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李白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白集

李白集,名 称:《李白集》 作 者:郁贤皓 编选 出版时间:2006-11-1 版 次:1 页 数:373字 数:286000 印刷时间:2006-11-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9787806439227 包 装:平装 出 版 社: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李白集 [2]

作者 郁贤皓

印刷时间 2006-11-1

纸张 胶版纸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

内容简介

李白(七零一-七六二),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七四二),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屈原而后,他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

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有《李太白集》。本书所选皆为李白诗文中的名篇,一些内容比较复杂又艰深的作品以及太长的作品皆未选。读者如想进一步深入学习,可参看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等。李白诗文的编年,詹锳、郁贤皓、安旗等做了不少工作,但按年代顺序编排仍有很大困难,故按宋蜀本李太白文集目次排列。为了方便读者,末附"李白简谱"、"历代李白集版本举要"、"李白研究著述举要"及"《李白集》名言警句"。

图书目录

前言

编年诗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登锦城散花楼

峨眉山月歌

渡荆门送别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

望天门山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长干行二首(其一)

阳叛儿

金陵酒肆留别

夜下征虏亭

越中览古

苏台览古

乌栖曲

静夜思

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夜泊牛渚怀古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山中答俗人

乌夜啼

子夜吴歌四首

古风(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其)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登太白峰

登新平楼

蜀道难

送友人人蜀

行路难三首(其)

行路难三首(其二)

行路难三首(其三)

梁园吟

梁甫吟

春夜洛城闻笛

古风(其十六)(天津三月时)

襄阳歌

江夏别宋之悌

将进酒

赠孟浩然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

嘲鲁儒

南陵别儿童人京

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二)

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三)

清平调词三首(其)

清平调词三首(其二)

清平调词三首(其三)

春思

塞下曲六首(其)

塞下曲六首(其二)

塞下曲六首(其三)

塞下曲六首(其五)

塞下曲六首(其六)

感寓二首(其二)

玉壶吟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院内诸学士

灞陵行送别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其二)

送贺宾客归越

月下独酌四首(其)

古风(其十四)(燕昭延郭隗)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沙丘城下寄杜甫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

梦游天姥吟留别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丁都护歌

登金陵凤凰台

古风(其五十一)(殷后乱天纪)

寄东鲁二稚子。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古风(其三十四)(羽檄如流星)

北风行

独坐敬亭山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哭晁卿衡

清溪行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赠汪伦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古风(其十七)(西上莲花山)

扶风豪士歌

望庐山五老峰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十一)

上崔相百忧章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脱余之囚参谋幕府

因赠之

公无渡河

流夜郎闻酺不预

上三峡

早发白帝城

江夏赠韦南陵冰

江上吟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人中京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巴陵赠贾舍人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一)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三)

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四)

陪族叔刑部侍郎哗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五)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鹦鹉洲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

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

临路歌

不编年诗

古风(其一)(大雅久不作)

古风(其三)(秦皇扫六合)

古风(其三十五)(丑女来效嚬)

古风(其四十九)(美人出南国)

古风(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

战城南

长相思

日出入行

侠客行

古朗月行

妾薄命

玉阶怨

横江词六首(其一)

横江词六首(其五)

送友人

把酒问月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山中与幽人对酌

听蜀僧溶弹琴

劳劳亭

宣城见杜鹃花

长门怨二首(其一)

长门怨二首(其二)

怨情

折荷有赠

哭宣城善酿纪叟

编年文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上安州裴长史书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与韩荆州书

大鹏赋并序

赵公西候新亭颂

为宋中丞自荐表

泽畔吟序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参考来源

[[Category: 社会组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