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仲炮製方法與標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仲炮製方法與標準

【藥材來源】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乾燥樹皮。4~6月時剝取,刮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乾。

【古代炮製方法】

南北朝劉宋時代載有酥蜜炙法(《雷公》)。梁代有去皮法(《集注》)。宋代有去皮炙(《聖惠方》)、薑汁炙(《活人書》)、鹽水炒(《扁鵲》)、蜜炙(《總錄》)、酒拌炒焦(《指迷》)、炒令黑(《普本》)、麩炒(《局方》)等炮製法。也有以「炒斷絲」作為火候判斷(《局方》)。明代增加了姜蜜炒(《奇效》)、糯米同炒(《粹言》)、去皮醋炙(《必讀》)等法,清代又增加了童便浸焙(《本草述》)等法。

【現代炮製方法】

  1、杜仲: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刮去殘留的粗皮,洗淨,切塊或絲,乾燥。   2、鹽杜仲:取杜仲塊或絲,加鹽水拌勻,悶潤,中火炒至斷絲,表面焦黑色時,取出,及時攤晾,涼透。杜仲每100千克用食鹽2千克。

【飲片性狀】

杜仲為厚薄不一,10~15毫米的小方塊,或呈絲狀;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或縱裂槽紋;內表面黯紫色,光滑;切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質脆;氣微,味稍苦。鹽杜仲表面呈焦黑色,銀白色橡膠絲減少,彈性減弱,略有鹹味。

【質量標準】

杜仲醇浸出物不得少於11.0%,鹽杜仲水分不得過13.0%,總灰分不得過10.0%,浸出物不得少於12.0%,杜仲、鹽杜仲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不得少於0.10%。

【炮製目的】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經、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能。生品應用很少,長於益肝補腎,多用於頭目眩暈,濕重腰痛。鹽制後可直走下焦,增強補益肝腎作用,用於腎虛腰痛,陽痿滑精,胎元不固等。

【應用選擇】

  1、生用   (1)頭目眩暈:常與枸杞子、菊花、白芍、夏枯草等同用,能養肝息風,可用於肝虛,風陽上擾,頭目眩暈。   (2)濕重腰痛:常與生白朮、附子同用,能補肝腎,利水,可用於腰痛而重。如新定白朮湯(《醫學從眾錄》)。   2、制用(鹽製品)   (1)腎虛腰痛:常與肉蓯蓉、菟絲子、革薢同用,能補肝腎,強筋骨,可用於腎虛骨痿,腰部酸痛。如金剛丸(《保命集》)。配伍鹽補骨脂、炒核桃仁、大蒜,功能補腎強腰,用於腎虛腰痛,起坐不利,膝軟乏力,如青娥丸(《中國藥典》)。   (2)胎動不安:常與續斷同用,能增強補腎安胎作用,可用於肝腎虧虛,胎動不安。若兼脾氣不足者,則常與白朮、人參、桑寄生等同用,具補腎益脾,安胎作用。   (3)陽痿、滑精:常與巴戟天、肉蓯蓉、制菟絲子、酒牛膝等同用,能補肝腎,益精氣,可用於腎陽不足,陽痿,滑精,尿頻,腰膝酸軟。如全鹿丸(《景岳》)。

