1937年1月

主要成就:紅5軍政治部主任

楊克明 (革命烈士) 楊克明,本姓陶名正,曾用名陶樹臣、洪陶爾、洪濤,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92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四方面軍補充師政治委員、獨立師師長、紅5軍政治部主任。1935年參加長征,轉戰於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1937年1月,與軍長董振堂指揮紅5軍在高台縣城與敵展開激戰,最後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2歲。 中文名 楊克明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省涪陵縣 出生日期 1905 逝世日期 1937年1月 人物簡介編輯 楊克明是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1905年生於四川涪陵羅家廟(今屬長壽)。192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在家鄉建立了第一支農民武裝,開展反封建鬥爭。1930年夏任中國工農紅軍川東遊擊軍第2路副隊長,後被派到營山等地組織農民武裝。1932年夏調任中共梁(山)達(縣)中心縣委書記,配合王維舟領導的川東紅軍游擊軍開展游擊鬥爭,堅持和發展了川東遊擊根據地。   1933年紅四方面軍發動宣達戰役後,王維舟、楊克明指揮游擊軍,積極配合主力紅軍作戰,牽制了敵人兩個師的兵力。兩軍會師後,楊克明深入到宣(漢)、達(縣)交界處的10多個鄉鎮,動員群眾參軍,被譽為「鐵腳板書記」。11月川東遊擊軍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第33軍後,他任軍政治委員,注重加強政治工作建設,提高部隊戰鬥力。曾與軍長王維舟率部參加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不久,因反對張國燾錯誤的「肅反」政策被撤職,調川陝省工農民主政府內務部工作,後任紅四方面軍補充師政治委員、獨立師師長。1935年參加紅四方面軍長征,任紅5軍政治部主任。率部隊3次越過茫茫數百里的草地。   1936年10月隨軍西渡黃河,轉戰於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1937年1月,與軍長董振堂指揮紅5軍在高台縣城與7倍於己之敵展開激戰,最後中彈壯烈犧牲,時年32歲。 [1] 人物事跡編輯 1905年出生於四川省涪陵縣羅家廟(今屬重慶市長壽區雲集鎮青豐村)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7歲讀私塾。在本鄉下廟讀私塾。因家族經濟困難中途輟學。父親陶榮山不忍聰明好學的兒子荒廢學業,省吃儉用,積攢了一點盤纏,把楊克明送到縣城讀書。於是,中斷了幾年學習生活的楊克明又得到了學習機會。 1921年考入省立涪陵第四中學讀書。省四中校長林樹人,辦教育的事業心較強,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在四中開設了圖書館,館內藏書豐富,《新青年》等進步書刊也不少。課餘時間,楊克明常去圖書館,博覽群書,受到很大教益。一九二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童庸生由重慶到涪陵,任四中八班國文教師。他的到來,給民主空氣較濃的四中帶來了新的氣象。他到校即給學生們講,他坐船到涪陵親眼見到外國人毒打辱罵一個農民,用活生生的事實激發學生對帝國主義的仇恨;揭露資本家延長工人勞動時間,來攫取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剝削實質,發動學生們起來革封建地主的命。利用合法的公開組織「學生自治會」進行反帝反封建宣傳,將學習成績好,愛國熱情高的青年團結起來,組成「社會問題研究會」。楊克明積極參加了這些活動,並被吸收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以後逐漸成為一個共產黨人。 1924年8月,共產黨員童庸生到四中任教,組織「社會問題研究會」,積極參加活動,楊克明被吸收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員。