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渡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渡镇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下辖镇,地处进贤县西南部,经纬度为东经116.04°,北纬28.31°。全镇总面积40平方公里,辖14个村、5个社区,114个自然村;2017年,行政区域面积4558 公顷,常住人口60243人 。

李渡镇始建于秦末汉初,曾因繁荣的工商业享有"走遍天下路,不如李家渡"的美誉,被誉入"江西四大名镇"之一。 李渡镇是李渡酒的生产地,支柱产业为"三个一",即一盆花(礼花弹),一根针(一次性医疗器械),一瓶酒(李渡酒)。 201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30.11亿元,财政收入达 1.11亿元。

李渡镇是全国重点镇 、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国家级生态乡镇 、江西省级重点建设示范镇 ,李渡镇有李渡烧酒作坊遗址、李渡老街、李渡万寿宫等旅游景点。

2019年10月,李渡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1]

建置沿革

春秋,属吴、越之地。

战国,属楚,隶扬州郡。

秦,隶九江郡(治今安徽寿县),受秦始皇平定南方及其后避秦末战乱影响,北民南迁日多,李渡境内成为北方迁移民众由北向南迁徙的过渡地带之一,命名"清远"。

西汉,隶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东汉和帝永元八年(96年)隶属临汝县,为临汝县一十七乡之清远镇。

隋开皇九年(589年),临汝县改称临川县。李渡为临川十七乡之清远镇。

唐贞观年间,李渡兴建码头,码头命名为"清远渡",清远渡码头开始成为沟通抚河南北货流的重要码头,并成为周边农副产品中心集散地。

北宋,李家渡商贸兴盛,临川县府因而在李家渡开设清远驿站。

元、明时期,李渡开始以块石筑岸,兴建码头。清远渡更名为李家渡。

清代,李家渡更名明贤乡,乡驻李家渡,属临川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李家渡属于临川县第七区,区驻李家渡。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李家渡属于临川县第四区,区驻李家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李家渡改名为第三区,区驻李家渡。

1949年10月,李家渡为临川县第三区,区驻李家渡。为称呼便利,李家渡更名李渡。1958年成立李渡人民公社由李渡镇和洛湖、安阳2乡合并而成。1969年3月,李渡人民公社划人到进贤县管辖。1984年恢复李渡镇。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李家渡管辖李渡、云山、文港、长山、焦右5个联保,96个保,1278个甲。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李家渡管辖李家渡、温家圳2镇以及易俗(今大岗)、云山、文港、焦石、长乐(今长山宴)、箭港6个乡。

1949年10月,李家渡管辖李家渡镇和焦石、易俗、长乐3个乡。

1950年7月,李渡区辖李渡镇和新盘、洛湖、易俗、淮云、金山、熊隍、焦石,新华、舒坊、百源、安阳11个乡。

1953年底,李渡辖李渡镇和老居、舒坊、安阳、土桥、东庄、新华、洛湖、焦石、新岭、前坊、新盘、百源12乡。

1956年3月,李渡工作队管辖李渡镇和新华、土桥、安阳、洛湖、南溪、易俗、院前7乡。

1961年6月,李渡区工委辖李渡镇和土桥、洛湖、院前、安阳、长山晏、大岗6个公社。

1962年6月,温圳区工委撤销,原温圳区工委所辖温圳镇和东岗、院上、箭岗、文港、前途、平湖、桂花7个人民公社划归李渡区工委管辖。

1963年6月,魏坊人民公社也划入李渡区工委管辖。

1965年7月,李渡区工委辖鉴良、安阳、长山晏、土桥、院上、东岗、文港、前途8个人民公社。

1968年10月,李渡人民公社辖焦石、东南、坡西,柴埠、文丰、安阳、北田、排楼、桂桥、松山、红桥、大桥、鉴良13个大队。大队下设生产小队,李渡镇有124个自然村,135个生产小队。镇区下设3个社区,即前街、后街、红石桥。

1986年,文丰村被一分为二,拆出南坑、方家、程家三个自然村,成立了南溪行政村。文丰其它原有自然村依然称为文丰行政村。自此,李渡镇有14个行政村及3个社区。

2004年,成立了益康社区。至此,李渡镇辖有5个社区,即万寿宫红石桥、李渡大道、鲤湖、益康。

区划详情

截至2015年底,李渡镇下辖红石桥、万寿宫、鲤湖、李渡大道、益康5个社区,鉴良、松山、桂桥、红桥、大桥、安阳、北田、坡西、排楼、东南、文丰、南溪、柴埠、焦石14个行政村,114个自然村,政府驻李渡大道15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李渡镇地处赣抚平原,进贤县西南部,东隔东干渠与该县长山晏乡为邻;西临抚河与临川区的大岗镇、丰城市的袁渡镇相望;南与临川区的云山镇、罗针镇相连;北与该县文港镇接壤。距省会南昌市60公里,距进贤县城22公里。为西北经东南走向的狭长地形,东望金山,西枕抚河,长20公里,宽约2公里,全镇总面积40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李渡镇属抚河冲积平原,海拔高度20-30米。年平均气温17.70℃;年平均降雨量为159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900至20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82天。