【現代研究】

杜仲含多種木脂素及其苷,環烯醚萜類,還含綠原酸、咖啡酸、熊果酸等有機酸類,以及17種游離氨基酸和15種無機元素等。現代藥理已證實,杜仲具有降壓、鎮靜、鎮痛、增強免疫、抗炎、抗應激、利尿、延緩衰老等作用。炮製對其理化性質和藥理作用均有一定影響。   實驗表明,杜仲外表粗皮占全皮的27.06%,且同一批杜仲切成2~3mm的絲片比切成2~4cm方塊片,水溶性煎出物顯著增多。還有實驗證實,未去粗皮的杜仲飲片煎出率比去粗皮者低30.86%,粗皮占藥材的20%以上。杜仲切制規格對總成分的溶出有明顯影響,其煎出率大小依次為:橫絲>縱絲>丁>條>塊>帶粗皮塊。因此,按杜仲橡膠絲的生長方向垂直切斷,將最有利於總成分的溶出,其切制寬度以0.5厘米較好。對杜仲三種不同炮製品的絲片作水溶性煎出物量比較。結果,鹽水拌炒品煎出量最高,鹽水拌後砂燙品次之,生品最低。通過對杜仲製品水溶性總成分的溶出率測定,除160℃烘品外,其他製品均低於生品。但杜仲在βmax282nm處有強吸收的活性成分,各製品活性成分的溶出率均高於生品,其高低順序為:200℃烘品>砂炒品>160℃烘品>鹽炙品>生品。其藥理作用與活性成分溶出的多少成正比例,與水溶性總成分溶出的多少不相關。有文獻報道,砂燙杜仲(噴鹽水)和杜仲炭(藥典法)的水煎出物基本一致,但皆較生杜仲煎出物量低;綠原酸的含量兩者皆較生杜仲低,但砂燙杜仲的含量高於杜仲炭,砂燙品收率亦比杜仲炭高17%左右。另有文獻報道,杜仲炒炭後,對磷脂含量及組成變化有影響,杜仲炮製後磷脂總量下降12.50%,說明高溫炮製造成部分磷脂成分的破壞。磷脂組分的薄層掃描結果顯示,炮製品較生品溶血磷脂酰膽鹼和磷脂酸的含量比例增高,而其他磷脂組分則有所降低。提示可能有一些磷脂酰膽鹼氧化轉變成溶血磷脂酰膽鹼,以及部分其他磷脂分解生成磷脂酸。還有文獻報道,杜仲經鹽制(藥典法)後收率為86%,取等量鹽杜仲與生杜仲作元素分析比較,結果鹽杜仲中鉛的含量下降達30%以上,而鋅、錳、銅、鐵、顯著升高;鈣、磷含量亦有升高。依據杜仲中的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是其降壓的主要成分,應用HPLC法測定了生杜仲、清炒杜仲、鹽杜仲、砂燙杜仲及烘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的含量。結果表明,杜仲炮製後,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明顯升高,各炮製品之間含量無明顯差異。但亦有研究表明,杜仲鹽炙後降壓活性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含量下降,醇溶性浸出物有所增加,而指紋圖譜中色譜行為變化較大。日本學者研究發現,京尼平苷酸有降壓作用,是杜仲降壓的主要成分之一。   實驗報道,炒杜仲對犬的降壓作用大於生杜仲,其作用與心血管的直接關係不大,與迷走神經的關係亦不大,降壓作用可能與中樞神經的抑制有關。有文獻亦證實,炒杜仲對貓的降壓作用比生杜仲大1倍。另有文獻報道,生杜仲、鹽制杜仲炭(藥典法)和砂燙杜仲均能使兔、狗的血壓明顯下降,並可減緩大鼠離體子宮的自發活動,對抗腦垂體後葉素對子宮的作用;鹽杜仲炭(藥典法)和砂燙杜仲在這兩方面的藥理作用強度基本是一致的,且均比生杜仲強。還有文獻報道,鹽炙杜仲(藥典法)與生杜仲比較,對中孕小白鼠離體子宮自主收縮的抑制作用增強,對乙酰膽鹼引起子宮痙攣性收縮的拮抗作用增強,但是對垂體後葉素引起子宮痙攣性收縮的拈抗作用減弱。用砂燙或烘法製鹽杜仲均有明顯的子宮收縮抑制作用。杜仲生品和不同工藝的炮製品對家兔離體子宮均有抑制作用,其中200℃烘品和砂炒品作用最強,160℃烘品次之,鹽炙品較弱,生品最弱。現代研究認為,腎陽虛患者多見有腎上腺皮質功能低下。實驗表明,杜仲的水提醇沉煎液具有興奮垂體一腎上腺皮質系統,提高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為此,有人採用醋酸氫化可的松造成小白鼠類陽虛病理模型,對生杜仲與鹽杜仲(藥典法)的補腎作用進行了比較,結果生杜仲與鹽杜仲均可使類陽虛小鼠紅細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增加,腎上腺增重,二者的作用強度無明顯差別。生杜仲及其不同炮製品對家兔均表現出鎮靜作用,其強弱順序為:200℃烘品,砂炒品>160℃烘品>鹽炙品>生品。對家兔作利尿實驗,結果表明,其利尿作用強弱順序為:速尿>200℃烘品;砂炒品>160℃烘品>鹽炙品>生品。有研究比較了生杜仲、清炒杜仲、鹽杜仲、砂燙杜仲、烘杜仲5種飲片的免疫增強作用,發現杜仲炮製後,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小鼠遲髮型超敏反應的作用,對抗氫化可的松所造成的T細胞百分比下降的作用,激活單核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作用,都明顯增強;並且清炒杜仲、鹽杜仲、砂燙杜仲、烘杜仲作用強度基本一致。   實驗表明,杜仲達到斷絲要求,須在武火條件下炒成炭狀,在大生產中損耗很大。實驗樣品小量製備其收得率烘杜仲>;炒杜仲>;砂炒杜仲;其對應的煎出率順序與之相同。杜仲受熱程度越大,越不利於總成分的溶出,三種製品達到斷絲要求時其煎出率並不比生品高,炒杜仲和砂燙杜仲還較生品低。但杜仲某些生物活性,如對動物離體子宮的抑制作用,小白鼠翻正實驗以及對人體血壓的影響來看,其作用強度均優於生品。在幾種炮製方法中,烘法工藝客觀,易於控制,在150℃、90分鐘條件下,既能斷絲,又未降低總成分的溶出量。又有實驗表明,加鹽量與加鹽方式對炮製品收率無明顯影響,但對杜仲總成分的溶出量有明顯的影響。加鹽量為2%,加鹽方式以先用鹽水拌潤再加熱為好。有人以「斷絲」為標準,對鹽杜仲、文火炒水淬製品、烘製品進行了斷絲率、收率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比較。結果表明,杜仲炒斷絲,用文火比用武火好,前者外觀色澤呈深褐色,損耗率小,且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也較高:後者表面呈焦黑色.損耗率大;實驗還表明,烘製品的醇溶牲浸出物含量最高,且收率亦最高,初步說明烘製工藝能保證杜仲炮製品的質量。亦有人以「斷絲」為標準,研究了以烘炙代炒炭的方法,探討了烘製杜仲的條件,這些條件有:100℃、4~6小時;145~155℃、1.5小時;160℃、30分鐘等。還有人以「斷絲」為標準,用電熱乾燥箱烘烤法製備不同溫度杜仲及鹽杜仲樣品,分別檢測樣品中的京尼平苷酸、綠原酸、京尼平苷三種成分,發現杜仲炮製的溫度範圍為150~200℃,超過200℃時,杜仲藥材中京尼平苷酸、綠原酸、京尼平苷成分含量迅速降低,並且藥材將迅速炭化,這與「文火」「中火」的傳統炮製經驗基本相符,而用「武火」顯然不當,並認為杜仲的炮製溫度應控制在180~190℃左右,鹽杜仲時間為35~55分鐘,杜仲時間為24~45分鐘為宜。

