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甫」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唐朝詩人 using HotCat
Row對話 | 貢獻
(added Category:杜姓 using HotCat
行 46: 行 46:
  
 
[[Category:唐朝詩人]]
 
[[Category:唐朝詩人]]
 +
[[Category:杜姓]]

於 2019年11月8日 (五) 07:00 的修訂

杜甫
詩人、文學家
杜甫
國家
姓名 杜甫
子美
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杜陵布衣
族裔 漢族
籍貫 唐朝鞏縣(今河南鞏義市)
祖籍 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
通稱 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遺
出生 712年2月12日
無記載
逝世 770年(57-58歲)
墓葬 杜甫陵園
祠廟 杜公祠
《杜工部集》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一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現實主義詩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家族出於襄陽杜氏,是京兆杜氏的分支、西晉軍事家杜預的後裔。家族自襄陽徒居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唐朝時,京兆杜氏都多自稱為杜陵人,所以杜甫晚號杜陵。因其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又稱杜少陵杜草堂(曾隱居於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對他顯赫的先世有着過剩的意識,有「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的詩篇留下[1]

杜甫與李白並稱「李杜[2],為了與晚唐的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後也常被尊稱為「老杜」。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在身後,杜甫的作品最終對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近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杜工部集》[4]。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以風格渾樸沉鬱著稱,相對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被後人奉為「詩聖」,他的詩也因其社會時代意義被譽為「詩史」[5]

作品

杜甫詩「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寶元二年(1039年)王洙輯有1405篇,編為18卷,題為《杜工部集》。錢謙益編有《箋注杜工部集》。楊倫說:「自六朝以來,樂府題率多模擬剽竊,陳陳相因,最為可厭。子美出而獨就當時所感觸,上憫國難,下痛民窮,隨意立題,盡脫去前人窠臼」。 在杜甫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杜甫的詩被稱為「詩史」。他的詩詞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律詩在杜詩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詩的成就,首先在於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用律詩寫時事,字數和格律都受限制,難度更大,而杜甫卻能運用自如。 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被楊倫稱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全詩在聲律句式上,又極精密、考究。八句皆對,首聯句中也對。嚴整的對仗被形象的流動感掩蓋起來了,嚴密變得疏暢。

參考來源

  1. 杜甫,秋興八首,讀古詩詞網
  2. 潘德輿《養一齋集》卷一八《作詩本經序》:「三代而下,詩足紹《三百篇》者,莫李、杜若也……朱子曰:『作詩先看李、杜,如士人治本經。』雖未以李、杜之詩為《經》,而已以李、杜之詩為作詩之《經》矣。竊不自量,輯李、杜詩千餘篇與《三百篇》風旨無二者,題曰《作詩本經》。」元稹《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稱杜甫詩超過李白。
  3. 王京鈺. 《概論日本漢文學中的杜甫受容》. 《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 第7期 (中文(簡體)‎). 
  4. 杜甫. 新華網. 2009 [2009-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9-13) (中文(簡體)‎). 
  5. 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五》、《新唐書》卷二百一《杜甫傳》他覺得自己很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