地质地貌

李渡镇境内出露地层有震旦系、白垩系及第四系等。白垩系地层分布于境内北部、东部及南部低山地区,出露地面的主要有紫红色砂岩、页岩,间杂有震旦系火山活动喷发的玄武岩。第四系分布于桐车港及其支流冲击物。此外,还有少许石灰岩、泥页岩、石英岩、石砂岩。

李渡镇境内除东南部的安阳、文丰、柴埠、北田、南溪及北部大桥、红桥有些山岭外,其余均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地表为黑色泥沙。[3]

经济概况

综述

2015年,李渡镇地区生产总值达30.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0.11%;财政收入达1.1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入选"江西省综合实力前100位乡镇"位居27名,"江西省产业升级前50位乡镇"位居第8名。

第一产业

2015年李渡镇农业总产值达到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380元,比上年增长10.25% 。

李渡镇是农业大以种植为主,粮食作物以优质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田藕、荸荠、油菜等。2015年李渡镇粮食播种面积达2.3万亩,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以生态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引领,着力发展"精品、特色、优质、高效"现代农业,创建"一村一品",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2015年有4家农业生产企业(含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场,1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 2015年全镇水田面积23025.17亩,山林面积18620亩,养殖水面1189亩,果业800余亩,畜牧业以生猪及蛋禽饲养为主。

第二产业

2015年李渡镇工业总产值达8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8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

李渡烟花集团烟花产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安全性能和生产效率发生质的进步,搭建烟花交易展示平台,打造本土品牌,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的烟花生产企业,产品在世博会、亚运会、七城会、APEC等会议上大放异彩,"李渡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医疗器械产业形成集群效应,全镇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7家,经营企业400多家,李渡人在外开公司办厂4000多家。益康集团公司、锦胜集团公司跻身全国医疗器械行业20强。李渡酒业被评为江西省"老字号",李渡牌"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 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荣获3A级旅游景区 ,获得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最高奖章大金牌奖。

第三产业

2007年,全镇共有个体工商户1085户,个体私营企业360家,个私民营经济总产值达21.48亿元,2015年全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2.9亿元,年均增长15%。

李渡镇有家惠多连锁、大乐购、娜娜等超市,李渡医疗器械一条街被评为"江西省专业性特色商业街",李渡酒业被评为"江西老字号";大道社区入围2015年中国淘宝村,乐活山庄"黑土猪肉"被列入阿里巴巴网销产品,成为全省唯一、全国四家供货商之一。李渡镇重点推进特色小镇、烟花观赏、千年酒窖等旅游项目并被评为"全省十佳秀美乡镇",有EMS、德邦、华宇、申通、韵达等现代物流体系。[4]

社会事业

交通运输

李渡镇距省会城市南昌60公里,距昌北机场1个半小时路程,福银高速公路​、316国道临境而过,干线公路有李长公路、李柴公路、李前公路。村级公路主干线有李渡镇至焦石村(柴埠)、李渡镇至北田村、李渡镇至红桥村、李渡镇至大桥村、李渡镇至南溪村、李渡镇至安阳村共6条。城区公路有李渡大道、益康南大道、益康北大道、松山大道、迎宾大道、国光大道、李中大道、沿河路、后街、环城西路、环城东路、漯河路。李渡如今的水运只是客运,共有渡口六处,分别为柴埠渡、焦石渡、鉴良渡、中洲渡、大桥渡、红桥牌楼渡。

教育事业

至2008年止,李渡镇共有小学15所,其中镇中心小学1所,村校13所,民办学校(星光学校)1所。全镇小学校共兴建校舍近20000平方米,占地面积达97300平方米,共有藏书11万余册。 有中学1所,李渡中学是一所集初、高中为一体的县重点中学,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民族教育家桂瑞藩先生1919年创建的江南名校--私立桂桥小学。

医疗卫生

2000年,李渡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所14个。李渡卫生院始建于1955年,2006年迁建,于北工业园区星光大道边上,新建的医院占地面积5300m2,其中业务用房3091㎡,病床数40张。

