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山中问答》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山中问答》李白一生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东严子在岷山隐居。出了四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白兆山的桃花岩。此诗应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的那段时期。[1]
全诗有问有答,却似自语;转接轻灵,活泼流利。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于舒缓自然之中表达出人意料的情韵。
原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释
余:我。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又名白兆山,位于湖北省安陆市西北,山下的桃花洞是李白曾经读书的地方。
自闲:悠闲自得。闲:安然,泰然。
“桃花”句:语出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李白用此地比拟桃花源。窅(yǎo)然:指幽静而深远的样子。
别有天地:另有一番境界。
译文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要隐居在这偏远的碧山。我微微一笑而不去回答,心里却是那么一种悠然自得。
他们哪里知道,这里的桃花盛开时花香四溢,落花如雨,随着幽静而深远的潺潺流水,欢快地向着远方流去。可以说,这里是另外一番天地,绝不是人间俗世可以相媲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