【附】

  1、近代炮製方法還有炒炭、煅炭、砂炒、鹽水拌潤蒸、鹽麩炒等。   2、文獻摘錄「皆去削上虛軟甲錯,取里有味者秤之」(《集注》)。「刮淨粗皮,咀成薄片,薑汁潤透,連炒去絲」(《蒙筌》)。「去粗皮淨,鹽水炒斷絲」(《箋正》)。「慣墮胎者,受孕一二月,用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斷絲……(丸)」(《輯要》)。「去皮用。治瀉痢酥炙,除寒濕酒炙,潤肝腎蜜炙,補腰腎鹽水炒,治酸疼薑汁炒」(《得配》)。「用薑汁或鹽水潤透,炒去絲,能補中強志」(《本草正》)。

【總結】

杜仲從南北朝劉宋時代開始使用輔料和採用不同的炮製方法。近年來各地的炮製規範中收載的大多是生杜仲和鹽杜仲。鹽杜仲主要是用拌潤後炒制,古人認為鹽水炒制可突出杜仲補腰腎的作用。現代認為鹽制後可增強補益肝腎作用,多用於腎虛腰痛,陽痿滑精,胎元不固等。《中國藥典》2010年版收載有生杜仲和鹽杜仲。   歷代文獻均重視杜仲的淨制加工,特別是去除粗皮。現代研究資料亦表明,杜仲淨選加工時刮去苔垢和粗皮是必要的。切絲片較切塊片利於煎出成分。杜仲經炮製後,部分化學成分的含量有改變,降壓作用增強。杜仲及其炮製品對子宮收縮的抑制作用、鎮靜作用及利尿作用均增強,這三方面的藥理作用強度均為200℃烘製品和砂炒品作用最強,160℃烘品次之,鹽炙品又次之,生品最弱。鹽杜仲與生杜仲的補腎作用強度並無明顯差別。   目前,鹽制杜仲是杜仲藥材的主要炮製品,應用較廣,這可能是受陳嘉謨的「入鹽走腎臟」理論的影響,在臨床應用中其各種作用是否增強,尚需從多方面進行探討。比如選擇合適的動物模型,通過生品和炮製品的藥理作用的比較,確認炮製後樣品的補肝腎、強筋骨、降壓、安胎作用是否較生品增強;運用中醫基礎理論,闡述鹽能人腎,其鹽制後作用增強的理論基礎;某種藥理作用應是其中多種物質綜合作用的結果,要應用現代分析手段,通過炮製前後指紋圖譜的研究或其他方法,找出其炮製前後成分間的比例變化或者是否有新成分的產生,深入研究其炮製的作用機理。杜仲炮製後補肝腎、強筋骨、降壓、安胎作用是否較生品增強,這些作用與成分的關係如何,有待進一步探討。一般認為,杜仲炒斷絲,有利於調配,煎煮和粉碎,可更好地發揮藥效。故杜仲的傳統炮製要求是「斷絲而不焦化」。實際操作中,杜仲如欲炒斷絲,必須溫度高,時間長,往往炒成炭。有人通過對有關文獻的考證,對「杜仲炭」提出質疑,認為杜仲既斷絲又不炭化是前人炮製的原意和歷代用藥的主體,炒炭始於近代,不符合傳統炮製原意。目前,鹽制杜仲時採用藥典法、砂燙法或烘製法皆以斷絲為標準。但是藥材質地愈厚,質量越好,橡膠絲愈多,達到斷絲要求則炭化程度就愈大。砂燙法製鹽杜仲收率高,成分損失少,但不易掌握斷絲的火候。為此,又有以「斷絲」為標準,採用烘箱法、電動轉鍋等對杜仲的炮製工藝進行了初步探討。這些研究尚需建立更科學的指標和參數,並應與生產實際緊密結合。 [1]  

