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甫草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甫草堂,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門外的浣花溪畔,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占地24公頃。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亂流亡成都,在友人嚴武的幫助下於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稱「成都草堂」,並在此居住了4年,在此期間,杜甫共作詩240餘首,是其創作的高峰。草堂屢次經歷戰火,現有的建築大都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所興建。1955年成立杜甫紀念館。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將杜甫草堂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85年更名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蹤遺蹟地,年遊客量達百萬餘人次。2013年12月4日,英國首相卡梅倫乘坐的飛機降落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開始四川的訪問之行,在杜甫草堂參觀1個多小時,離開前為杜甫草堂題詞。

2018年4月6日,成都杜甫草堂推出家風家訓主題展覽。

景區文化

草堂人日

「草堂人日」活動是每年農曆正月初七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舉行的文化活動。「人日游草堂」是成都市民春節期間的重要風俗,每年「人日」,人們來杜甫草堂憑弔詩聖、吟唱詩歌、賞梅祈福。

人日源於杜甫的好友高適於公元761年的人日題詩《人日寄杜二拾遺》寄贈杜甫,表達對朋友的思念。公元770年,飄泊於湖湘的杜甫一天偶翻書帙,重讀高適這首詩時,高適早已亡故,睹物傷情,遂寫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一詩,以寄託哀思。從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便傳為詩壇佳話。

「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清咸豐年間,時任四川學政的何紹基在果州(南充)返成都的途中擬成以上對聯。他熟知高杜人日唱和的典故,抵蓉後特宿於郊外,等到初七人日這天,才進草堂題就此聯。此聯一出,文人墨客競相效仿,於每年人日雲集草堂,揮毫吟詩,憑弔詩聖。此後便成為成都人高品味的文化生活。辛亥革命以後,此俗漸衰,直到1992年,杜甫草堂博物館為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首倡恢復「草堂人日」活動。[4][5]

紅梅藝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每年春節舉辦梅展。梅花展突出杜詩梅藝,採取主題統一,基調以梅花、貼梗海棠為主,配以各種四川傳統花木玉蘭、茶花杜鵑和時令花卉等分點布景,烘托傳統園林景點,並結合杜詩詠梅之意境,主次結合,達到萬樹花開、斑斕相間的效果,使整個草堂滿園百花爭艷、萬樹花開,一片春天的色彩。

荷花藝展

荷花藝術展源自杜甫描寫荷花的詩句——「風含翠筱娟娟淨,雨裛紅蕖冉冉香。」草堂荷花歷史悠久,為更好地再現杜甫筆下的詩情畫意,草堂人鑿池引水,養魚植荷,使草堂荷花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為很好地延續這種傳統,宣傳草堂的園林特色,杜甫草堂將在每年夏季舉辦一屆荷花藝術展,將此作為一個重要的花卉展覽活動,以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草堂參觀遊玩。

草堂聽琴

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寫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一詩中寫道:「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表達了他在月夜對親人的思念和盼望,詩意委婉曲折,字字感人。同時,詩聖杜甫乃琴中雅士,詩琴結緣,古往今來歷代詩歌聖賢無不具有「詩增琴趣,琴催詩文」的風雅情懷。正是詩人這種琴趣給我們留下了萬世留芳、曠世絕響的詩歌文化瑰寶。「嗜酒益疏放,彈琴視天壤」、「風波空遠涉,琴瑟幾虛張。渥水出騏驥,崑山生鳳凰。」……這些都是杜甫當年在美妙的琴聲中所吟詠的詩句。

中秋「草堂聽琴」活動於2007年開始每年舉辦,活動以古琴演奏為主線,詩歌的清雅唱和為特色,展示草堂賦予古琴音韻豐厚的文化內涵,讓來賓在佳音繞樑、風雅古韻的環境裡,靜心體會到走進草堂安寧的意蘊。

徵文大賽

「走近詩聖·品悟草堂」博客徵文大賽是杜甫草堂博物館利用新媒體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一次新的嘗試,大賽自2009年5月18日開賽以來,至2010年2月1日止,歷時 9個多月,分成四個賽段和總決賽,大賽官方網站瀏覽量達到21萬多人次,註冊人數3000餘人,四個階段共計收到博文180餘篇,其中不乏美文精詩。博客大賽頒獎項目有24 個,門類齊全,既有分階段獎,又有總評獎;既有文學分類獎,又有圖片獎,還有博客美觀獎和移動博客獎,每一賽段分設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1]

詩詞研究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與四川省杜甫學會創辦的《杜甫研究學刊》現已出版111期,發表學術論文上千篇,近兩千萬字。2007年,《杜詩全集》(今注本)和《杜詩書法集》均由四川天地出版社再版。

視頻

杜甫草堂

參考來源

  1. 「走近詩聖·品悟草堂」博客徵文大賽,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2009-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