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玉安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 戰鬥英雄李玉安(1924~1997),河南台前人,是一名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

目錄

人物生平

李玉安生於極其貧苦的農民家庭,16歲去東北當苦工。1946年,李玉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四平會戰中榮立一等功,遼西會戰時立大功,平津戰役又立戰功,渡江作戰再立一等功,跟隨部隊一直打到廣西,先後榮立10次戰功。1950年10月,李玉安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112師335團1營3連副班長,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11月30日清晨,3連在松骨峰阻擊南逃的美軍2師第九團。100多名只配備步槍、機槍、手榴彈的志願軍戰士,面對擁有十幾架飛機、幾十門大炮、幾十輛坦克的摩托化部隊,血戰8個小時,打退敵人5次反撲,斃敵600多人,敵我損失約6∶1,為志願軍「裝口袋」聚殲逃敵立下特等功。戰鬥中李玉安代理排長指揮作戰,身負重傷,昏倒於戰場。戰後作家魏巍採訪時,把他誤作烈士寫入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李玉安並未犧牲,當晚甦醒後被朝鮮人民軍一個司號員背到附近一間民房裡,後被志願軍某部收容救治,輾轉送回祖國。 李玉安回到祖國後,幾十年來一直隱功埋名,繼續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始終保持着一位老戰士、老共產黨員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由於《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通訊被選入中小學教材,影響極大,當有人問起「《誰是最可愛的人》課文里的李玉安是你嗎」的時候,李玉安都以「那是重名重姓」搪塞過去。1952年7月,組織上按普通復員殘疾軍人,安排他到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糧庫當了一名普通工人。1960年,他擔任糧庫檢斤組組長,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干到1980年退休。李玉安對工作勤懇,任勞任怨,從復員到退休,16次被評為糧庫的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選為糧庫優秀黨員,還當過縣財貿系統的勞動模範。

近代現狀

1990年2月,李玉安帶着殘廢證和一本編有《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的初中課本找到駐保定的原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公開了他的身份。李玉安活着的消息傳開後,立即成為轟動全國的特大新聞。《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黑龍江日報》等各大報紙紛紛發表李玉安的事跡,《人民日報》發表了「無名價更高」的評論文章。1990年7月,中共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全省人民學習李玉安;中共黑龍江省委授予他「無私奉獻的好黨員」稱號;商業部、全國財貿工會授予他「特等勞動模範」稱號;民政部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民政部門開展向李玉安學習活動。中央電視台和黑龍江省委組織部拍攝了以李玉安為原型的電視劇《硝煙散後》在全國播映。 1990年8月9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看望了李玉安。10月23日,李玉安應邀參加中國人民友好代表團出訪朝鮮,在朝鮮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40周年紀念活動。24日,朝鮮中央人民委員會授予李玉安「一級國旗勳章」。1994年10月,李玉安作為全國英模參加建國45周年國慶觀禮,受到國務院總理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隨後,李玉安回到闊別多年的河南故鄉台前縣,受到濮陽市委、市政府,台前縣委、縣政府及30萬父老鄉親的熱烈歡迎。 1997年1月10日,李玉安逝世於黑龍江省巴彥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