【炮製方法】

1.杜仲《雷公炮炙論》:「凡使,先須削去粗皮……細銼用。」《新修本草》:「用之薄削去上甲皮,橫理切令絲斷也。」現行,取原藥材,刮去殘留粗皮,洗淨,切成絲或塊,乾燥。 2.鹽杜仲《萬氏女科》:「青鹽水炒去絲。」《瘡瘍全書》:「鹽炒去絲,為末。」《幼幼集成》:「切片,鹽水拌炒以斷絲為度。」《增廣驗方新編》:「切片,用鹽水浸七日,其水每日一換,銅鍋緩火炒斷絲。」現行,取杜仲絲或塊,用鹽水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斷絲,表面焦黑色,取出放涼。杜仲絲或塊每100kg,用食鹽2kg。或取杜仲絲或塊,用鹽水拌勻,潤透,置鍋內,用中火加熱,炒或砂燙至絲易斷,取出放涼。杜仲絲或塊每100kg,用食鹽2kg。或取杜仲絲或塊,用鹽水潤透,放置l夜,蒸1h,取出,乾燥。杜仲絲或塊每100kg,用食鹽0.9kg。 [2]

【炮製方法】

1、杜仲: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刮去粗皮,洗淨,潤透,切成方塊或絲條,曬乾。 2、鹽杜仲:先用食鹽加適量開水溶化,取杜仲塊或絲條,使與鹽水充分拌透吸收,悶潤,然後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為度至斷絲,取出晾乾。(每杜仲100斤,用食鹽3斤)杜仲經炒制後,則杜仲膠被破壞,有效成分易於煎出。 3、制炭:取杜仲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黑色並斷絲,但須存性,用鹽水噴灑,取出,防止復燃,晾乾即得,每杜仲塊100kg,用食鹽3kg,或取杜仲塊,先用鹽水拌勻吸盡後置鍋中,用武火炒至黑色並斷絲存性,用水噴滅火星,取出晾乾。每杜仲塊100kg,用食鹽3kg。 先將杜仲刷洗乾淨,泡上半天浸潤透後,用鋼絲刷洗杜仲,直至粗皮脫落即可。後將去皮後的杜仲厚薄分開,切成4~6mm的寬條,晾乾備用。先把切好的杜仲皮,用含鹽量為2%的鹽水噴勻,悶潤1小時、撈出來晾乾,然後開始炮製。 江沙燙杜仲:將乾淨沙子加熱到200℃,把準備好的杜仲條放進鍋內熱沙子中炒燜並關閉火源,大約5分鐘即可倒出來,晾涼挑揀出來;此時沙燙過的杜仲表面呈黑褐色,內焦黃。補腎安胎平緩痛經。 海鹽燙杜仲:將大粒鹽放炒鍋中加熱翻炒,至高溫200度左右,把準備好的杜仲條倒入熱鹽中放炒鍋里猛火燒熱,翻炒10分鐘至輕鬆斷絲,倒出來晾涼。可增強降壓作用。 蒸杜仲:把鹽浸好的杜仲干條放在蒸鍋里蒸2小時後取出曬乾即可,增強補肝腎的作用。鹽浸杜仲放蒸鍋里蒸2個小時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