1926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返鄉和近鄰的魏俊淑結婚不久,爾後,楊克明化名洪濤爾到四川豐都縣城、高鎮等地以教書作掩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重慶「三·三一」慘案後,楊克明回到家鄉雲集、大柏樹等地,組織該地進步青年屈能生等十餘人集會,控訴王芳洲屠殺共產黨人的罪行,並在逢場天演戲、張貼革命標語。與進步青年劉紹尼、冉雲樵等籌集武器,組織了三十多人槍的農民武裝。這些行動,在附近的華中、中心場等地影響很大。一時,雲集中心等鄉的農協會組織相繼建立起來。當時,中心場花垣庵惡霸地主黃漢清等霸占了貧苦農民冉榮橋的女兒,楊克明即與程均甫、劉少尼等人將黃漢清等六人誅殺,為民除了害。在家鄉,楊克明成為鄉親們心目中的親人,那些封建地主見了他,又恨又怕,即告楊克明是共產黨。郭汝棟即派一個連到雲集捉拿楊克明,將其住宅包圍。楊克明在鄉親們掩護下,逃脫險境。敵軍無奈,對其母親和妻子施行殘酷的捆吊毒打,逼她們交出楊克明來。他們抓不到楊克明,即打斷魏俊淑手杆,殺掉和楊克明一起誅殺黃漢清等人的劉少尼,貼出「活捉洪陶爾賞銀千元,交屍者賞銀元五百元」的布告走。此後,楊克明到涪陵、豐都等地繼續從事地下活動 [2] 。 1929年受中共四川省委軍委派遣,在涪陵、豐都、石柱等縣組織農民暴動,開展武裝鬥爭。1930年4月,四川二路紅軍游擊隊成立,擔任宣傳員。後調任二路紅軍游擊隊二大隊一中隊隊長。1930年7月,二路紅軍游擊隊合併為一個縱隊,任第一中隊隊長。1930年冬,轉移到川北的營山農村開展活動。1932年夏,省委將中共梁山中心縣委改為中共梁達中心縣委,任書記,主要負責領導宣漢、萬源、開江、梁山、達縣的革命工作。這期間他着重抓了黨組織的恢復與發展,為川東遊擊武裝力量的建立打下了基礎。1932年夏,任中共梁(山)達(縣)中心縣委書記,與時任中共梁達中心縣委執委、中共川東軍委書記、川東遊擊軍總指揮的王維舟緊密配合,發展川東遊擊根據地。 1932年底,紅四方面軍進軍川北。楊克明、王維舟領導川東遊擊軍配合紅四方面軍的鬥爭。1933年紅4方面軍發動宣達戰役後,王維舟、楊克明指揮游擊軍,積極配合主力紅軍作戰,牽制了敵人兩個師的兵力。兩軍會師後,楊克明深入到宣(漢)、達(縣)交界處的10多個鄉鎮,動員群眾參軍,被譽為「鐵腳板書記」。11月川東遊擊軍改編為紅4方面軍第33軍後,他任軍政治委員,注重加強政治工作建設,提高部隊戰鬥力。曾與軍長王維舟率部參加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不久,因反對張國燾錯誤的「肅反」政策被撤職,調川陝省工農民主政府內務部工作,後任紅4方面軍補充師政治委員、獨立師師長。1936年1月,紅33軍與紅5軍團合編組成紅5軍,董振堂任軍長,楊克明任軍政治部主任。率部隊3次越過茫茫數百里的草地。 1936年10月隨西路軍西渡黃河,楊克明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第5軍政治部主任,與董振堂等率領部隊轉戰河西走廊,與國民黨西北軍閥進行了英勇艱苦的鬥爭。 1937年元旦拂曉,他和軍長董振堂率紅五軍3000餘人,一舉攻占甘肅高台縣城。殲敵1400餘人,繳獲槍支500餘支,生擒偽縣長及政府官吏。正當軍民熱烈慶祝高台解放的時候,敵軍馬彪、馬步青、韓起祿糾集五個騎兵師、兩個步兵旅以及炮兵團、民團兩萬餘人,乘我守軍力量薄弱,與主力配合困難之機,將高台縣城層層包圍,於1月20日在飛機大炮配合下,向高台縣城發起猛烈進攻。他和董振堂嚴密組織、頑強抵抗,與敵在城外激戰七晝夜,我軍人員傷亡較大,彈藥消耗嚴重,被迫退入城內堅守。在敵人炮火轟擊之下,城牆坍塌,敵人衝進城內,進行巷戰,血戰十餘小時,城池陷落,紅五軍3000餘名將士絕大部份壯烈犧牲。當敵人攻進城內時,他提着兩支手槍阻擊敵人,戰鬥打到只剩下他一個人,槍里只有一顆子彈時,為了保持共產黨員的革命氣節,他把槍口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扣動板機自殺。戰鬥結束後,慘絕人寰的敵人將他和董振堂、葉崇林的頭割下,懸首示眾,不准收屍。解放後,為紀念高台死難烈士,當地政府修葺了紅軍烈士紀念館,為楊克明、董振堂專門修了紀念碑。楊克明烈士紀念碑的對聯寫着:「三過草地心猶壯;一死高台志未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