体育发展

李渡镇民间体育活动很多,并组织了多个体育队伍。其中鉴良篮球队多次代表李渡农民参加县以上农民运动会,曾获得:1983年参加全县农民运动会,荣获第一名;1986年参加县农运会,与民和镇农民篮球队并列第一名;2007年参加县农运会,获第一名。 学校都有体育俱乐部,小学体育俱乐部曾获得:2005年进贤县第十七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小学组第四名;2007年第三届小学生体育节乒乓球比赛小学组混合团体第七名;2007年进贤县趣味性运动会团体学分小学组第三名;2008年进贤县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乒乓球比赛混合团体赛小学组第四名;2008年进贤县"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趣味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学体育俱乐部曾获得:2005、2008、2009年参加县中学生运动会,分别获得第三名、第四名、第四名;2006、2007、2008年参加县中学生篮球比赛,均获第三名;2007、2008年参加县中学生趣味运动会均获第三名;2005、2006、2007、2008年参加县中学生乒乓球比赛,分别获得团体第三名、第二名、第二名、第二名的成绩,其中,2007、2008年还分别获得女子单打冠军。

城镇建设

截至2014年底,李渡集镇建成区面积达6.44平方公里,镇域人口3.3万人,城镇化率达55.6%。集镇初步形成了"七横七纵"的道路框架体系(七横:爱华大道、李渡大道、益康南、北大道、国光大道、林春大道、抚河大桥对接路;七纵:府前路、松徐路、李中大道、漯河路、南工业园区路、青石桥路、滨抚河路)。福银高速公路316国道临境而过,并有高速出入口与道路框架对接,交通便利,全镇形成了"东部行政服务,西部滨河风景、南部商住休闲、北部工业仓储、中部文化娱乐"五大城镇功能规划布局。同时"两区一园"的工业体系(南北工业区和医疗器械产业园区)也初具规模。[5]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李渡原为北方移民南迁的过渡,名为"清远"。唐朝时在此兴建码头命名为"清远渡",李家渡商贸兴盛,至元、明时期,清远渡更名为李家渡。清代更名明贤乡,驻地李家渡,1949年,为称呼便利,李家渡更名李渡,1984年称李渡镇。

商业文化

李渡从隋唐立街,宋元开圩,明清设镇,是"江南酒乡"、"毛笔之乡"、"夏布之乡",历史上享有"走遍天下路,不如李家渡"的美誉。是文化底蕴丰厚之地,是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的故乡。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烧酒制作工艺、车仂灯、李渡道情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优特产

李渡烧酒、李渡毛笔、李渡陶器、李渡夏布、李渡烟花。[6]

风景名胜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面积1600平方米,2002年考古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揭露的文化堆积主要为元、明、清遗迹与遗物。被评为"2002年十大考古发现" ,2006年入选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李渡老街

李渡老街是中国传统酿酒格局"前店后坊"相一致的古建筑,在这些老街上,乾隆年间集中了万隆、万盛、万茂、万祥、万义、福兴泰、福裕泰、福生、福隆9家私营酒业作坊。其中设在后街的福生作坊,门面尚在(今后街49-51号),与我国传统酿酒的"前店后坊"格局相一致。福隆作坊门面也还在。专家称,在长约500米的街道里,设有这么多酒业作坊,现在还存留部分酿酒作坊和门面,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东桂民居群

东桂村位于李渡镇东南950米,村庄坐北朝南,前有石砌边沿水塘。清代建筑16幢共2000余平方米分布在3条巷道之间,皆红石斗砖木结构,有匾额曰"详开奕世"、"文峰毓秀"、"月窟分根"、"世绍忠贞"、"蟾宫香远"、"桂花天香"、"桐荫草堂"、"金粟流芳"、"参天"、"钟灵毓秀"、"庭玉公学"等。门口水塘边有麻石质明清旗杆石2对,古井1口。

李渡万寿宫

李渡万寿宫位于李渡镇翠花街北头的抚河码头口岸处,占地面积十余亩,是抚河沿岸闻名遐迩的道教活动胜地。据《临川县志》记载,李渡万寿宫为唐贞观年间抚州巡抚李德年令本地高士吴道南所建,规模十分壮观,五进五殿,三楼一堂,有高明殿,玉皇殿,三清殿,关帝殿,财神殿,仙女楼,会仙楼,小姐楼,观音堂以及牌坊,亭阁等,尤以风雨祈台螺丝旋顶,更是风格独特。

中洲岛

中洲岛位于李渡镇区西边,是由抚河泥沙长期沉积在河中形成的一片沙洲。中洲岛总面积为500多亩,南面是一大片沙滩,沙质细嫩,东面与李渡万寿宫隔沙相望,北面是开阔的水面,西面紧邻蜿蜒翠绿的青山,岛上建有"中洲度假村"。[7]

城镇荣誉

李渡镇从隋唐立街,宋元开圩,明清设镇,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江南酒乡"、"毛笔之乡"、"夏布之乡" ,2008年入围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 ,2014年被住建部评为全国重点镇 ,同时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江西省级重点建设示范镇 、国家级生态乡镇 、全国文明村镇 、全省百强中心镇。

参考文献