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太原早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太原早秋》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秋天。这年的夏季李白应友人元演之邀,一同来到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的机会,于是有了归隐之意。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怀乡之作。[1]
诗中通过对早秋自然环境日渐衰落的描写,生动地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以汾水自比,表达了自己绵绵不断日夜思归的情怀。
原文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释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时当大火流: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据《诗经·七月》中“七月流火”即指此星。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译文
光阴流逝,许多花儿已经开始渐渐凋零,看时节应当是夏历七月之后了。
浓浓的秋霜很早地从边塞那边来到这里,高空的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出了淡淡秋色。
我虽身在异域他乡,可晚上连做梦都在边城的月色中萦绕,梦醒时分,心随着月光飞回了故乡。
我思念家乡的心情,就像这源源不断的汾河水一样,没有一天不在悠悠流淌,缠绕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